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州的自杀让我想起了N年前贵州毕节四名留守儿童的自杀,放弃自己的背后是生无可恋,这世界上本应最亲最爱他的人抛弃了他……
肖申克的救赎、老人与海抑或是《活着》的富贵,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顽强。
脆弱&顽强,巨大的反差,这背后究竟是什么?脆弱有脆弱的理由,顽强有顽强的背书。
刘学州在寻亲之前不可谓不苦,甚至可以说黑暗,四岁时养父母意外去世、被霸凌、被性侵。以上任何一件事摊上谁,都有可能被摧毁,然而刘学州没有,说明其足够顽强。这背后支撑他的或许是人间还有爱(有人收留他)抑或尚存希望(找到亲生父母)。
假定刘学州没有那么快找到父母,或许寻找亲生父母这样一种希望,可以支撑他活一辈子。就像有些父母为了寻找丢失的孩子执着坚定不放弃。
命运是如此不公!寻亲成了刘学州的一场噩梦:发现自己当年是被父母卖掉的,接着被母亲拉黑,一些网民的口诛笔伐……
刘学州说:“想做个普通小孩!”小小的愿望竟然成了奢望!
现实却狠狠地抽了他一耳光!关键是抽他耳光的不是别人,是亲生父母!所以才会如此绝望!
回看《活着》的富贵,早年的经历和刘学州迥然不同,我以为被爱滋养的富贵奠定其人生底色,最为感动的是电影中富贵对着几近绝望的春生的背影说了一句:“你得给我好好活着,记住,你欠了我一条命!”当时直接泪目!春生害得富贵失去了儿子,在春生想轻生的时候,富贵没有记仇,却鼓励春生活下去。
有爱滋养长大的富贵不但能爱自己(顽强活下去)还能爱他人,没有被爱滋养的生命,生无可恋,死得决绝!十四年的苦难摧毁不了他,父母的无情瞬间掐死他……
愿天堂里没有绝情的父母!
愿世间充满爱!
刘启辉,青岛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副教授,先后出版畅销书《其实你不懂孩子》《学习好其实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