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菩萨警众偈: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给自己一个能力所及的定课,哪怕每天供杯清水,念个《普门品》、大悲咒、心经;晚上拜佛几拜,随时随心念六字大明咒,只要坚持下来,慢慢心就定了。一 释迦佛光
幽宁夜,倾听一曲清平乐。清平乐,声超彼岸,荡摇天阙。有缘终自能相邂,灵犀密意心同写。心同写。兰香凝久,芬芳弥烈。一 释迦佛光晨起静思
《皈依三宝的实际功德》
归依和不归依确实有区别,因为归依了以后就是正式的三宝弟子;如果不归依,尽管你说“我很愿意学佛,看读佛书等等”,但是你还不算是三宝的弟子。归依就是要通过某种仪式从内心里发愿,我愿意归依做佛的弟子。那也就是说,没有一个人说:“我对佛法特别地有信心,但我就不归依。”这表明你还是不愿意做佛的弟子。归依以后可以成为一个正式的佛弟子,所以看上去只是一个形式,但是通过形式它能引发我们内心里的这种发愿,愿来归依三宝的。因此,归依和不归依是有差别的。
大家也都说归依能找到一个心灵的依怙,实际这个没错的,因为归依就是归投依赖的意思。我们在世间上想归投依赖于任何人,大家都知道,这个世间实际是无常的。从物质的世界来讲,有成住坏空的;那么从人来讲,有生老病死的。亲戚朋友乃至于感情等等,实际都是无常的,没有不变的,谁也不能作我们真正的归依处所,不能永远地来帮助我们。
因此,归依就是要找到心灵的依怙,让我们的内心能够永远住上佛法给予我们的智慧,让我们的内心变得有主心骨,这样内心的力量就会越来越强。我们常常说的要开发正能量,怎么样去开发?就是当我们真正地归依三宝以后,懂得用佛法来转我们现实生活当中的烦恼,那我们内在的力量就会越来越大的,我们的正能量才可以慢慢地开发,我们才能谈得上去真正地帮助别人。一 释迦佛光
闲居无事可评论,一炷清香自得闻。睡起有茶饥有饭,行看流水坐看云。
-元代了庵禅师。
平淡是真,宁静是福。心若静善一切皆美。我们学会用纯净的双眼观察社会,平静做人,平和做事。如此,便能宁静致远,心静如水。 一 释迦佛光
【闲话语聊】 禅的思想是:空灵、豁达、开阔、明朗的人间清流。禅的生活是:积极、自在、简朴的安心方式。禅的理念是:放下自私、自欺、自怨、自我枷锁,海阔天空地任运飞翔。禅的方法是:认识自我、肯定自我,然后粉碎自我,才是悟境的现前。禅的目的是:试着把身口意三业,转化为自利利他的慈悲与智慧。 一 释迦佛光
舍得舍得,有舍有得,不舍不得。舍贪嗔痴慢,得戒定智慧;舍杀盗淫妄,得慈悲喜舍。舍是非人我,得礼义忠信;舍迷惘堕落,得皈依升华。舍分别计较,得和谐安住;舍生死烦恼,得涅槃自在。舍涅槃尘沙,得圆明菩提;舍心佛众生,得诸法实相。永嘉法师说过:取不得,舍不得;不可得中恁么得。 一 释迦佛光
以正知正见正行守护三门,才是让自己不受烦恼侵害的最好方法。 一 释迦佛光
【万缘放下,狂心即歇,歇即菩提】
佛在世时,有一个外道持花供佛,拜毕。佛说:‘把花放下!’外道遂将花放下。佛又说:‘把手放下!’外道就把手放下。佛又说:‘把身放下!’外道愕了半天,身怎么放下?就问:‘世尊!身怎么放下?’佛说:‘放不下,挑起去!’外道就悟了。你们大家想想看,‘放下’两个字,还了得起吗?我每每教你们放下,要你们放得空空的:心放下,身也放下,世界也要放下,放下也要放下。你们不但不肯放下,似乎还要多一点才好。因为一向习惯以得多为进步,以少为无进步;所以今天学《楞严》,明天学《法华》,后天学《华严》,再多更好。你们听说今天讲‘念佛是谁’,明天讲‘父母未生前’,后天讲‘狗子无佛性’,这样的一天换一个话头,才称你们的心;听得多多的,热热闹闹的,才对哩!是的罢!
今天教你放下,还要放到无可放处,无可放处还要放下;从这个地方不能领会宗门下的嫡旨,不肯相信宗门下的痛切婆心,你们就要发一种误会;一个误会下去,就种了一个谤因,将来要招谤果,那个时候苦死了!你们误会的地方在那里呢?第一、教你放下,你就放下;放下来就在鬼窟里作活计,黑洞洞、昏暗暗的。
第二、教你把听到来的,学到来的,领会到来的一齐放下;你不但不肯放下,反要大起嗔心说:‘宗门下开口不是说教的不是,就是说净土的不是,这不是专门谤教、谤净土吗?’你们这么一误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因为,你们不晓得宗门下是一个甚么门庭;它是一个绝相、超宗、离名、离相的门庭;并非教你把经典毁掉,把净土丢掉,没有这样的罢!总教你们在这个参禅期中把一切都放下,就是教你们歇心,所以说:‘歇即菩提’;要教你们歇到一毫头也没有才对,若有一毫头在,这一毫头要遮太虚。
我来说个譬喻:如一个人学木匠,学了三、五年,总算学成了;斧头也会拿,锯也会锯,刨也会刨,因为赚钱不多,改业学裁缝;做裁缝,就要学剪、学针,是的罢!你到了裁缝店里,还许你带斧头、锯子吗?斧头、锯子还用得上吗?不但斧头、锯子用不上,也不许有做木匠的心在;因为你手里拿针,心里做木匠,你的裁缝还学得好吗?今天你们参禅,当然要做参禅的事,参禅必须要放下,要歇;你们把学得来的,听得来的,会得来的,摆在肚子里,还有用吗?禅还参得上吗?如同学裁缝,把斧头、凿子袋带在身上一个道理。你们仔细想想看,对不对?
并不是我说就了事,要你们心里头彻底的领会说:‘是的!’参禅是要万念放下,如有一毫放不下,这一毫头要遮太虚。你们各人还领会吗?众生从无量劫来,就因为一个放不下,大而世界,小而身心;一生、一生已来,将来还不是一生、一生的下去?我们要返本归元的人,不把身、心、世界了掉,返本归元只可说说,事实办不到。
若要名实相符,首先要知道:世界那里来的?身从何有?心以何有?能知身、心、世界从何而有,就可以从根本上一断,一了一切了,才是釜底抽薪;若不在根本上解决,都是扬汤止沸。世界以甚么有的呢?要晓得:世界以身有,身以心有,心以惑有。若要了身、心、世界,以根本上首先要了惑;惑能了,心就了;心了,身就了;身了,世界当然会了。那么,了惑的法,就是‘念佛是谁’;这一法,了惑最如法;惑,非‘念佛是谁’不能根本了。你们能可以把‘念佛是谁’苦苦的参通之后,再行大悲救世,那一行不好?恐怕你一生所学的不够用!要你们都要具一种正知、正见,以免好心为道,反招恶。
参禅的目的在明心见性,就是要去掉自心的污染,实见自性的面目。污染就是妄想执着,自性就是如来智慧德相;如来智慧德相,为诸佛众生所同具,无二无别。若离了妄想执着,就证得自己的如来智慧德相,就是佛。
妄执於俗世间,人的一颗心一直不停地在狂乱奔撞、追逐著翻滚妄执於俗世间,人的一颗心一直不停地在狂乱奔撞、追逐著,殊不知一旦要将自己浮动的心安顿下来,歇息片刻,却难如登天。所有的杂念妄想会来袭击你欲歇息的心;所有的是非俗事亦不会放过你欲安顿的心。人常狂言道:「人能掌握命运。」但当你静下来时,试著入定,你会顿然惊觉「心难握,何来方向之有?」原来我们的心念一直由妄想欲念牵引著,而非自己。连自己的心念都掌握不了的我们,又何能掌握命运呢?假若我们能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如何将这颗狂乱的心安定下来,坚守住自己本心的保垒来抵御外来妄念的侵蚀,留得一颗明明白白、专注安稳的心。那 ,澄静的智慧即由澄清的心灵中油然浮现,自然就能真切地认识原我的面貌啊!拂去妄想的尘埃,始能明心见性;认识了明心本性,那 人生的路就可清楚明白,也将不在有何会使我们迷惘困惑的了! 所以说:「狂心顿歇,歇即菩提。」一 释迦佛光
宋真歇清了禅师诗中有句,云:
“病后始知身是苦,健时多半为人忙。
老僧自有安闲法,八苦交煎总不妨。”
筏喻寮白:
一般人不生病是体会不到苦的,这个色身健壮之时,每日忙来忙去,都是在为他人作嫁衣裳,而真正关乎自身的生死大事,却抛在耳后;
修道人呢,每天与生死为伍,知道色身元为假合、老病总是平常、吃饭权当进药,睡觉便如小死,这样日日观念无常,即使天天在八苦中交煎也无所妨碍,所以说“比丘常带三分病,不病不知真精进”。
当然,也有一类人,错会了方向,凡夫每天在色身上妆点,是为了好看;他则日日在皮囊上用功,是为了坚固。说白了还是头上安头、妄中说妄。
过去有人见到僧人临终因病而死的,便议论他并没得道。莲池大师说:“病而不为病累,是名得道。”一 释迦佛光
「须知佛之所以教人,皆为对治习气。以由习气障蔽自心,不但佛之神迹不能知,即己之从生至死,见闻觉知,又何尝自知乎。今既信佛,而不于能得真实利益处致力,而泛泛以己之知见不及处询问,诚所谓舍家常茶饭,而欲得天厨妙膳,其失计也大矣。」《印光法师文钞》复罗鸿涛居士书一
【佛教重大节日提醒】3月5日(农历二月初八)恭迎释迦牟尼佛出家日.释迦牟尼佛,原名乔达摩·悉达多,迦毗罗卫国太子.求离苦之道出家,后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世尊在世弘法49年示寂.逢此殊胜日,广做功德,回向、祈愿一切有情众生离苦得乐,究竟圆满,世界无有灾厄!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定慧寺将于是日为一切大众在佛前供灯。诵读大乘经典祈祷您的平安喜乐。一 释迦佛光
从古至今,许多人之所以失败,究其原因,不是无能,而是自己不自信。自信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动力。当你不自信时,难于做好事情;当你什么也不想做好时,就更加不自信。这是一种恶性循环,若想从这种恶性循环中解脱出来,就得与失败作抗衡,就得树立以智慧为基础的自信心。一 释迦佛光
【闲言岁语】无论多么谨慎,都有人歪曲;不管多么热情,总有人冷落。人生的旅途与风雨交织;生活的烦恼和朝夕相伴。打垮自己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决定成败的不是能力而是心态。不必掩饰,无需雕琢。简简单单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守望生命如火的璀璨;感恩岁月如歌的美好!一 释迦佛光
《身心寂静》
之所以亲近善知识是因为想得到善知识的那份加持力。实际我们学习佛语,学习祖师大德的著作,就是在得佛的加持、祖师的加持。我们常念生死无常,真的不知道明天还可以不可以这样子地来上课,或者还可以不可以同聚在一处的。从我自己来讲,我都觉得这是难得难遇,应该十分珍惜的事情。
《菜根谈》里说:“身放闲处,心在静中。”但我们自己现在的程度,还不一定能够闲得下来。身不闲心闲,恐怕也是难的一件事情吧!如果把身寄放在念佛堂随众念上一堂佛,在念佛堂——修行的闲静处,荣辱得失就没办法左右我们,正如古人所说:“此身常放在闲处,荣辱得失谁能差遣我?”
修行人要活出来那份自在。为什么会有人我是非等等?就是不懂得借助于外缘的力量把自己放在闲静处。如果身放在闲静处,那心也很容易安静下来。“此心常安在静中,是非利害谁能瞒昧我?”那这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把身放在修行的闲静处,那我们的心慢慢跟着也能够闲下来。
给大家读读《龙舒净土文》,就是为了让大家了解怎样在念佛堂是训练自己的身口,守护身口意。念佛堂是令身不作恶、口不非言、心安静下来的最好的地方。如果我们能够到念佛堂训练自己,是非、名利谁能够欺瞒了自己?谁也不能。因此,如果想要修行,尤其我们能舍得放下世间这一切来修行,确确实实要重新来定位自己。一 释迦佛光
清晨沿着山径散步,别有一番情趣。摘下一支初放的野桃花,轻轻抚摸饱饮春露的花瓣,呼吸着被晨露滋润的空气,一股清香沁人心脾。在桃林里穿梭,你用手拨动枝条,落英缤纷,倾刻为你铺出一条粉红色的带子,留给你一种美好的记忆。桃林老人还会送给你一套洒满红色花点,弥散着冉冉花香的衣服。
清晨在寺院散步,别有一番情趣。闻下绽放腊梅,轻轻抚摸饱饮春露的花瓣,呼吸着被晨露滋润的空气,一股清香沁人心脾。在院子里散步,用手拨动枝条,落英缤纷,倾刻为你铺出一条散落花雨的曲径,留给你一种美好的记忆。腊梅仙子会送给你一套洒满红色花点,弥散着冉冉花香的衣服。这就是定慧寺春日。一 释迦佛光
http://www.foguangshengyin.com/ny_wap.asp?unid=1978&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玛尔巴祖师
明媚三月,春暖花开,釆撷一袭艳丽的色彩,植一枚粉红色的心事入怀,让桃红柳绿的芬芳,晕染一季春光。
蛰伏了一冬的眷恋,终于迎来这一季锦瑟韶光,温暖而轻盈地在春的枝头绽放。
春天是诗意的,也是羞涩的,乍暖还寒中,犹抱琵琶半遮面,恰似一朵半开的莲花,却不胜凉风的娇羞。
春风吹绿了杨柳,阳光饱满了思念。一抺温情的微笑,执意在枝头盛放着极致的娇艳。一次深情的凝眸,注定是人生只若初见的感动。
一些思念,那么近,又那么远,如飘落在风中的花瓣雨,暗香缕缕,盈盈满怀。初见的嫣然里,始终婉约着温情的感动,正如灵魂的邂逅,总能唤起两颗心的共鸣。
最美的遇见,不是在路上,而是在心上;最美的邂逅,没有早与晚,是心灵的隔世重逢。"金凤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陌上花开,绿萼红瘦,你是否正踏着春的旋律,翩翩而来?
携一份美好,书一笔红尘眷恋;捻一指飞花,留下一瓣心香。珍惜一份美丽的邂逅,典藏一种唯美的心动。
阡陌红尘,你是我今生最美的遇见,相约在这醉人的春天里,与你共赴一场春暖花开的盛世欢宴!一 释迦佛光
最好的不是未来,而是眼前的三月,三月春暖花开,鸟语花香,万象更新,人更美…愿三月的风雨,温柔相待,不负春光,不负自己,携美景,轻轻浅浅,慢慢行,细数春天的脚步……你好,世界。一 释迦佛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