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不大的一块水域就可以称之为“海”,像北海、中海、南海、前海、后海、什刹海,而在我的家乡,再大的一块水域也可以称之为“坑”,像城里有五百多亩的“包府坑”,这可是一个正式的名字,周围还有以这个坑命名的“包府坑街”,“包府坑小学”等,近年来,可能觉得“坑”太过于俗气和小气,逐渐改叫“包公湖”了;而面积七百多亩的龙亭二湖(杨家湖和潘家湖),民间也常称“龙亭坑”,“龙亭坑沿走”,说的是凉风习习的傍晚,沿着龙庭坑沿散步,“龙庭坑上走”,那是说在数九寒天里,坑面结了厚厚的冰,人们到冰上走动玩耍。
在我老家,没有城里那么大的“坑”,一般就是小的有几分、大的有几亩的池塘。八九十年代的农村是纯天然的农村,没有任何的污染,而且大多数的坑又和河道相连,活水流动,坑里的水永远是清澈的。这一坑坑的清澈澈的水里,也留存着童年最美好的记忆。
炎热的夏天,家乡的大坑小坑就成了天然的游泳池。我们村的大坑有两个,一个在村东南角,就是围绕着我家新院的那个坑,这个坑是半活水,坑的东面是条两米左右的路,路东是条小河沟,小河沟往北才和村后的小河连在一起,大多时候,坑里的水和小河里的水是不通的,只有在太干旱时,黄河会放水,黄河水通过犬牙交错的河道流到村后的小河,人们会在路上挖条小沟,引导河里的水流到坑里,或者是雨水太多的雨季,河水水面过高,这时河水就会漫过坑东的小路,流进坑里来。还有一个坑在村西头,也有几亩地大,这个坑北宽南窄,就像一个喇叭口,和村西的一条小河相连,小河的河水在坑的东北角流进坑里,坑往南就越来越窄,到最南头,就和小河一样宽,直接连接到小河里。
坑里永远是小孩子居多,村里几岁的小男孩儿都会游泳,当然都是野姿势。小孩儿最喜欢玩的是qi me儿,qi me儿就类似于潜泳,通常是从坑沿儿开始,头缩近水里,借助坑岸,用力一蹬,人就蹿了出去,然后在水下手脚并用,奋力的划,看看那个游的最远,有时小孩们在坑里戏水,岸上的大人们也来逗趣:“来,qi个me儿”,孩子们就奋勇争先,缩进水里,在水下闭着眼睛游,方向感不好的,游着游着就不知道偏到哪儿去了,经常是你碰到了我的腿,我抓到了他的头,乱成一片。还有些调皮的小孩,qi个me下去,专去摸别的小孩的屁屁和鸡鸡,被摸的小孩又要反击,在水里你追我赶,好不热闹。
小孩要学会游泳,最先学的是“压水”,保证人在水里不沉下去,这也是我们那里的一个野动作。学的时候一般是从浅的地方慢慢的往水深的地方走,直到脚够不到坑底,这时双脚就不停的竖直往下蹬,双手在胯部不停的往下压,“压水”这个词可能就形象地出于此,意思就是不停地把水压在下面,从而使人往上浮起,就不会沉下去了。大概是六、七岁的时候,几个年龄大点的孩子,在村西头的坑里面,就是这样把我教会的。当时是在这个坑的南边水不是很深地方,只记得几个男孩让我从岸边大胆的往里走,开始脚着地,走着走着,就只有脚尖儿着地,这时整个人都是轻飘飘的,有种要上浮的感觉,手脚稍微很本能的一用力,整个人很自然的就浮起来了。学会了“压水”,就可以随意的在坑里嬉戏玩耍了,不管是深是浅。
打澎泼是小孩们另外一个常用的泳姿,这个泳姿很特别,我在其他地方还没见过,在游的时候,上半身和狗刨式差不多,脖子以上一直露在水面之上,双手向后不停的拨水,这是保证向前的推动力,不同的是下半身,打澎泼时,两只脚在后面要不停的交替着抬出水面,打在水里,脚打在水里时“澎泼”一声,水花四溅,这动作形象的说明了这种游法为什么叫“打澎泼”,两脚交替打澎泼的速度要快,控制不好就很容易沉下去。这是一种很费力气的游法,但小孩子们也很喜欢,因为闹的动静大,在坑里打澎泼,隔着多远都能听的到,而且小孩还喜欢打着澎泼从别人旁边过,水花溅的人一脸都是,不愿再闹的小孩,qi个me下去,就跑开了,惹不起我还躲的起嘛,而有的小孩就要对着干,你打澎泼澎我,我也打打澎泼澎你,两人就对着打起了澎泼,其实两人都头都在外边,只是脚对在一起“澎泼”、“澎泼”的对干,谁也溅不到对方脸上了,只是图个好玩,热闹。
还有一种叫“凫水”泳姿,其实就是仰泳了。小时候没有泳镜泳帽什么的,凫水时耳朵和鼻子最容易进水,小伙伴们有的是办法,通常是家里的棉花揪来一坨,揉成小球,塞到耳朵和鼻窟窿里,这样虽然保护了耳朵和鼻子,但也有一个坏处,就是听不到小伙伴们的喊叫声了,通常是游着游着,就会撞到别人。这种泳姿比压水、打澎泼省力的多,闹够了的小顽童们来段仰泳来安静会,也是很不错的。
炎热的夏天就是这样,放了暑假的小孩子们一早就会泡在坑里面,压水、qi me儿、凫水、打澎泼,中午上岸回家吃点午饭,马上又会过来,裤衩一扒,再跳到坑里,直到太阳西下,夜幕降临,才依依不舍的从坑里爬出来,穿上裤衩,各回各家了。
那时在离家3里多的小学读书,每天都是和小伙伴们一起走路去上学,中午放学后还要回家吃午饭,一天要跑个两个来回,十几里路。在上学的路上,也有两个大坑,一个在家里和学校的中间,大概距家有一里多远,还有一个就在小学的旁边,这个坑往东往北都和河道相连,上面分别有一个拱桥,学校周边的人们经常在这个坑里游泳戏水。而距家一里多远的那个坑,四面不临村,没别的人在里面游泳,就成了我们上学小孩的游泳天堂。
麦罢以后,天气就炎热起来了。那时家乡的农村学校一年有四个假期,除了寒假和暑假,还有麦假和秋假,大概在公历的六月初,麦子成熟了,家家户户要收割麦子,当时没有收割机,全靠一把把的镰刀,这时,小学中学都要放大约半个月的假,帮助家里收麦子,这个假通常称为麦假。小孩们不会拿镰刀割麦子,但也有帮上忙的时候,麦子割了以后要捆成一捆一捆得,这大多成了小孩的工作,大人前面割,孩子们后面捆,配合的好不默契。孩子们还有一个工作就是拾麦穗儿,等地里的麦子都拉到麦场里,这项工作就开始了,麦子在收割的时候,总有些麦穗掉到地里,小孩们就拿着袋子,或提着篮子,到处捡掉在地里的麦穗,不光捡自家地里,只要是捆好的麦子从地里拉走了,谁家的地里都可以捡,自己村的,外村的,反正看到谁家地里在往外拉麦,就跟在后面捡,这就是一种勤俭,那时学校里对此还专门有个称呼,就是“勤工俭学”,放麦假的目的正在于此。
麦假放完,通常称为麦罢,还要上二十多天近一个月得课才放暑假,这段时间天气热,上学的孩子们每天中午走到半路的大坑那儿,总是要跳进坑里玩一会,给身体降降温,然后就湿漉漉的爬出来,直接穿上衣服,这时衣服被身上的水打的半干不湿的,走在路上,凉快的很,等到学校,大概就干的差不多了。而下午放学,由于夏天天长,太阳还高高的挂在天上,免不了在放学的路上又跳进坑里玩耍一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