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这本《书写自愈力》之前,我只听说过借助芳香、音乐、阅读和运动等外力来治愈心情。读过这本书,我才知道原来我们原本就拥有自愈力(自己疗愈自己的能力),而且通过自由书写就能实现自愈。这真的是太神奇了!
本书作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周丽瑗博士将心理学方法和自由书写结合,总结并亲测出一套科学的、专业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帮助我们梳理纷杂的情绪,唤醒自愈的本能。那么,什么是自由书写?它与疗愈有着怎样的关联?我们该如何开始自由书写?
接下来,我结合自己的理解,从三个角度(是什么、为什么以及怎么做)来分享自由书写的三个阶段:觉察、发现和疗愈。
第一阶段:觉察
1. 觉察什么?
日常生活中,自己的自动思维模式以及各种不舒服的想法、情绪和身体感受。
2. 为什么需要觉察?
觉察是疗愈的第一步。当我们把情绪和产生情绪的事件细致地书写出来后,我们会发觉情绪浓度降低了不少,情绪得到了暂时的缓解,我们的内心重新获得了平和。这类似于向朋友倾诉的效果。
3. 如何觉察?
本书作者推荐我们运用ABC理论和自我追问法来精准记录自己的自动思维。通过详细地描述事件和相关感受,让我们可以将无以名状的情绪形象化、可视化。
这里所说的自由书写,不同于规范的写作或者是流水账式的日记,它是一个与自己坦诚相见的过程。在放松的状态下,我们真实客观地记录自己的第一念头并任由它自由流淌直到无事可写才停笔。在这个过程中,不要修改、删除和评判,同时尽量不给自己设限,比如什么时候写、写多长时间多少字数等。
第二阶段:发现
1. 发现什么?
从书写的内容里梳理出反复出现的想法、情绪和身体感受,然后总结其产生的规律和原因,从而找到自己的核心情绪,并在之后的生活中多次验证和确认这些核心情绪的确存在。
2. 为什么需要发现?
觉察并书写出让我们不舒服的想法、情绪和感受,这只是治标不治本,并未达到真正的疗愈。如果只停留在觉察阶段,不继续深入探索,那么那些困扰我们的想法、情绪和感受还会不断地出现,让我们深陷其中。
但精准地发现自己的核心情绪是达到真正的疗愈的必要过程。这就好比,人们生病时去医院找医生做各种检查以确保找到真正病因,然后对症下药,治愈它。
3. 如何发现?
运用变化三角模型辨识和确认自己的核心情绪,在回忆中联结自己,在充分理解自己的核心情绪后,把它转化成积极的情绪。
第三阶段:疗愈
1. 疗愈什么?
疗愈核心情绪以及隐藏在核心情绪下的更深层的情绪创伤,它可能根植于一场未完结的告别、父母的挫折教育或是某些不合理的信念。
2. 为什么要疗愈?
真正影响着我们日常生活的核心情绪其实都源自曾经的情绪创伤,所以疗愈的根本在于我们一定要回到那个情绪创伤的原点,直面这个原点事件和它产生的相关感受,正视它给我们带来了伤害和深远的影响。只有经过这个过程,我们才可能开始远离它,重新出发。
3. 如何疗愈?
先通过书写来释放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核心情绪,然后回顾过往经历找到情绪创伤,接着详细书写造成情绪创伤的原点事件,从而完成自我理解和自我同情,这个过程会让自己感到放松和温暖。
而后,从情绪继承这个角度,利用家谱图,在与父母、家族对话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自己和父母并找寻自己的内在价值或人生意义,从而实现自我成长,完成疗愈的整个过程。
简单说,疗愈的过程就是在书写过程中打开心结、卸下情绪负担、轻装上阵,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前行。
愿我们都能用书写通往自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