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的旅行,让我真的收获特别大。一整天的行程,都是元气满满,瞻瞻老师和馨元老师点睛的引申讲解,让我时刻感受到一种高能量场域的振频。带着这种共振的能量,让更加坚定我要走的路!
每一个人的改变,都是在意识层面的改变,只有一个人的意识真正做了决定,想要改变了,这个人才会开始走向不一样的方向。我们所走的路才会有不同。就像曾国藩的爷爷,首先他要有一种意识,想走出去的意识。当这种意识形成后,就会有很多的方法来呈现,人要有敬畏心里,要孝顺,邻里和睦,兄弟和谐,然后要早起清洁,读书种菜养鱼养猪,这样,就会有人有钱有出头的方向。我很欣喜,在这样一次的旅行中,让我更加坚定!
接下来我想分享两个故事,一个是我的孩子馨月,一个是晶晶和她的儿子乔乔:
大家还记得吗?馨月在交换零食这一个环节,首先是把自己的零食送出去时,遭到了拒绝,然后是想要一个小姐姐的果冻时,也遭到了拒绝。最后的结果是自己的零食也送出去了,从小姐姐那里也拿到了果冻。最后瞻瞻老师问孩子的心情时,孩子说很开心。
其实我们在吃中饭时也有一个小故事,是关于晶晶和她儿子乔乔的,这个小故事也让我有些顿悟。和馨月的这个故事有一定的联系,我先把这个故事分享出来(已经征得晶晶同意):
我们在吃中饭的时候,都有分享上午的感悟,晶晶分享完了,轮到她儿子乔乔时,乔乔说:我今天没什么感悟,我就是来吃吃喝喝的!在乔乔说完时,我感觉到晶晶在那一瞬间有一些难堪,也有一些愤怒。晶晶对乔乔说了一句:这样也可以。乔乔鼻孔朝天哼了一声,回应了晶晶。在这里,我感觉到乔乔实际是难受的,他承接到了妈妈的情绪,他知道妈妈并没有认可他,他实际上经历到了“我不够好”。后来我找了个机会问晶晶当时的感受,晶晶告诉我,在那一刻她是愤怒的,她对孩子有一个刻板的认知:我就知道,你就是那样的!
讲完了晶晶的故事,我们现在来看馨月的:当时馨月想要一个小姐姐的果冻,但是很遗憾,小姐姐没有给她。那时候的馨月眼里满是渴望,追随着拿着果冻的姐姐边跑边小声的说:我也想要!我也想要!这时候的馨月我真的很欣赏,她一直都在表达自己的需求:我也想要!她没有哭,没有闹,没有要求别人给她,没有动手去抢,也没有委屈和伤心,只是一直在表达自己的需求。在她表达了好多次后,一个小姐姐说要她拿东西来换吧。孩子很高兴的来到我这里,要我给她一份零食,然后换到了心仪的果冻。
这样的一个过程,我不知道其他妈妈心里会怎么想,但在我心里,我一直全程看着,并没有打算参与,我也没有觉得一丝丝的尴尬,也没有想过要给孩子去买果冻来安抚她,我唯一做的,就是信任她。用孩子的话说就是:妈妈,你不用担心,我能照顾好自己!
如果我当时内心有一丝丝的心疼一丝丝的难堪,我的眼神,我的表情,我的语言里就会不自觉的带出担心,带出焦虑,带出我内在的恐惧(觉得孩子丢了脸),而这些,孩子都会感受得到,那时候我就成了干扰她的阻碍,她在这个过程中就会习得一种“她不够好的感受”。所以我什么都没有做,唯有带着鼓励的眼和欣赏的微笑看着她,给到她充分的信任,在她回望到妈妈的时候,这份信任就会给到她力量,让她觉得自己无论怎么做都是最好的!
也许就是这样的信任,我给到孩子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她才会觉得拒绝是很正常的,得到了也很欣喜,自己的需求表达出来,自己想要的努力去争取。回来后我和孩子聊起了这件事情,我没有表达任何的观点,只是陈述了这个事实并问了孩子的感受,孩子跟我说她很开心啊,后来她们都成为了好朋友,零食都有分享。
这里,我想让妈妈们思考下:在你的孩子面对这样事情时,你当时心里会出现一些什么样的声音呢?你会怎么去做呢?它们又将会带来一些什么样的后果?同时也想让妈妈们思考下,我们内心的感受来源于哪里?这份感受和期待实际上都是我们自己的,而我们往往很容易就让孩子去承接了!
还有一个点我也想在这里分享下,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会看到很多的妈妈都在着急着叫着孩子,生怕孩子没有跟随老师的脚步,错过了讲解。我们总是担心孩子没有学到。带着这份焦虑,我们时刻关注着孩子,来看看这时的我们是什么样的状态呢?焦虑的,烦燥的,失望的,担心的,愤怒的。。。。。。总之,那时的我们是被这些情绪占据的。我想问下,这时候的我们还能听得到老师的讲解吗?还能看得到孩子的欢乐吗?看起来只是一声声的催促,内在却是我们自己的期待希望得到满足。其实孩子们在一起玩乐,他们所习得的东西又何尝不是一种学习呢?故居今天在,明天也在,十年后还在,只要我们想去,随时都可以带着孩子去,一次两次三次若干次,总有一次孩子会去关注。当我们自己沉浸在学习中,沉浸在讲解中,我们其实在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身教,我们能做的是孩子愿意时牵着他们的手,不愿意时告诉他们:妈妈就在这里听讲解,你在外面注意安全,你在这里能找到妈妈。
我们给到了孩子一个榜样,我们在学习,孩子的事情可以自己自由做主,孩子想找妈妈,就到妈妈学习的地方来。这时候的孩子,我们会发现,他们并不会离开这个场域,反而会过会儿就来你面前晃下,他们得过来确认妈妈是否还在这里,这来来往往中,看到的是妈妈沉浸式的学习,这样,我们就完成了身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