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本书之前,虽然时常听到稻盛和夫的大名,但一直对于这位一手创造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京瓷和KDDI的牛人的人生经历没有详细的了解。在个人看来,了解一个牛人,不能只是静态看他的语录和总结,唯有通过详细了解他的成长全程,方能更深切的学习到全貌,更加感同身受的了解他的思想。
今年在阅读训练营对稻盛和夫的成长经历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选择了这本《稻盛和夫的人生哲学》。本书的作者北康利,站在第三者的角度,通过大量阅读(书最后的参考文献有127本)与访谈,详实的展现了稻盛和夫的人生历程,细致、真实地剖析了稻盛和夫的传奇经历,逐一讲述稻盛和夫80多年的人生重要事件。从稻盛和夫的出生背景、家庭教育到邂逅精密陶瓷,从稻盛和夫的家庭生活到创办京瓷走向世界,从二次创业创办第二电电到临危受命重建日航,从设立京都奖到投身慈善等等。
本书确实为读者提供了纵观稻盛和夫人生历程的卷轴,让读者仿佛置身其间,和稻盛和夫一起经历其人生的酸甜苦辣,世间百态。
稻盛和夫的家庭背景相当普通,25岁之前的经历也是命运多舛。小时候被称作既不懂事又爱撒娇的“磨人精”。7岁~13岁时经历战争,家宅被毁,多位亲属离世。中考失利,高考也发挥失常,求职一度非常不顺利,好不容易获得人生的第一份工作,结果进去了才发现企业濒临倒闭;想要辞职参军却被哥哥阻拦没有成功。在找工作遭遇社会的种种不公和冷漠的一段时间,稻盛甚至开始变得愤世嫉俗。一度想要加入黑社会。稻盛在《活法》里曾说到:“那个时候,如果真的选择了那条路,我或许也能多多少少出人头地,成为一个什么小组织的老大吧。”如果是那样的话,那么现在就会是:“某某组暴力团伙的稻盛组了……”站在25岁的人生前看稻盛,会觉得这是一个有缺点也有优点,运气不太好的普通青年。
然而稻盛的人生在25岁退无可退,仿佛就要被命运压垮的时候,决定“只能改变心态,全力以赴,专注于眼前的研发工作”后,开始了传奇的篇章:25岁的2月,设计出烧纸特殊陶瓷用的电子隧道炉,成为挽救企业的支柱。27岁4月1日,创立京都陶瓷株式会社,就任董事兼技术部部长。34岁,成为京瓷社长,39岁,带领京瓷上市。52岁,创立第二电电,在通信领域与国有巨头展开竞争,出资200亿日元创立京都奖,78岁,出任日航会长,用2年时间带领破产的日航重新上市。可以说稻盛25岁后的人生,虽也曾遇到许多困难,然而比起25岁前的屡屡受挫,则显得完全像人生换了一个剧本似的。
是什么造就了稻盛25岁后近乎开挂的人生了?除了历史的大趋势等外部因素外(比如日本半导体产业的蓬勃发展),更重要的是稻盛在很早的时候就形成了自己的人生哲学。稻盛的人生哲学中有一个“成功方程式”,就是“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人的“能力”只是其中的一个要素,而且需要和“思维方式”及“热情”相乘(而不是相加)才能得出最后结果。正向的思维方式可以让结果事半功倍。这个方程式看起来很朴素,但是稻盛强悍的地方在于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并且不是短期,而是一直持续高质量的知行合一。
“敬天爱人”“极度认真地活一次!”“造出划破手的产品!”“做顾客的仆人。”“永不言弃!”“成为旋涡的中心!”“在相扑台的中央交锋。”“作为人,何谓正确?”这些从别人口中说出或许显得有些鸡汤的话语,在稻盛一次次攻克难关,创造新的传奇之下,显得感染力十足,让人印象深刻。
古语有云“见贤思齐”,与高人共舞是提升自我的最佳方式,而阅读优秀人物传记的一大作用即是于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困难,阻碍,诱惑。能够持续保持高昂的斗志,积极的心态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而阅读优秀人物传记的一大作用即是,让我们在脑海中形成正向的激励。在面对困难要退缩,想放弃的时候,那些曾经阅读过的故事也许就会浮现眼前,再往前进一步,多努力一些,或许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人生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在一次次选择中指向的分岔路口。每一次选择都更正向一些,也许就给我们带来了完全不一样的人生轨迹。
整本书处处都透出了稻盛和夫的哲学思想,经营之道,“利他”之心,阿米巴的经营模式,启示了我很多东西,对待工作,对待生活极度认真,没有谁的成功是偶然的,你的生活背景,你的经历以及你所处的时代,打铁还需自身硬,精彩的人生不是坐以待毙的等待,是靠我们奋斗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