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经常运动
学习是一种生理活动。经常运动身体素质就会越来越好,身体素质提高了,学习能力,包括专注力、记忆力、理解能力都会产生质的飞跃。
2 进入持续学习的状态
长期持续地锻炼身体,身体就会越来越健康,肌肉会越来越健美,体脂比会越来越好。就像锻炼身体一样,长期持续地学习,在学习中理解、记忆、思考、输出,那人的学习能力本身也会越来越好。
要保持学习的的要点之一就是把学习本身当作学习的一种目的,就像练习武术一样,并不是要练得飞檐走壁哼哼哈嘿(当然能够练成一代大侠也不错o(∩_∩)o ),练习的过程中,锻炼了身体,提升了心灵的平静和耐心,这本身从是武术中最重要的。学习也是如是。
保持学习的要点之二是不要高估自己的学习能力。我们的学习能力有限,有些知识的学习曲线也可能很陡峭。如果我们误以为自己能够一学就会,一点就通,低估了学习的时间,我们就会觉得挫折,和对自己学习能力的失望。而原本我们日拱一卒安下心来是可以学好的。
3 学习对我们生活有益处的知识
我不相信人仅仅靠趣味就能过好一生,人就是需要变得功利,变得物质,因为这是我们作为生物的本能:生存和繁殖。如果我们一直学一些不能给我们带来真正用处的知识,我们的整个身体都会开始排斥这些知识,甚至开始排斥学习——这个时候我们越迫使自己学习,我们越学不进——因为我们身体是很老实的嘛。
我们可以从两点开始学以致用。第一点是学那些有用的知识。什么知识有用呢?我们大脑会判断。那些我们觉得好奇的、有趣的,想学的,就是我们大脑判断为有用的。其次是,主动为那些我们所学的知识发掘用途,即便是在和女生聊天的时候拿出来当冷知识装牛逼也是极好的。当然,如果能够给我们赚钱,或者帮助他人,那就更棒了。
4 学习就是建立联系
在学习一个新知识的时候,一定要把这个知识和大脑内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而这个联系的过程,就是理解和长期记忆的过程。
当知识可以互联的时候,就会形成一个立体的结构,我们把这个知识的立体结构叫做知识体系。当我们给一个学科建立知识体系的时候,我们学习这个学科的新知识就会很迅速,因为我们能够迅速地把它放在知识体系的某个位置上,而迅速和周边的其他知识点建立联系。
在此也必须提一下:那种不能建立知识联系的死记硬背是没用的,因为没有联系,所以它无法进入长期记忆。
5 在练习和实践中学习
古人很早就知道“教学相长”的道理。而教,本身就是操练所学的知识的一种方式。
除了这种方式外,还有很多操练所学知识的方法。
6 不仅仅学习显性知识,更要通过积累事实学习
显性知识指那些能够用文字和口语表达出来的知识,与它相对的是隐性知识,也就是那些我们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表达不出来的知识,比如说打羽毛球的时候如何挥拍等等。
仅仅学习显性知识是不够的,比如说成为一个好的管理者,仅仅看基本管理学的书,即使理解得再好,也是不够的,还需要在日常管理实践中积累事实,这样就能够把显性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
此外,在积累事实的时候,还可以尝试不断地把隐性知识总结成显性知识,形成理论。这样一方面可以让我们对这些事实有更深入的思考和理解,其次这样我们就也能把这些知识教给他人。
7 不过分努力
学习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事情,或者说是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也并不为过,因为学习能力的突飞猛进,正是人类成为万物之灵的原因。但是即使如此,也不值得我们压迫自己学习。
当我们过分努力,甚至在自己不想学习的时候,我们用自我责备、自我惩罚、自我贬低的方式迫使自己继续学习的时候,我们其实是在让自己离学习越来越远。
学习是我们自己选择做的事情,因为它让我们更有能力,更有趣,最终也从内到外更强大。除此之外,学习也是我们身为人类的骄傲。
我们可以让自己加油学习,用心学习,努力学习,但是千万不要因为过分努力而毁了它。
8 不过分追求学习时候的舒适感和快感
当我们觉得“恍然大悟”、或者觉得学习材料自己很容易看懂的时候,我们很容易获得一种特别的快感和舒适感。但是其实这正代表着我们所学的知识在我们“舒适区”之类。如果我们能学稍微困难一点点的材料,虽然会更耗脑力,大脑会觉得稍微不那么舒适,但是反而我们可以学得更快。
同时,不要因为在学习的时候没舒适感和快感就放弃。学习可以是一种开心的事情,这种开心主要来自成就感,而非舒适感。为了舒适感而读书,容易在需要重点和真正成长的地方,就放弃掉。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