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学论,金庸可指摘处甚多,大多以为文学上颇有不足。然而近日我读有关波斯之书,发现大凡谈及《治国策》或《鲁拜集》之处,几乎必引金庸《倚天屠龙记》中谢逊述说波斯故实一段,遂找出来重新读。一读之下,仍旧爱不释卷,不觉仔细一路读了下去。掩卷赞叹,也不由得思索,金庸妙处究竟在哪里,竟得如此吸引人心?
我以为,金庸的才华,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学才华,其实乃是编剧才华。他对于文字的掌控力虽然一般,但对于营造气氛,勾画场景,制造悬念等方面,确实是一流才华。描写不多,但常有点睛之笔。情节高潮环环相扣,在读者当倦时下重笔,读者精神振奋处下冗笔,节奏控制深得人心,是第一流编剧的才华。就这点来说,梁羽生卧龙生等辈差之远了。梁羽生文人气重,常读得人倦意沉沉,卧龙生追求奇诡却常落俗谈,节奏掌控都不如金庸太远。这等才华唯有古龙相近,因此金古常常齐名并称,也是有道理的。
文人小说,经常自赏有余,却不足以诱人。在细节处自己写得涕泗横流,读者往往茫然失措。金庸没这等孤芳自赏的毛病,行止有度,这种对节奏的控制,无疑掩盖了太多在语言上的才华不足。
可以说,金庸的理想读者不是一个训练有素的文学读者,而是一名电影观众。这个观众随时会沉沉睡去,于是要靠着各种强心针来反复唤醒。金庸落笔是打强心针的高手,他的故事展开靠的不是情节和逻辑的延展,而是各种情节重心的堆积,就这点来说,金庸的核心才华得到了全面的施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