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调侃,不知道是不是春天到了,油菜花开的缘故,有的学生表现异常亢奋。
有个小同学,个子小,从他的文章里看来,人比较自卑,父母给他的关爱不够多,生活在一个充满矛盾的,不开心的家庭环境中。奶奶经常唠唠叨叨骂他,爸爸又经常不说话,是个“闷葫芦”,爸爸妈妈之间还要闹点矛盾,想想就不那么开心。
从他文章里看,他能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绪,都是逻辑正常的。但是,生活中,却是经常会用头去撞墙,撞桌子,并有自残的举动。有时候,动不动就用左右手轮番掌掴自己的脸。让同班同学见了,心里害怕。有时候,自己会躲到哪里去也不知道,让老师东找西找,整个班老师处于恐惧之中。
今天,他妈妈被约见老师,分析了他的现状,已经同意带他上三甲医院看看“精神科”,能检测一下会心里有底。心理辅导指导老师叶老师给出了她的建议,我觉得还是很有用的。她这样说:
我市没有“精神卫生中心”,上海有,却不太方便。现在暂时等待他妈妈带去看来。我还不知道要不要把他作为“高危学生”,上报给市教科所管心理健康的厉老师。
很遗憾,我们许多老师考出了心理健康c证,却无法给孩子们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我也很苦恼,学校有“沙盘游戏”设备,但没人懂得该怎么使用。自己上网自学了一点,却不敢拿来对孩子进行心理辅导。
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虽然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但都是形式为主,对学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帮助。心理检测软件也花重金买了,也测试了,但是没有专业心理辅导老师,照样没有起任何作用。
其实现在的孩子压力很大,厌学的,自残的,暴躁的,易怒的,自卑的,孤独的,焦虑的,抑郁的,说谎的,仇视的,形形色色,程度轻重不同而已。
当然,校园里,开心的,美丽的,优雅的,温馨的,自信的,乐观的,开朗的,热情的,爱笑的少男少女还是主流。
学生有心理方面的疾病,多半也是家庭教育引起的,家庭环境的影响是根源。
所以,未来开办“家长学校”刻不容缓,只有把家长教育好了,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健康的孩子,成为国家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