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摩根写给儿子的32封信》中,这位商业巨匠引用了孔子的这样一句话“不要与比你差的人交朋友”,用以告诫儿子约翰选择朋友需要秉持的态度。
按理说,伟大的思想家说的话,我不该怀疑或者产生其他不同的想法,但面对这个观点,我实在不敢就这么应付了事,留给自己怅然,思来想去,还是觉得该拿出来说一说,毕竟,像我这样“差”的人也是需要优质朋友的。
我不明白大思想家口中这个“差”字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外表、人品、思想、能力、资质,这些或许都有可能,但也许,仅仅是一种综合的评价,就是认为这个人差,单纯的第六感。
但辩证法教会我们,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民族总不会全都一无是处,全身上下没有一处闪光点,每个人都有值得其他人学习的特质和优点,这在上帝创造每一个生命时已经考虑周全。
小时候,爱看的武侠电视剧总免不了江湖恩怨、儿女情长的俗套剧情,但曾经年少的我们总会认为影片中的主人翁快意恩仇、惩恶扬善,不经意也会被感染上豪情万丈、笑傲江湖的豪迈情节,这就是“好”而不是“差”吗?
其实不尽然,心中有狭义固然很好,但你草菅人命时有没有考虑过,你刀下的亡魂可能还有妻儿老小需要照顾、等着他带回食物,他也只是因为一时生活所迫暂时变成了一个小偷,可你任何机会都不给,快意斩乱麻,又给他的身边人留下多少伤痛。这种行径算不算除暴安良,毕竟他没有害人,只是为了照顾自己至亲至近的妻儿父母。
为家族复仇的英雄儿女,当你血洗一个府邸上百条生命时,是否又曾想到,这其中有多少人,甚至都不知道你们之间的恩恩怨怨,就平白无故的丢掉了性命。这种冤冤相报又如何解读,这种导向又算不算得上仁义,值得我们反思。
印象中有这样一件事情,不记得是新闻还是电影,一个好心的女人收养了一群无家可归的孩子,可随着孩子的长大和增多,自己越来越力不从心,无奈之下,只得行窃为生。这样一位女子,是好还是坏,我们究竟应该怎样界定。
我觉得,世界上没有什么人可以被定义为“差”,我们大多数人都应该被称作 “某方面有缺陷的人”,因为即便是手握数十条人命的杀人狂魔,在面对自己的妻儿父母时,也会显得温情脉脉、善意缱绻。
当然,毕竟现在已经到了公元21世纪,也许古时确有被认为“差”的人存在也不一定,但即便这个定义成立,难道他们就因一时的糊涂从此与更加优质的生活失之交臂吗?
孔子还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天生的恶人少而又少,任何一个人的品行大多由后天塑造形成,是好还是坏,环境的影响很重要,这也应该是孔子让大家不要与较差的人交朋友的原因,担心好人被影响了。
可对于那些“差”的人来说,并非一生下来就是“差”的,只是因为受成长环境和各种因素的影响,阴差阳错的走上一条弯路,可这不代表这样的人群不具有追求高尚和美德的权利。
本来就“差”的人,如果失去了与优质人群交朋友的机会,围绕在身边的也只能是一群和自己差不多的个体,这样的一群人聚集在一起,成长进步的可能性不是微乎其微吗?
试想一下,如果你的孩子,小时候因为溺爱或者冷落,变成了一个有着严重性格缺陷的小孩,作为父母的难道不想他能迷途知返吗?而这时,如果没有人愿意与其做朋友,没有家长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跟他交往,那么他从阴影中走出来的希望应该就很小了吧。
我们这个社会,本就是人与人相互帮助、相互扶持的社会,你拉我一把、我帮你一下,才成就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传统美德,作为一个有着优质品德、超强能力的“好”人,难道就应该在这太平盛世下独善其身,弃置那些处于低谷的人不闻不问,任由其自由发展吗。如果仅仅活在自己的“理想国”,那他又怎么算得上是一个好人。
大学期间,有个同学因为学业压力产生了轻度抑郁,不爱说话、喜欢独处、不苟言笑、难以入睡,没事的时候还喜欢做出一些令人吃惊的举动,接受了一段时间治疗依然没有好转。无奈之下只得让他再度返回学校,希望用同学间的友谊慢慢感染他。
想一想,他这种情绪无疑只会给我们同宿舍的其他7个人负面影响,在当时的条件下应该算得上孔子口中的“差”了吧,再想一想,我们同寝室的其他人如果当年遵循了大思想家的遗志,放弃了他、疏远了他、孤立了他,我想他也不会像今天这样再度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笑容。
与什么样的人交朋友,没有现成的公式,顶多相同性格的群体之间更容易被彼此吸引而已。
但因为我们都很容易被感染、被带动,让品行兼优的人群带动德行稍差的人群,让好人跟不好的人交朋友,从构建一个和谐社会出发,岂不是更好吗?
(文章写成于2018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