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看了一部励志电影,豆瓣评分9.2,它叫《死亡诗社》。
这部电影取材于真人真事,讲述教师约翰基廷以打破传统的教育方式帮助学生探寻生命本质的热情。
一句句经典独白,直击灵魂深处,把人一步步从阴霾中拖出,获得新生。
“做一个世界的水手,游遍所有的港口。”电影中的这句诗体现浪漫式自由的主义,令人神往,却又可望不可即,因为现实中有太多束缚和无奈。
可基廷老师却不这么认为,这是生命原有的模样,所有人都应该找到它。他说:“大多数人生活在绝望中,不要逆来顺受,要破茧而出。”
1 活出全新的自我
基廷老师让每个学生在讲台上朗读自己写的诗,而胆怯、敏感的安德森没有勇气,谎称自己没有写。
老师一眼看出他的心,在黑板写道:“站到世界的屋脊,发出野性的狂叫。”鼓励安德森大声的叫,在老师的不停激将下,他小声嘟囔到大声呐喊,向众人展现内心最真实的自己。
最后,他重拾勇气,大声朗读自己作的诗,换来了老师和同学雷鸣般的掌声,因为大家发现了另一个安德森。而安德森也找到了全新的自我。
人活出新生,要聆听内心的声音,呐喊出真实的自我。
2 站在不同角度看世界
基廷老师突然站上了讲桌,让学生们一脸吃惊,迷惑地看着这个“疯子”,他说:“我站在讲台,是提醒我自己,要用不同的的眼光看待事物,必须努力寻找自己的声音,因为你开始的越晚,找寻到的可能性就越小。”
学生们被老师的话吸引,纷纷一个个站在讲台,看着自己平时坐的位置,脸上露出惊喜交错的表情,仿佛发现了新大陆。
人要经常跳出自己固有的思维,会发现事情没想象那么复杂。
我们常听这样的一段话:“面对生命的不公,不要逆来顺受,要与命运抗争。”
很多人只听对了一半,在没有足够实力的情况下,一股子蛮劲去抗争,换来的结果无疑是以卵击石,一败再败,输到向命运低头。
智慧的做法是,我们要学会在既定的规则下保护自己,在忍受规则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直到有能力冲破这些束缚,这才是真正意义的破茧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