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了的行动过程中的两大障碍:拖延和注意力不专注。那接下来,就要进入下一个阶段:设定有效、且准确的目标。
在给概念下定义的时候,我们讲究清晰、准确、且必要!生活中很多事情我们做不好,想不明白,归根结底是因为概念不清晰,目标不清晰。
就像我们每个人都想实现财富自由,可是什么是财富自由呢?当这个概念不清晰的时候,那么这个目标也是模糊的,一个模糊的目标,又如何能被实现呢?
很多老师在讲到学习的时候,都说到:一定要想清楚你想要的是什么?你的目标一定要清晰,甚至能想清楚起每一个细节。这个道理是对的,但是,真正落实到自己身上,就发现这几乎不可能。
我甚至发现,自己所有的目标都是模糊的,定义准确、清晰的目标,本身对我来说,就是一项艰巨的挑战。我想背诵《论语》、《道德经》、《金刚经》、诗词、名言警句……
这看起来是一个清晰明确的目标,然而,却不是终极目标,我曾问过自己这个问题:我背诵这些东西的目的是什么?我给自己的答案是:以后有用!
当这一点被许岑指出:“这是不切实际的念头,这是鼓励孩子的话”时。我的内心还是很受触动的,回顾我之前做的所有事情,大部分都是不切实际的任务,几乎都是奔着“今天学的这个,以后会有用”的念头。
做对的事,远比把事做对更重要!很多任务之所以坚持不下来,中途放弃。更多是因为当下做的事情,对当下没有指导意义。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而当下的生活,并没有因此而发生丝毫的变化,反而带来了更多的心理压力和挫败感。
这个想法就和“等我有钱了,就怎么怎么样?”一样,这就可以看出来,当下做的事情不是最主要的,所以怎么可能挣到钱呢?按这个逻辑来推,做一个本身就没有用的事情,又怎么会坚持下去呢?
这种思想,已经伴随我很长一段时间,仿佛已经植入了我的身体,即便我相信这样做没有用,也想改变,但是我不敢!现在想来,这个胆怯,来自于接受现实,不肯接受当下的自己,不愿意面对当下的自己,认为当下的自己不好。
像许岑所说:“胆子要大一点,走得才能更远!”
接受当下的生活和工作,把当下生活和工作中的具体任务当作目标,而不是情绪化、想象出来的一时冲动。
对于一个成年人(接受现实的人)的学习来说,可以直奔大师(最终的目标),不必从基础开始。
我学葫芦丝就是这样,到现在“do rui mi fa so la xi”,我还是用“1234567”来代替。当我知道了哪个孔是什么音的时候,我就直接找来谱子练习了……直到不用看谱就能背下来。(当然都是简单曲子,像“月光下的凤尾竹”、“婚事”、“芈月吹排箫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我和你”等)
直奔大师,不从基础开始学,这一点我非常的认同。然而这样做,给我的感觉很没有“安全感”。即便自己学会了,也有一种胜之不武的感觉。有时候,我会觉得自己是在“投机取巧”。
殊不知,这竟然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而我的这种死板的想法,恰恰障碍了我对这个学习方法的接受度。不坚定,什么也抓不住,不笃信,也只能眼睁睁的错过。
总结:
学习方法分为自然主义和结构主义,但是,一定要在做任务之前,区分清楚自己做的事情属于哪一类。否则,就会陷入混乱。
不管结构主义学习方法有多好,然而,身为成年人的我们,必须运用更多的自然主义学习方法,因为我们的时间是碎片化的,我们有具体的生活和工作。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得到改变,让自己变得更好。既然有具体的生活和工作,那这就是我们的目标,并且非常清晰、真实的摆在我们的面前。
接受现状,接受现实,用学到的知识,指导当下的生活和工作。要去哪里,就从哪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