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这是你的自行车。”
“谢谢Pom老师,这辆车很漂亮哦。可是......没有车锁呢。”
“车锁?不需要呀。”
不需要车锁的小镇
这个小镇最让我舍不下的,大概是人们热情的微笑和淳朴的民风吧。十个月,我所感受到的那种温暖的安全感,奇妙而舒适,是我在国内从未感受过的。不知道在国内是否还有这样的小镇或村庄,人们可以不用担心偷盗、抢劫或是别的邪恶的事情。Pom老师把学校安排的自行车交给我时,我打量了一下车子,什么都好,就是没有车锁。不管是自带的车锁或是在国内常用的软锁都没有。我心里很纳闷,多问了一句,是否要自己配车锁?可Pom老师却笑着摇摇头说“不需要”。
五月的天气已没有宋干节时那么燥热,但每天上午八点就高达二十八度。到这里之后的两天都是蹭Joy老师的车,虽然路途不远可天气太热,人们都尽量避免步行,这下有了自己的交通工具就方便多了。从住处到集市骑车也就几分钟,还是不免会想,待会儿去买东西,自行车要停在哪儿呢?这么小的地方应该不会有专门的停车处吧。
到了集市一看,路边停满了摩托车和自行车。别说自行车都是没有锁的,连摩托车上的钥匙都没有拔下来,人却不见了。人们就那样把刚买的东西放在车筐里或者挂在车把上,然后放心的走进别的商店继续购物。对于我这样经常丢东西的人,真是福音呀。此后去餐馆吃饭,去咖啡店喝咖啡,自行车都随意放在门口,这种不需要担心财物安全的感觉真是好极了。
不会弄丢的东西
在清迈大学工作时同一个办公室有位中国的男老师,我们关系不错,平时我和七七都叫他敖哥。敖哥酷爱摄影,不管是出去旅游还是去别的学校做活动,他总是举着单反拍来拍去。有一次,我们到清迈周边的一个学校参加中国文化活动,回到办公室敖哥才想起来照相机忘拿了。我和七七都说,肯定找不回来了。敖哥拍拍油亮的脑门,焦急地冲了出去。两个小时后,敖哥提着他的相机包满脸大汗的回来,进门就说:“我把相机包放在活动场地的一把椅子下面,我回去的时候活动场地都收拾干净了,但是相机包还在那儿,没人动过。”
2011年3月,我和七七在曼谷市中心购物也遇到了类似的事。我们正准备去采买给国内小伙伴代购的东西,七七的钱包里装着刚取出的大笔现金,不小心落在一家Swatch店里。等到七七意识到钱包不见的时候已经过去半个小时,我们火速回到那家店,店门居然关了,七七当时着急到快要崩溃。想起敖哥的经历,我发挥出摩羯座遇事冷静的天赋,先安抚七七,然后去旁边的店里问了一下,店员说这家店的老板应该是去吃午饭了,让我们耐心等一会儿。等了几分钟,店老板提着外卖餐盒过来开门,看到我们问了句“来拿钱包?”,我们点头如捣蒜。当然,最后没有损失一分钱。那一天,因为这件事我们对这个国家更多了几分好感和不舍。
这次一同来到泰国的好友中有个女孩假期去逛清迈夜市,买完东西却把钱包忘在了一个小店里,着急了一宿。第二天抱着侥幸心理去了小店,认出她的老板娘笑眯眯从抽屉里拿出她的钱包,分文不少。女孩感动死了,她说她无以回报于是就在小店里又买了一通。
没有安保措施的小别墅
从泰国乡村民居的结构能看出这里很少发生恶性事件。这里的民居都是买地自建,一层的平房,两层的别墅,带院子和车库,只要地够大,想怎么建都随意。和国内村庄的铁门砖墙不同,泰国民居的前门和低矮院墙大多是按照自家喜好建成的,外观看上去风格独特,其实不具有安保作用。Joy老师家的平层小别墅外观看上去相当有档次,院子里还有一个精心打造的小喷泉水池,装修也是周围房屋中最好的。院子有一扇铁栏门,Joy老师说,要小心,一定要把门锁好,以免遭贼。可是在我看来,这样子形同虚设的安保根本不起作用,若是有人真想进来,都不用费多大力气。
威迁武里小镇的居民大多聚居在集市方圆几公里内,大概是因为只有这个集市有两家7-11和一个热闹的菜市场。偏远一些的地方可能要走几公里才有一户人家,民居也都是没有防护措施的。可见,这里的人们没有很强的防范意识,归根结底是民风淳朴,作恶的人实在不多。
相比之下,回国一年内,手机钱包卡包就被偷了一轮,这样的幸福感,再也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