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感悟
今天按照计划参加精读第二期的共读,有些规划好的事情,还是要按质按量的交付,所以我选择请假去做精读分享.最近精力有点不济,还好没有影响到正常的精读带领.我感觉自己更能静下来和大家在一起, 适时的抛出问题引发大家思考, 参与的书友也越来越投入,大家思维的碰撞, 观点的碰撞,正因为不同一起碰撞才会产生新的东西.
相比较以前几本书的带领,我现在更加的沉稳, 不被书的内容所限制, 也不会着急赶进度, 书只是共读的载体, 读多少不是重点,重点是这场读书会大家都很投入, 有觉察,有感悟和收获.
我们从书中的内容聚焦到我们个人的应对模式,把知识和个人体验相结合,看见真实的自己,内省而不内疚,透过书中的知识来认识自己.带着感受看书,为什么我有这样的感受,背后的想法是什么?每个人读同一段文字的感受都不同,透过书籍认识自己,自我认知比什么都重要. 只有看清自己,才能成就自己.
好的带领者不仅要熟悉书的脉络,反复体会作者想传达的思想,还要提出直面灵魂的问题, 强而有力的引发大家的思考和讨论.其次就是积极倾听,引导书友觉察自己的感受,以及感受背后的想法.
积极倾听,理解共情,想跟后带,把对方带到自我觉察和觉知的状态.带领者不能被书所限制,书知识带领者手中的兵器,还要和自身的功力结合,双剑合璧,才能发挥兵器的威力.
今天来了个同行,也是做读书会的,说是分享了二十多场家庭教育,在我看来二十多场也不算太多,也不是什么大事.她让我感觉有点傲娇和好为人师,好的老师反而是不喜欢说教的,更喜欢倾听和提问. 不同频的人很难彼此信任,相互欣赏的.
被拒绝不是什么大事
近来,我时常会提出自己的一些请求,当然有的会被满足,有的会被拒绝.以前我不敢提自己的需求和请求,大概是不想承受被拒绝的滋味,太难受了,感觉像被抛弃了似的.
现在被拒绝基本每天都会发生,我也不会有任何情绪,我认为自己有需求就要提,可能会被满足呢,不被满足我就接纳.上次问老师要心理测量和药物实用的PPT,被拒绝了,老师说有单位标志不方便外传. 我表示理解,老师加了我微信,说可以私发我不带标志的PPT.
这样的例子每天都在发生,有些需求得到满足还是很开心的,有些需求得不到满足我也不失望.因为世界不可能按照我的意愿运作,别人也不会时刻积极回应我.
我觉得沟通能解决大部分问题,真实表达,让别人了解自己,会高效率解决问题.我现在不会因为被拒绝而觉得自己不配得,我和事是分离的.独立完整的自我不会与事情过度融合,也不会边界不清的指责和要求别人.
坚定的信念
我以前是畏首畏尾的,内心很多恐惧. 在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请求时,表现的很迟疑,潜意识有不配得,不信任,我不可能被满足的信念,外在表现就是犹豫不决,畏首畏尾,瞻前顾后等. 现在我在沟通时,会更坚定, 比如和领导请假,我不会问能不能请假,而是直接问如何履行请假手续. 领导会回复找谁提交请假条.
以前每次去读书会车辆不给进去,可能我支支吾吾,人家一句话就打法了. 我今天下车坚定表达要进去,保安让进了. 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会的. 做人不能太好被打法,要做有原则有攻击性的”不好讲话”的人.相信相信的力量,信念必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