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王马伯庸曾经为写一本以长安城为背景的小说,找到了现代学者杨鸿年写的《隋唐两京坊里谱》。这本书以《长安志》和《两京城坊考》为基础,加上大量新发现的史料、文物、碑刻,对隋唐长安、洛阳两座城市的几百个坊市进行了详尽的考证。读罢,他是这么说的:
后来小说写成什么样姑且不论,但我对长安、洛阳的城市布局与风貌已谙熟于心,哪有酒肆,哪能招妓,招了妓去哪里租牛车,去何处游玩,听什么小曲,给多少缠头,都熟稔得很。倘使突然穿越回去,我也能像自家附近那么熟悉。
读罢《假装生活在宋朝》,我忽然也有了这样的感觉。吃东西,那就去京城的丰乐楼,按照宋人惯例先来开口汤和按酒果子;夜里找夜宵,就去州桥夜市,在朱雀门附近来点杏片白肠;想上街玩玩,就去桑家瓦子,坐勾栏中听鼓子词或诸宫调;还别说,不管是在北宋的汴梁还是南宋的临安,我都找得到青楼:临安城的 36 条花柳巷,不如选择清河坊与融和坊吧!这俩地名听起来就悦耳;北宋的话,曲院街西也是烟柳繁华之地。不过宋朝的青楼女都是色艺并重,写不出一手好词还是不要去自讨没趣,免得不巧迎面遇上柳永苏轼晏殊欧阳修这些天才们,被说高下立判。另外,元宵节的宣德门广场上,还能看到女子相扑,这可比去青楼的要求低得多了!
《假装生活在宋朝》介绍宋朝的八篇,可以说是八个很普通的角度。不过对于一本历史读物来说,其实这八个角度还是相当刁钻——基本社会制度、宋朝职业、婚姻嫁娶、饮食茶酒、服饰发饰、娱乐文化、节日习俗、丧葬风俗。
我想过,如果真穿越了,会遇到的事情肯定比这本书里告诉我的复杂,但我相信这依然是一本宋朝的「穿越指南」,因为它一开篇就专注于一个现代人穿越后的「黄金 24 小时」,让你不至于因为奇装异服或户籍不明被官府捉了,没准还弄得一命呜呼。然后再给你个大概的职业规划,告诉你如何衣食无忧。至于发达起来了怎么玩,书里也是好好介绍了一番,不过我相信到时候闭着眼睛都不会迷路的你,恨不得能把这个都城玩个底朝天吧!
由于这本书是用第二人称“你”来讲故事的,所以读者的体验实际上就是一场活生生的“穿越”,作者马骅碎碎念的这些大事小事,听起来都是在为读者设身处地考虑,生怕我们一个不适应,或者饿了肚子,或者没地儿落脚,又或者玩得不尽兴。以至让流连于其中的读者都忘了,这其实是一本关于宋朝的历史书。
我们读过的历史,大多是金戈铁马昌平强盛,或者山河破碎国弱政冗,翻开书页都是一片恢弘,大视野,大气度。这本书就没那么严肃,也懒得站在宏观的角度去总结历史兴衰,时代进退。它只是信手拈来皇城文武到市井百态,将许多迷人的小细节填补进历史的宏大叙事之中,记录下一个文化开明商业繁荣朝代的侧面。
张择端用 5 米的《清明上河图》长卷,呈现的也是这样迷人的细节。读这本《假装生活在宋朝》的感觉,就如同站在画卷前看历史:站在远处,历史广阔宏大;站在近处,历史细碎迷人。这让我不得不憧憬一下,如果穿越而成为书里历史的一部分,我会怎样生活:
东京汴梁五更天的早市已经传来声声叫卖,透过邸馆的窗户扰我清梦。我既无田地要耕种,亦无商货要买卖,不如锁窗再睡一觉。快到晌午,神清气爽,精力充沛,翻身而起,穿直领对襟褙子,套大袖白布襕衫。此时早市还未结束,找到一家供应「洗面汤」的小铺,解决洗漱问题,然后饮一碗「煎点汤茶药」,让嫩芽、山药、绿豆、入脑、麝的混合香味驱走最后一丝睡意。
至于早餐,馒头切片,涂蜂蜜入火烤,酥脆金黄,入口作雪花声,尝尝这「酥琼叶」。云英面、软羊面、桐皮面、盐煎面均在手边,牡丹饼、芙蓉饼、菊花饼、梅花饼俱在眼前,沈香水、金橘团、紫苏饮、椰子酒,引杯入喉,甘甜可口。宋人早饭吃得晚,早餐过后,日已正午。接下来去哪里,我自要带着这本《假装生活在宋朝》,好好去寻觅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