出北海公园阐福寺后,我继续由西向东逛,一块精美的汉白玉石碑跃入眼帘,它的中间书有“快雪堂”三个大字,上方还刻着一行小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奖。我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奖项,便好奇地抬头望向高高台阶上的门楼,门楣上写着:快雪堂书法博物馆。即拾级而上进去参观。
进门后但见一处宽阔的院落,正中为一大殿,悬挂着“澄观堂”的金字牌匾,两侧为抄手回廊,白墙上密布着20余个各式各样的全透花窗,有的为桃心形,有的是花瓣形,还有双圆形、扇形、棱形的,精巧而灵透,特别赏心悦目,但我却莫名其妙,这里因何称作“书法博物馆”呢?一位女主播很快解开了我心中的疑问。
“咱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是三个院落中的第一进,后面还有浴兰轩和快雪堂。”女孩握着带云台的手机,胸前别一领夹式麦克风,正眉飞色舞地做直播,我便若即若离地跟随着她,并举起手机记录其讲解。她继续侃侃而谈:“澄观堂和浴兰轩始建于明代,是处行宫,清朝初期,皇室人员在阐福寺礼佛后到这里歇息。乾隆执政时,有人向他进献了元代书法家赵孟頫临摹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的石刻,酷爱书法的乾隆如获至宝,于是在浴兰轩后加盖了一座金丝楠木大殿,命名为“快雪堂”,并将80块历代名家书法石刻镶嵌在了两侧游廊墙壁上。”
“民国时,这里曾一度被辟为图书馆与阅览室以及纪念蔡锷的“蔡公祠”,院内花木繁盛,环境清幽。粱思成和林微因就经常来此谈情说爱,徐志摩和陆小曼的婚礼也是在这儿举办的。1987年,这里改成了书法石刻博物馆。”女主播娓娓道来,我听得如痴如醉,可她猛然杏眼圆睁,厉声道:“先生,请别录像!”大概是她以为遇到了同行,也在同步直播吧。我迅速关掉手机,然后悻悻地扭头独自游览起来。
我直奔最里面的院落,湿润的空气中弥漫着丝丝缕缕的幽香,非常醒脑提神,应该是楠木大殿散发出来的。可惜“快雪堂”闭门谢客,而堂前的假山吸引了我的注意。“山”高三米有余,为太湖石堆砌而成,瘦漏透皱的奇石如参天古木,又似落地白云。中间夹一曲折小径,我步入其中,抬眼望见石壁上刻着遒劲的“云起”二字,旁边还刻有“云起峰歌”,落款为乾隆的图章。
而我最想见识的还是《快雪时晴帖》的石刻,在东侧回廊终于看到了被誉为“天下法书第一”的拓本。虽然它只有区区28个字,却是书法范例,赵孟頫的字体就深受其影响。乾隆帝还专门做《快雪堂记》,详细记述了得宝与建堂的始末,最后发出感叹:“阅古则增沧桑之叹,问今益凛好恶之戒。”此话颇有深意,古之沧桑、今之好恶便集于方寸石刻上,怎不让人珍玩赏析。
“夫快雪堂之建,因石刻,非因雪。然循名责实,三冬未逢时,玉蒿目焦。”一位老者伫立于游廊间,呈弯腰鞠躬状,正在细看乾隆的御笔,并一字一句轻读出来。我肃然起敬,上前问其能否拍照,老人欣然应允,随后又沉浸在欣赏古迹的快乐之中。老者在我眼中遂化作一方石刻,镌刻着沧桑,雕琢着豁达,没有拒人千里的高冷,没有愤世嫉俗的狰狞,唯有风轻云净的淡泊,唯有与人为善的慈祥,恰似“云起”石一般厚重而清秀。
我徘徊于博物馆的三个院落中,流连在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宋高宗、苏轼、米芾、赵孟頫、乾隆帝的字迹旁,静观龙飞凤舞的欢腾,细品珠玑字字的神韵,仿佛是在与古人神交,内心无比宁静澄澈。而快雪堂之行的最大收获则是邂逅那位细读石刻的老者,他将永远铭记于心头,变幻为快雪堂的标签,恬淡而隽永。
2024.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