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活水造新景,立魂为韵润师生!
汝阳县蔡店乡中心学校 刘向阳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良好的学校文化环境对师生起着巨大的潜移默化作用,朱永新教授在《用文化为学校立魂》一文中指出,学校文化要防止出现物表化:只是一些建筑图案、图案,没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教育底蕴;要防止出现文本化:建立了很多停留在文本层面的规章制度,没有真正成为规范学校成员行为的动力;要防止出现标语化:标语只是挂在墙上、印在宣传册上,没有成为师生自觉的追求。朱永新教授强调文化是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是学校的灵魂。有文化自觉的学校,会清晰地意识到自己该秉承什么,用什么样的理念影响师生生活,因而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的生命在学校中得到舒展、成长的文化,让普通人的潜力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张扬。
学校文化是“以文化人的教育场所”,构思和设计学校文化时,既要有“育人”的战略思维格局,又要有“引领”的战术手段考量,展现在师生面前的文化布置要清晰明了、目的明确,引领师生理念认同、思想认同、行动认同,总体上要有弘扬传统文化、传递文明、发扬美德、积极向上的大文化格局,不需要多么复杂、多么高大上,文化是直观的、反映出来的学校办学思想、价值理念、育人方向的学校之魂是厚重的,学校文化显示出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思想。朱镕基总理为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题写了“不做假账”作为校训,短短几个字,蕴含了国家领导人对于办学要求、育人方向和职业道德的殷殷期望,让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蔡店乡中心校的会议室把“会而必议、议而必决、决而必行、行而必果”作为会议室文化张贴在显要位置,时刻提醒大家要养成未雨绸缪、民主集中、掷地有声、水落石出的决策力和执行力效果。
学校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的第二课堂,从学校文化中激发全体师生的集体意识、集体荣誉感、责任意识、民主意识、主人翁意识、创新意识、勤奋进取、自律意识、纪律观念和积极乐观的态度,弘扬正能量,形成师生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团队意识。师生从古圣先贤、先进的人物事迹和模范典型当中见贤思齐寻找学习民族大义、坚定的毅力、寻找上进的动力和源泉,培养家国情怀。
学校文化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实际,不要一味追求高大上、华丽,有的的小学借鉴大学的校训作为学校文化,学生其实难以理解和接受,曾经有好几所学校的校长在选定学校文化内容,我都推荐把毛主席讲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作为学校文化使用,简单明了,催人上进。
朱永新教授说学校文化建设最关键的东西在于使命、愿景、价值观,三者决定了学校文化的根本。我们在制定学校文化时,无论是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指示牌、告示牌、公告栏、标语、文化墙、校徽、校旗、走廊文化、教室文化、会议室文化、食堂文化等等,从这些文化当中要体现出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念、学校清晰的育人方向、直观的引领方式、发人深省的启迪思考,希望我们在做学校文化时要集思广益、多方考虑,文化是直观的外在表现,立魂是内在的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