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四天的学习分享,摘录如下
曹宇红:
首先,反思过程是邀请“更多的声音”,也就是让更多的人把“内在的历程”流露出来;同时,尊重不同的声音,因为他们会带来更多的视角,构建一个更大的画面,甚至是一段更长的历程。
其次,我突然顿悟到的是安娜老师后面讲到的毕加索的那幅画——格尔尼塔(老师告诉我,那幅画珍藏在西班牙马德里一个博物馆、单独的一个房间里),讲述的是二战时,西班牙那个城市发生的一次大规模屠杀。从那些支离破碎的、外人看起来不知所云的部分里,毕加索表达的是对二战时纳粹沉痛的控诉。
由此可见:
1、你不明白的、似乎没有关联的各个部分,对于某个人来讲,或许有深刻的意义。
2,真实地呈现出不同的片段、不同的视角,即便一时间大家都不明白其中的关联、背后的意义,但是,耐心探索一段时间,或者向后“让出一个空间”来,从更大的视野去看,一定会有更加深邃和宏大的画面。
就像安娜老师语重心长的告诉我:尽可能的去包含更多的因素,更多的故事,或者社会和历史的因素(这在贺琳老师的“多视角探寻”中也是如此)。或许,这和彼得圣吉的“系统性思维”“U型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处——面对一个问题,从一个更大的系统去思考和探寻;不清晰,不理解时,不要急于下判断,“悬挂问题”。
3,或许,有人习惯于看和谐的风景画(老师呈现的),有人擅长于现代派抽象画,有人喜好中国唯美、留白的山水画,其实每一种画风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美,都是从不同的视角去呈现这个世界的独特。
我是一个比较执着的家伙,记得当年去荷兰时,只看伦勃朗那一派的画作,对梵高的现代派一点都不感冒。在人际沟通中,我也倾向于“联结”那些思维逻辑性强,语言简洁,行动力快,或者温暖而有深度的人。哈哈,我觉察,自己边界定的太清晰,也过于狭窄,所以能够相遇的宽度和多样性就会受限。
反思团队中需要一些质疑的因素,正如后现代合作对话的基本假设之一:质疑是反思的起点。我好像昨天扮演了这样的质疑因素,我蛮享受这样的过程,也从质疑中有了非常大的收获。
课间,当我向安娜老师表达感谢时,她跟我说:“今天早上我感受到了你急迫而清晰的期待,抱歉,因为时间有限,今天无法满足你两个demo的期待。而你关于毕加索那幅画的提问,也让我们有了新的视角。”我很感动地说:从您那一幅画的描述里,我收获到了更多,而且是非常惊喜的意外收获
反思,体现在不同的层面:觉察自己,分享感受和发现,提出困惑和质疑,描述自己和这个团体的历程,或者,带着混乱和未知,好奇和相信,不断向前探寻.......这些多元化的、不同层次的声音,都是独特的碰撞,都是美妙的合作。
非常关键是,我们要有一个足够大的容器、足够大的视野和“笃定的相信”!!
贺琳老师(真诚地表达自己的mistakes,那么认真而细致),安娜老师的认真对待、缓缓回应,稳定的状态,我从中深切地感受到了“合作对话者”与“反思者”的能量——宁静,开放,真诚,谦逊。感恩,和老师们在一起三天。
昨天,我有些原型暴露了,又变成了一只急驶的虎鲸:露出牙齿,啃了一下“买咖啡的海珊瑚”!
早晨,我焦虑,我愤怒;看完安老师的案例,有些失望下午,成了懒羊羊。当分享各组的“知识生成”时,我实在憋不住了,失望中冒出了一些质疑:关于反思历程的界限、目标和毕加索画......于是,触底反弹,安娜老师简约而生动的分享让我瞬间顿悟。
相信,在各种碎片中总会浮现出一些意义;在茫然时,也请带着这份相信,继续前行,寻找意义......
不同的声音会产生许多“边界”。所以,邀请和尊重不同的声音。
在边界的那边:会有你的理解、你的担心、你的困惑,你对于我的问题的回应......
在边界的这边:有我的尝试、我的好奇、我的提问,我的相信......
合作对话,就在不同的边界处产生。
反思历程,就在不同的团队成员相遇中发生,在不同的声音里发酵,组成了一个谁也想象不到的魔幻世界[调皮][得意]
“微细习情起灭彰于静慧,差别法义罗列观于空心”————圭峰宗密
惯性的对人的影响,在于其幽微难测和不由自主,在寂静的状态中(比如两位老师和大家共营造的场域中)升起观照,使得对惯性的跳脱、超越,有了新的可能。
在来参会的路上反思和感受昨天的过程。一直在想昨天安娜做了什么,怎样去共同创建一个反思团队,进行反思过程。她好像主要就是在掌握过程。而又有好多细节。如,尽量多的去邀请每一个哪怕微弱的声音;强调听歌说的转换;自始至终的平和淡定;强调并尊重每一个边界,认可多元的意义;尊重在边界相遇(meet)中创造的新意义;强调我们不同的边界,每个人的边界都不是非此即彼,不完全是悖论的,可以照顾交融的等等。好像在人们与自己不断的相遇和碰撞中,我们共同创造了集体的意义。好像在简单的过程中,看到了反思团队的几个假设。这可能正是反思团队的样子。当然还不止这些。
4天学习下来,平和的氛围里有激动。1。如何脱掉自己“专家”的外衣,帮别人穿上属于他自己“专家”的外衣,其实挺难的。[白眼]2。之所以我们委屈迷茫困惑,也是自认为用自己是专家的方法绑架地自己和他人走不下去了,却依然在走。[白眼]3。合作对话和反思团队,给我最大的启发是,元素新组合。(我最初是学广告学的,我最认同的创意的定义是旧元素新组合,但我发现其实合作对话和反思团队不光是旧元素新组合还包括了不知元素与已知元素的新组合。这两个理论在我归纳来是:创意对话和创意过程。还想说一点,创意头脑风暴的原则是不批评)[白眼]4。技好学,人难做。(老师一再强调他们是没有配方的,我却觉得我们很多时候似乎从始至终一直想要配方,其实配方就在流淌的时间中自己的手里,可我也很理解我们有的这种饥渴是源于生命、教育、陪伴一切是不可逆的,错过了就流走了,正如那位妈妈急于想知道如何陪伴还有一个月高考的儿子,那其实我想对那位老师说,您抽出4天时间来学合作对话就加速了你对孩子良好陪伴的转换方式。你已经与来时不一样了。假如真的很容易存在“团灭”的话,我们赶紧暂停一下,再读一下贺琳老师或安娜老师的观点,或假设如果是她们会如何做。)[白眼]5。慢慢来,多多学,小目标,大改变。(安娜老师之所以能够看到冲突质疑却依然安稳,我猜是她见过读过经历过更猛烈的,用我们的老话讲就是,当你走过的桥比别人走过的路还多时就更从容智慧了。)[白眼]6。把语言权杖交出去时,我们自己要全然的放心放下,相信总有意外的收获,假如虽然交出语言权杖却不全然地聆听很容易听不到很重要的那一点。[白眼]7。太多的好奇是不是有时会成为负累或跑偏的可能,我理解的好奇应该围绕对方的期待走。我们对自己的好奇也应该有主线,时间真的是有限的,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我感觉自己不可能分成好多个小人儿同时走在去往罗马的路上。[白眼]8。不合作也是一种对话。(当我们看到很不同时,我们真的可以选择远远看着就好。用各自隔离一些的存在映衬各自的美好。用不合作的对话合作对话,反而形不成没必要的干预与用力后的挫伤。)拙见略长,不好意思,打扰各位老师的手机了,期待回应。
1。如何脱掉自己“专家”的外衣,帮别人穿上属于他自己“专家”的外衣,其实挺难的。[白眼] 是很不容易,但是有了觉察,一点点尝试,总会越来越有状态的。相信他人[玫瑰][玫瑰],相信自己[愉快]
3,合作对话和反思团队,给我最大的启发是,元素新组合。(合作对话和反思团队不光是旧元素新组合,还包括了不知元素与已知元素的新组合。这两个理论在我归纳来是:创意对话和创意过程。还想说一点,创意头脑风暴的原则是不批评)[白眼]
4。技好学,人难做。
5。慢慢来,多多学,小目标,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