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中医中药学者李庆远说过:“善养生者,必以慈、俭、和、静四字为根本也。”
深以为然。一个人连身心都控制不住,就别谈什么养生了。
想一想,生活之所以不安宁,往往是“做了亏心事”,心绪难以稳控。
善、恶,看外表是无法得知的,只有扪心自问,用道德底线来衡量,用法律来对照,才能看清楚。
“近朱者赤”,融入善良的人的大圈子,互相抬举,就是最好的养生方法。
01
善,养品德。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德高望重的人,可是如何才能做到,很少有人深度思考。也许有人想到了做善事,却不能坚持,也无法把善良贯穿到人生的全过程。
梅兰芳,是京剧界的大人物,走到任何地方,都受人尊重。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对自己的言行,要求非常高。就是五六十岁之后,表演非常熟练的《贵妃醉酒》等,都会多次温习。
据作家老舍记录,有一次梅兰芳演出时,遇到几个文工团派来的新手,作为宫女的扮演者。他非常细心地讲解动作,帮忙整理装扮。
当他发现有一个演员耳后不够明洁时,马上进行了修整。
高高在上的人,帮助了身边的人,会让自己更加出彩。若是贬低了身边的人,自己也跟着掉价了。
这是德行,也是人与人互相成就的方式。
社会大家庭滋养了你,你的人生就显得更高大了。
02
善,养容颜。
有一句歌词:“你笑起来真好看,像春天的花一样,把所有的烦恼所有的忧愁,统统都吹散。”
笑,是最好的化妆品。若你一辈子都笑着生活,那么再大的年纪,仍旧是一脸和气的样子,给人展示了自己最美的一面。
《哈佛家训》里有一个叫威廉·史坦哈的人,结婚多年,每天都很烦恼。
有一次他参加培训,被要求笑着谈经验。从那之后,他坚持微笑一个星期,遇到地铁工作人员,也会大声说“谢谢”。
当他对大楼的电梯管理员微笑着说:“早安,玛瑞拉小姐。”
神奇的一幕发生了:单位上所有的人,都对他很热情,有过节的人,都变成了朋友。
不难发现,微笑是一股力量,在带给别人愉悦的同时,也会带给自己愉悦。最要紧的是,改变了人居环境。
相信你,生活在愉悦的地方,会变老得很慢,甚至都忘记了自己样貌上的缺点。
03
善,养钱财。
善有善报,这是不容置疑的。
当你得到的回报多了,那么你自然就变得富有了。并且这样的富有,包括了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一举两得。
冯梦龙笔下,有一个叫吕玉的人,离开家乡去做生意,赚了不少钱。
在回家路上,遇到一条被洪水打翻的船。岸边的渔夫,要拿二十两银子,才肯救人。吕玉毫不犹豫拿出钱,让渔夫赶紧救人。
等水里的人捞上来了,吕玉发现,弟弟吕珍就在其中。
在陈留这个地方,他捡到一个包裹,里面有数百两银子。他在原地等了很久,不见失主,然后一路询问。失主陈朝奉感激不尽,拉着吕玉到家里做客。
进了陈家的门,吕玉发现,自己失散多年的儿子,被陈家收留了。之后,两家成为了亲戚,一起做生意发财。
钱是用来花的。只要你花得恰到好处,那么你就能持续发财。这就是古人说的,有舍有得,大舍大得。
想一想,你身边的人,都很善良,那么合作就很容易了。更可贵的是,大家在发财的路上,还留下美名,传递了正能量。
04
善,养心灵。
有一个耳熟能详的词语,叫“问心无愧”。
你每天都在跑步,健身,但是停下来的时候,因为某件祸事,惶惶不安。那么你一准不健康。
你总是早睡早起,但是夜里睡不安稳,那么你仍旧是“萎靡的样子”。
境由心生。心是人生的“中心”,因此我们要积极地保养心灵,不要让心灵邋遢。当你发现心灵不干净时,就和善良的人多交往,接受他们的观点,学习他们的善行。过不多久,你会发现,自己被潜移默化了。
托尔斯泰说过:“心灵纯洁的人,生活充满甜蜜和喜悦。”
带着好心情去过日子,柴米油盐都会有温度,一切都会顺心顺意。
05
善,养感情。
了解李叔同的人都知道,他很长时间,在教育学生。
他授课的时候,常常有学生不听讲。可是他一点都不会责怪,反而责怪自己没有做好。他对学生鞠躬,表示歉意。
有个别学生,被留下来,单独交流。学生听了他的道歉之后,心里特别难受,因此积极改变自己,变成好学生。
我相信,不管过了多少年,一个好老师的形象,都会被随时想起。
善良的人汇聚在一起,感情可以互通有无。并且感情的温度,可以让冰冷的心,得到滋养。
作曲家柴可夫斯基说:“不是血肉的联系,而是情感和精神的相通,使一个人有权利去援助另一个人。”
因为爱你,所以帮助你。有了这份情愫,那么夫妻会白头到老,父子能互相理解,陌生人也会得到祝福。
06
唯有善良,才能养护你的一生,养护人生的每一个细节。
养生,不是保养身体那么简单,而是一生都幸福,结局很美满;周围的人都很和蔼,社会大家庭很繁荣。
正如《申鉴·政体》里说的:“帝耕籍田,后桑蚕宫,国无游民,野无荒业,财不虚用,力不妄加,以周民事,是谓养生。”
和善良的人在一起,谁都不会伤害你,就是保护你。
和善良的人在一起,你的善良,一定会被温柔以待。
和善良的人在一起,三冬暖,春不寒,四季皆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