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滑走了,恭喜你发现了宝藏!
不断的有高一、高二家长私信殷老师:孩子的高中物理成绩为什么会忽高忽低。
各位高中家长您家孩子是否也有这种情况,高中物理成绩总是飘忽不定。
在这殷老师总结3点,来详细说一说这件事。
1、基础知识不扎实
当孩子第一章学得好,那成绩肯定是不错的。当第二章没有学好,那成绩就自然下来了。
再比如高中物理一般会涉猎多个公式进行计算,当有一个公式你没有掌握好,最后的计算结果就是错误的。
就像我常说的,高中物理是一个“半文半理”的学科,
想让成绩稳定首先就需要把物理的概念、公式都记在脑子里。
那对应的标准就是:全、精、细。
随时问随时都能一字不差的背诵下来。
2、理解的不够深,没有题型概念
家长经常会发现,很多题稍加改动,在考试的时候孩子就不得分了。或者稍微增加点难度就又不会了。
孩子在面对试题的时候不够灵活,做不到举一反三。
那题型是什么?
题型就是不同题目的解题逻辑。
比如牛二的解题逻辑可以用5个字概括:研(研究对象)→受(受力分析)→合(求合力)→加(求加速度)→运(求运动学)
再比如:解决力的平衡问题,其实就3步:
1.确定研究对象→2.受力分析→3.力的处理
这就像我们讲课是教给你一块一块的乐高积木,但是高考考的就是如何把它们拼成变形金刚。
当你没有说明书,你怎么能又快又准的拼上呢?
而我的高一、高二的体系课中既包含了系统知识点讲解同时也有各类题型的总结
3、学习情绪化
我想很多家长都会见到这类孩子:
从今天开始我就要努力学习了
这次考试我肯定能考好
……
总是表现出激情四射,但是一遇到点困难就打退堂鼓了,消极如冰!!!
这个时候一定要让孩子确定一个大目标,对高考有一个明确而坚定的目标。
要让孩子学习不是为父母、老师学习的,而是为了他们所定下的目标而学习的。
目标才是长远的动力。
最后给家长一个建议:在态度上看待孩子的考试成绩不要指盯着分,分数并不能代表一切,需要看分数背后的问题。一定要让孩子知道究竟是哪类知识点不会,这样孩子才会有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