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来了解一下,为什么要布光。
1、布光是为了保证必须的光亮
拍过照的人都有知道:在光亮不足的环境下,根本是拍不出什么东西的,基本是黑乎乎的一片。
2、布光可以让产品的颜色更鲜艳,细节更明显
颜色饱满,细节明显,买家才会有购买的欲望。如果拍出来的产品色彩黯淡,连边缘轮廓都看不清,谁会愿意在这样的照片上多停留一秒钟。
三分暗七分亮或者三分亮七分暗
一个好的灯光套路一定是亮暗分明,让整个作品从黑白明度上就做到了对比,而我们人类眼睛本身就会被对比出来的事物所吸引,它会让我们的视线被作者引导去看有趣的地方,关于灯光怎么打可以是亮暗对比强烈分明也可以是柔和过渡,比较套路的方法是3分亮7分暗或者3分暗7分亮(2,8这个比例也可以)
由于物体结构质地和表面肌理各不相同,所以吸收光和反射光的能力也不同。因此,根据不同质感对光线不同的反映,我们大致可以把物体分为:吸光体、反光体、透明体。这只是比较概括地分门别类,有些产品的质地介于吸光体、反光体、透明体其中两者之间,或是兼有吸光体、反光体、透明体三者组合而成的复合型产品。但是只有对简单而基本质地的物体的布光表现加以探究,才能塑造好复杂的物体。
1. 吸光体的拍摄
吸光体产品包括:毛皮、衣 服、布料、食品、水果、粗陶、橡胶、亚光塑料等。它们的表面通常是不光滑的(相对反光体和透明体而言)。因此对光的反射比较稳定,即物体固有色比较稳定统 一,而且这些产品通常本身的视觉层次比较丰富。为了再现吸光体表面的层次质感,布光的灯位要以侧光、顺光、侧顺光为主,而且光比较小,这样使其层次和色彩 表现得都更加丰富。
食品是比较典型的吸光体。食品的质感表现总是和它的色、香、味等各种感觉联系起来,要让人们感受到食品的新鲜、口感、富于营养等,唤起人们的食欲。
图1就在被摄体的上方和右侧加了两盏柔光灯,所以画面中所有的食物的质感表现得都非常地细腻,而且表面的层次也非常丰富。图2则在橙子正前方打了一盏柔光灯,这种顺光的表现使表面颜色更加地鲜亮,对橘子表面细微的皱感的肌理表现得非常到位。
2. 反光体的拍摄
反光体表面非常光滑,对光的反射能力比较强,犹如一面镜子,所以塑造反光体一般都是让其出现“黑白分明”的反差视觉效果。反光体是些表面光滑的金属或是没有花纹的瓷器。要表现它们表面的光滑,就不能使一个立体面中出现多个不统一的光斑或黑斑,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采用大面积照射的光或利用反光板照明,光源的面积越大越好。很多情况下,反射在反光物体上的白色线条可能是不均匀的,但必须是渐变保持统一性的,这样才显得真实,如果表面光亮的反光体上出现高光,则可通过很弱的直射光源获得。
3.透明体的拍摄
透明体由于光线能穿透透明体的本身,所以一般选择逆光,侧逆光等。光质偏硬,使其产生玲珑剔透的艺术效果,体现质感。透明体大多是酒、水等液体或者是玻璃制品。
拍摄透明体很重要的是体现主体的通透程度。在布光时一般采用透射光照明,常用逆光位,光源可以穿透透明体,在不同的质感上形成不同的亮度,有时为了加强透明体形体造型,并使其与高亮逆光的背景剥离,可以在透明体左侧、右侧和上方加黑色卡纸来勾勒造型线条。当然在使用逆光的时候应该注意,不能使光源出现,一般用柔光纸来遮住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