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解读曾国藩《挺经》第十五卷“忠疑”上篇。
曾国藩说的“志识恒”,他也把立志摆在首位。王阳明说:持志如心痛,这个痛点就是志向,把握住了这个痛点,就不会焦虑,也不会抑郁。
盖君子之立身,在其所处。诚内度方寸,靡所于疚,则仰对昭昭,俯视伦物,宽不怍,故冶长无愧于其师,孟博不惭于其母,彼诚有以自伸于内耳。足下朴诚淳信,守己无求,无亡之灾,翩其相戾,顾衾对影,何悔何嫌。正宜益懋醇修,未可因是而增疑虑,稍渝素衷也。国藩滥竽此间,卒亦非善。肮脏之习,本不达于时趋,而逡循之修,亦难跻于先进。独是蜎守介介,期不深负知己之望,所知惟此之兢兢耳。
一般说来,君子讲求的立身之道,在于他所处的环境地位的和谐。确实做到反省内心,毫无愧疚之处,那么仰望日月青天,俯视大地万物,就会心胸宽宏,无畏无惧,更不会羞惭。
所以,公冶长不愧对老师孔子,东汉范滂没辱没母亲教海,他们都有发自内心的自信。您这个人,纯朴诚实淳厚守信,恪守本分无求于人。可是意外灾祸却连连降临。夜晚对影沉思,充满悔恨不满。这时正应加深提高修养,发扬美德。不能因此而增添疑虑,略微改变平时一贯的信念。
我在此地滥竽充数,结果也不太好。糟糕的习性本来就跟不上眼前形势。而缓慢地学习,也难跻身高明者之列。独有一件那就是恪守自己独立正直的原则,希望不十分辜负知己朋友对我的期望,所追求的也只是小心谨慎地做到这里而已。
君子立身,先要做到与自己和谐,与周围的人和谐,与环境和谐。现在的人越来越焦虑,就是与自己不和谐。与周围的人和环境越来越不和谐,使得充满戾气的人越来越多。
儒家修身有七层境界,即“知止定静安虑得”,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段出自《大学》,它们的意思是说:知道要达到什么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
毫无疑问,立志是关键的第一步,一条没有目标和方向的船,往哪里走都是错的。曾国藩说的“志识恒”,他也把立志摆在首位。王阳明说:持志如心痛,这个痛点就是志向,把握住了这个痛点,就不会焦虑,更不会抑郁。
一门心思扑在志向上,哪里还有时间焦虑和抑郁?
曾门四子的黎庶昌在三十三岁那年给曾国藩写信,对自己人到中年还一无所成感到十分困惑和苦恼。曾国藩开导他说:像周瑜、颜回和贾谊那样年纪轻轻就取得巨大成就的人有几个?孔子不也四十岁才不惑嘛,而且古往今来,成大功立大业的人,多在四十岁之后,让他不必因此而苦恼。
曾国藩自己的事业,是在四十二岁开始的。黎庶昌在四十岁之后从事外交事业,后来做到了英、法、西等国参赞,四十五岁担任驻日大使,成为了近代中国史上的一个人物。
立志不只是小学生的事,人到中年,更要立志。
公冶长,孔门七十二贤之一,聪颖好学,德才兼备,深得孔子赏识。公冶长出身贫寒,还坐过监牢,孔子却愿意把女儿嫁给他。
东汉范滂为官清廉正直,在当地有清节之名。东汉汉灵帝时,范滂因反对宦官虐政而遭通缉,为了不连累奉命捉拿他的督邮而主动到县里投案,县令也是正直之士,他见范滂来了,就打算交出官印,跟范滂一起逃走。范滂不想连累县令和自己的老母亲,谢绝了。县令只好把范滂收在监狱里,并且派人通知范滂的家人来跟范滂见面。
范母见到范滂后说:你现在与李膺、杜密那些正直的名士齐名,死有什么悔恨的呢!既然得到正直之名,又求富贵长寿,怎么可以兼得呢?
范滂跪而受教,拜辞母亲。
公冶长无愧孔子的赏识和教导,范滂没有辱没母亲的教诲,他们都做到了孟子所说的“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曾氏在贪腐疲沓成风的晚清官场,坚持独立正直的原则,与官场格格不入,如一缕清风,吹皱一池污水,可以说是极为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