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创新媒体BottleDream在5月20日全天,举办了创变者大会第二季“瓶行宇宙”,联合“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以#不浪费,好好爱#为主题,倡议大家不浪费。
“瓶行宇宙”请来了诸多用社会创新的方式变废为宝的“创变者”(change maker)们出席与演讲。
参与演讲的还有《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吃对我并不是件特别重要的事,于是,对于这位名导的演讲,我没有什么兴奋和期待。
却不料,他真是最懂得挑逗全国人民味蕾的陈晓卿,听完他谈吃,我想就算不是吃货也会如我般对他路转粉吧。
▼
陈晓卿是最后一位演讲嘉宾。这位相貌憨厚略显富态的中年男人一上台就表达了大会中午吃的那顿素食“剩食趴”的寡淡,谈起了主食在中国不可或缺的地位。
对比中外菜谱,外国不管头盘、汤还是甜品,都围绕主菜展开,而中国无主食不欢,不论什么菜都是为主食服务的。他一位热爱主食的朋友甚至表白:一切不能拌饭的菜都是耍流氓。
陈晓卿含着笑,一副好脾气的样子,语调平淡慢条斯理不疾不徐地说着,可是全场观众全都被他惹得忍俊不禁,爆出笑声来。
中国人热爱主食的原因大概是因为每隔70年一次的饥荒使得担心食物的匮乏写在了基因里。
别人有茶道,我们有“下水”道。像夫妻肺片。然后他娓娓道来中国人是怎么不厌其烦地一层层剥离出黄喉、毛肚,配上八米高巨幕的食物图片,你简直能听到观众咽口水的声音。
他上了一个生僻字——蕹[wèng],那是“空心菜”,谈起各种吃法,又是各式巨型美食图片,极尽挑逗之能事。
最好吃的食物在家里,食物连系着亲情。他谈到小时候鱼肉是多么稀罕,长大了鱼头才是美味,谈到他对鱼头的盛赞和母亲的失落。
陈晓卿总结,“吃”这件事,重要的无非三点:食材、工艺、人。“人”是最重要的,人里包括的“爱”和“亲情”才是吃的要义。
难怪陈晓卿能做出这样风靡的节目,他懂,他爱,他的“吃”里联结着深厚的情感,唯有情能动人动心,我也被他深深折服了。
陈晓卿最后送给我们:
广厦千间,夜眠仅需六尺
家财万贯,日食不过三餐
▼
以我笔力之匮乏,实在无法细述陈晓卿讲“吃”的精妙与精彩,有的地方因为记忆不完整也可能写得不尽正确。
好在陈晓卿出了一本《至味在人间》,将他十年写“吃”的文字结集,各位看官可以从中更深入地了解陈晓卿其人、其嗜“吃”、其幽默。
【本文由“Amy蕾账号”发布,2017年0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