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点事就哭!一点挫折都受不了!”
“你就当是社会给你上的课,你还要感谢他呢!”
“遇到那么点事就跳楼,肯定是小时候家里没教过怎么面对挫折!”
“你以后会见到比他还恶心一百倍的人,现在受不了,以后怎么办?”
我相信上面的这些话可能大家都或多或少地听过,成为家长的朋友可能还曾经说过。挫折教育一直以来被很多家长奉为教育真理,小的时候不经历挫折长大了怎么面对社会上更大的挫折?
但是真的应该感谢挫折或者社会的不公吗?
感谢挫折和不公无异于在人的脑海中潜移默化地灌输一个观念:挫折和不公是人生乃至社会的常态。这样的消极处事观给孩子带来的究竟是所谓的强大还是看透一切甚至厌倦一切的情感,更加可怕的是如果孩子接受了这个观念,即使他并不是社会不公的受害者,只是作为旁观者容忍社会的不公就已经成为施害者的帮凶,假如有一天他们成为了社会的掌权者,那么我们又怎么能指望认为社会不公为常态的人去改变这个坏了的社会呢?那么不公就将永远存在。
我们究竟在培养什么样的情况人?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或者是一个真正能对社会有用的人?
你或许说,对待社会的不公,只有一个人拍案而起是没有意义的,只是无谓的牺牲。可是之所以不会有群情激愤真是因为从小我们就被灌输了忍的思想,不要做那个出头鸟,要随大流,要借着制度牟利!
成年人的世界中的挫折是残酷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其残酷程度远远不是孩子能够承受的,为什么总是在催促孩子的身心成长呢?这样过快的心理成长可能对孩子的性格和人格都带来无可修复的伤害。
人的一生很长,让孩子慢慢长大。人的一生很长,忍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