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这个就是挖坑经验,记录自己写了什么垃圾代码(一周一次or3天一次or有感悟就来一次)
时间:2018.12.12
首先,自己写一个需求的时候,目前肯定是可以保证主流程百分百是通的,这个是没问题的。就以目前手上刚上线的需求来说,一共21个bug,9个bug与我有关,5个是文案或者ui问题,1个是建议,1个是弱网的优化,剩下两个是不细心带来的(离开页面,筛选项没有全部初始化,有一个搜索的小icon没有增加点击事件,icon是antd自带的,加的是键盘回车事件)。加上今天反馈的,视频限制与产品不符的问题。这里不是我甩锅,问题可以从两个点出发,第一,肯定是我的,前面写的都是100m的视频大小约束,但是在这里确实50m。第二就是产品的prd也没有写,但是我们当初评审的时候是和产品确认过的(这里其实也是自己的问题,55开吧,一人一半)。
描述完现象,就该反思了
首先,细心这个 问题,bug一半都是不细心导致的,ui,文案(并不是说和设计稿大部分不符,小部分小部分)在自测阶段应该得到重视,不应该只关注功能。
其次是用户体验相关的,网络波动在当前网络状态下,确实是需要关注的,尤其是在移动端。目前自己的处理方法就是加loading,这个其实也解决了大部分的问题了,可以先暂时不在这个问题上扯。
最后就是怎么让自己写代码更加的强逻辑,目前也没有什么办法,不过可以先这样,画出流程图,记录流程过程中数据的理想状态。这就是第一步。然后就是假想在关键点出现异常状态(数据不对,用户奇怪操作,网络问题等),解决在这些情况(感觉这样其实bug已经没了很多了)。然后看看流程链路上哪些不对,或者不合理的(技术角度和产品角度)进行优化。其实这样大部分都应该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