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国民老公王思聪的风头比起他老爹更胜一筹,而这一回,老爹随口一句,先设一个小小的目标,比如说赚它一个亿,让全国人民都像打了鸡血一样沸腾了,不得不说,姜还是老的辣,霸气在不经意间侧漏。
这时候不同的声音就出现了,一方说干大事业就要有大的视野,赚大钱自然也要有大的目标,如果你的目标是一千万,相对人家来说,小小的目标仅是区区的一千块而已。另一方说这是无视穷苦人民的表现,全国人民还在奔小康的道路上,你这一话让老百姓情何以堪。
这里我们不谈这个,不同人的处境,心境不同,自然感受也不同,但总得来说,理解也好,情绪化也罢,都是通过比较而产生的,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如若上升到社会政治的高度,更觉虚无缥缈,谈来空伤感情。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周而不比,小人同而不和,比而不周,我们一不做君子,二不做小人,不和亦不同,不周亦不比,我们只做自己。
为什么要做自己呢
1.我是生命的主宰
如果将生命的构建比作建设一幢房子,也许材料你无法选择,但堆砌一砖一瓦的方式却是你每天都在做的选择,房子盖成什么样的形式,风格是由自己决定的。
2.我是最真实的存在
世界在很多情况下是以假象示人的,我们很难去揣摩别人的内心,世人都戴着面具在生活,连同自己的眼睛,自己的感觉很多时候也欺骗自己,只有自己的本心才是最真实的,从潜意识中告诉你,只有自己才是最靠谱的。
3.可以调动的最直接,最有效的资源是自己
一个念头可以马上到楼下买包烟,而想调动别人,大脑首先就会去想,哪个人合适,如何安排,被拒绝了怎么应对,最后才能落实到嘴巴,比起调动自己来繁琐很多。
4.别人的模式不可复制
成功有千万种,但每一种成功都有其惟一的标识,每一个人成长的环境不同,自身的底蕴不同,走的道路不同,是无数参数推导出的一个结果,如果改变其中任何一个,那结果自然不同,所以,成功只是一种精神,通向它是没有现成的道路的,道路在于自己的开拓。**这其实和佛道,所谓真理是一样的,只是树立了一个精神在那里,而经书只是讲述了一些方法而已,到达彼岸的人也是经验之谈而已,没有人为你建设阳光大道,也没有人带你一同过河,条条大路通罗马,每一条都是自己走出来的。
如何去做自己
1.首先认识自己
其实人一生都在认识自己,可以这样说,认识自己的高度也就是人生的高度,那如何认识自己呢?
1.1通过别人的眼睛
那就像照自己的一面镜子,俗语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群众的眼睛往往真的是雪亮的,当然这种方法适合于性情外泄的人,如果一个人不愿意向外界表现自己,平静的如水一般,这时候,镜子可能也会骗人了。
1.2自己揣摩自己
如果外部的展示不足以表达自己,那就自己内视自己,自己审查自己的情感波动,性情变化,处世作风,喜好追求,不断的思考,总会越来越接近真实的自己。
1.3发现喜好
也许有人说,我个性平和,无所谓追求,也不知道自己爱好什么,生活迷迷茫茫,实在无甚乐趣,这种情况下,可以试着想一想,无所事事的时候,做的最多的事情又是什么,如果是和别人吹牛比,那也说明你有吹牛比的喜好,吹牛比一样可以吹出成绩,如果你吹的好。再者,夜深人静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的幻想,你幻想最多的是什么,那也许也是你的喜好,你的追求,如果付诸行动,说不准幻想也会成为事实。
2.其次打造自己
如果你已经走出了认识自己的第一步,那你一定已经明白了自己需要什么,自己能给这个世界提供什么,这个世界又需要你去做什么,也就是可以把握社会需求,定位目标客户,剩下的就是打造自己的产品。
我们很多人做市场,只顾着盯着市场,围着用户,搞一堆眼花缭乱的营销方法,却往往把最核心的产品忽略了,俗语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见过诸葛亮投简历吗,你见过林徽因征婚吗,你见过苹果发传单吗,找工作,找对象,做企业其实都是一样的,产品才是核心竞争力,才是王道。
有些人可能会说,小小的1亿可能从银行就拿了5亿,我想告诉你,后台,关系,干爹,背景也是人家产品的附加价值,是人家可以调动的资源,你一个屌丝没有附加价值,就好好打造自身的核心价值,所谓屌丝逆袭也从未偶然,他们一定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产品,才能从滚滚洪流中脱颖而出,所以逆袭的只是屌丝而已,产品价值几乎不存在逆袭之说,若有逆袭,好景不长。作为一名屌丝,更应该的是打造自身核心价值,打造非凡产品。
3.坚持自己
好东西从来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美玉宝石,黄金白银,石油煤炭,无不经过上亿年的锤炼才得到那么一点点,千年黄花梨,百年松柏,年代越久材质越好,几年成材的速生林一定不是什么好东西,所以人也一样,需要时间的锤炼,事业也一样,需要时间的沉淀,感情也一样,需要时间的考验,而在漫长的时间里,惟有坚持,不忘初心,才不会中途倒戈,半路退出,才能最终获得成功,圆满,丰收的喜悦。
也许有人会说,如果错了,是否还要坚持,如果对自己不满,是否需要改变,我想这里有一个概念性的错误,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只是人主观的一种区分而已,爱因斯坦刚提出相对论的时候,也没几个人认为是正确的理论,可后来发现很多物理现象符合相对论的描述。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所以对错只是人主观的一种定论,是可以转换的。
还有所谓改变自己,人为什么要改变自己呢,你改变的真的是自己吗,比如说改掉了一些不良习惯,烟戒了,酒不喝了,从拖拉懒散中走了出来,这其实不叫改变自己,只是通过慢慢的认识自己,甩掉了一些与自己不相称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本来就不属于你,你改变的不是自己,而只是揭掉了蒙在自己眼睛上的几块纱布而已,所以不要轻谈改变自己,因为你改变的不是自己,自己也无法改变,你要做的只是充分的认识自己,坚持自己,及时扔掉与自己不相干的东西,而守住哪怕是别人认为的最大的缺陷。因为缺陷也可能是你最真实的部分,是你成功的最好帮手。
4.忽略自己
为什么要忽略自己,这与坚持自己并不矛盾,坚持自己是从自身出发的,而忽略自己,是从外界出发的,是让外界较少的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因为人们普遍只是关心自己的,关心你只是暂时的事情,关心你也是为满足自身某些需求而已,比如爱的需求,快乐的需求,工作生活的需求,他们只是从你身上寻找一种自己的影子,等找到了,也就腻味了,所以你要主动的从他们视野里消失,免得人家反感。
比如做一件产品,开始你倾注大量的自己的设计理念和思想,客户会觉得这个有新意,能够打动自己,但当你一味的再去推销自己的理念时,慢慢的客户疲劳了,反感了,不买单了,这时候你要做的就是忽略自己,淡化自己的主观影响,而加深客户的使用体验。
同理,我们喜欢牛顿也是喜欢他的三大定律而已,不见得喜欢牛顿这个人,我们喜欢美国,也只是喜欢美国的民主制度,社会福利,而不见得喜欢小布什这个人,如果像朝鲜一样,三胖就是朝鲜,朝鲜只是三胖的话,我们自然是不喜欢的。
道家讲功成身退,佛家讲无我相,这就是说在一定的时候,你要忽略自己,因为你的影响已经让人反感,或者已经达到了极致,或者已经阻碍了进一步的发展,这时候你就需要退下去忽略自己,而让制度去平衡,让精神去鼓舞,让产品去说话,让新的增长点代替老的增长点,也让新人换旧人,而不是自己站在舞台中心成为众矢之的。
总结
唠叨一堆,总结一下,不做君子亦不做小人,不周亦不比,不和亦不同,做一回自我,认识自己,打造自己,坚持自己,最后忽略自己,其实你已经成为自己的主宰,做了一回上帝。不愁没女票,不愁没钱花,不愁寂寞路上无人陪,区区一个亿,真不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