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芝加哥以半径二小时车程画圈,找一处一日往返休闲懒散的去处,那么位于城西北远郊的日内瓦湖市应该是许多人的不二选择。
日内瓦湖市(Lake Geneva)位于威斯康辛州,与伊利诺州交界处不到二十英里。
与其他许多拥有欧陆城市名的小镇一样,她也有个地道欧洲名字,而因叫类似名字的实在太多,也为了有别于它,于是只好在"日内瓦"前加个"湖",以正视听。
不过八千人口的小镇,每年却吸引着数以十万计的游客到访,因此,与其说是个镇,不如说这里就是一个不小的度假村。
这么多次的造访,也仍是对小镇市中心的main街心有独钟。
所谓市中心,也就是以MAIN街为轴,十字交叉的五四百米不到的街区。
如果完全没有计划,则是索性不要安排的懒散一天,爱几点起床几点起床,起来一杯香浓本地咖啡,不要留恋酒店,在洒满阳光的小街上任何一处,坐下来慢慢品味,把小镇从里到外的打量一下,做一回小镇居民,对所有过路行人报以微笑问候。
MAIN街紧邻日内瓦湖,尽头是小码头,也算上是一个街心花园。人们偶尔垂钓,偶尔驻足看着尽管很深,但依然清澈见底的湖水,可以发愣半天。一个小姑娘在妈妈身边坐在码头木桥上,脚垂在空中,看着自己水中的倒影做着鬼脸。
街上店铺林立,游客如织。
铺面看上去倒都不大,但门脸儿设计都精心打造,别具匠心。每个店铺门口都在有限不大的窗台、门栏外一点小地方种植点缀着花草,这一点到像极了真的日内瓦。当年漫步在日内瓦街上也对这些个小迷你花台印象深刻。
商铺主要是小手工艺品店,旅游用品店,小花店,小咖啡馆,小酒吧,小餐厅,小甜点铺儿,小服装店,小画廊等等,路人或购物,或慵懒的坐在椅子上看着过往行人,或全家吃着雪糕,或为自己挑选着纪念品,或遛着小狗,或在开放式咖啡店外喝着咖啡摆弄手机,或与三几朋友神侃,或吃着自己家吃不着做不来的特色小吃,或二人勾肩搭背的自拍,或像我一样对着街景的各个角落拍照。。。不用飞到欧洲,想要的感觉,这里便都有了。
街心,以往总能碰到哈雷族,纹着身,裹着头巾,抽着雪茄路边聊着,哈雷摩托一排停放着,总能吸引到不少人驻足欣赏留影。同行老姐问道,怎么骑哈雷的总是年纪挺大的?问的好。接着儿子在旁问道,这种车贵么,果然问到要害。便宜的都要一、两万美元,贵的远比汽车还要贵得多。想招摇过市,当然还是要有经济基础的。
到访日内瓦湖一个不可错过的节目是乘小游艇欣赏这个九英里长的威斯康辛第二深湖泊及沿岸美景。我们此行因尚未到盛夏,快艇出湖还嫌早了点。这里豪宅毗邻,造型各异。
而其中最大一栋豪宅,便是本地富豪150年前在芝加哥大火后从事房地产掘得的第一桶金后于上世纪初所建。 看来不论中外古今,房地产业都属捞金快捷,大家趋之若鹜的行业。
记得再上一次到访,就有朋友感概,我就想一直住在这样的小镇,多悠闲,安静。这样的感概不时都会听到。其实,真的住下,不出三、五天,估计就想离开了。喜欢这里是因为平时见得少、难得的安静和整天身边太多的对着喧嚣,当偶尔成了周而复始的常态,未必仍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呢。
尽管如老姐所说,这里是给老人退休呆的地方,看似宁静安逸、波澜不惊的地方似乎都适合退休,可是我们见到了更多的年轻人,开着敞篷车兜风、成群哈雷骑手、路边驻唱的歌手,显然让小镇泛起涟漪,增添了不少的魅力。
在离开小镇前,我们选择尝试这里一家不错的酸乳酪店,也就是自制雪糕酸奶的小店。自己选择口味,选料,草莓的,香草的,苹果的,巧克力的,再佐以各类小甜食,整个店甚至店外的街上都弥漫着诱人甜味。
一切都刚刚好,还是在最美好的印记下离开这里,再想来的时候再次到访吧,不会等到退休。
早点铺子
(2019-03-27 11:12:20)
到北京已经是傍晚,因为延误几个小时,晚餐已然变成了夜宵。朋友们都吃过了,就近在"凤凰汇"找了一家小馆,纯陪我聊着吃着。临了到隔壁据说永远排队,小年轻热捧的"喜茶"来了杯招牌,感受一下排队,感受一下年轻。
时差原因,零食,饮品,电视剧,手机,耗着夜色,直等着它的清晨-----所有城市最性感的时刻。
不到5点,微信那头的朋友已经醒了,于是就这么隔空聊起了北京,北京的四合院,聊起京味儿的剧。。原来时差反应可以这么着压缩到最小。
科技革命的伟大,其实穿透对生产力的变革,最终还是体现于对人们固有生活模式的革命性改变,我说的是网络,微信。
天色已在天际线露出鱼肚白,三月的北京清晨还是寒意孱孱。不过脑子里惦记着一玩热腾腾馄饨,两根油条再来杯豆浆,寒意只算葱花儿----少了还没劲了呢。
对北京小店儿早点的期待不亚于用脚丈量胡同,除了来的更实际,似乎也应该更容易。
从酒店出来,沿着凤凰环路大街北走,享受晨风扑面,听着白杨顶喜鹊鸣叫,三几个环卫工人在清扫街道,大院保安捧着值班记录与白班的交接,倆学生聊着疾步赶路,小菜市门口一辆送果菜的小货车在忙着卸车。
可是绕着凤凰城几乎一圈,居然没有看到一家早餐店。虽然三元桥一带不是老居民区,可不至于一家没有吧。想着走着就过天桥往清华附中,静安里一路学么着-----学生总得吃了早点上学吧。
还甭不服,愣是饶了半个静安东里也没有一家早点铺子。
拿着温热豆浆和包子从刚才压根儿没正眼看一下的7-11走出来,终于我相信,冒着炊烟的早点铺子估计已经像大多胡同一样,被改造和规划了。
微信那头,我跟朋友调侃,说,刚知道,北京人现如今不兴吃早点了。朋友特认真的反驳;当然吃啊,要么家里吃,要么回单位食堂吃。
那,家不在这儿,没有单位,单位没食堂的人咋办? 朋友;跟我这儿搬杠是吧?
这么说,倒真的不需要早点铺子了?!
早点铺子
(2019-03-27 11:12:20)
到北京已经是傍晚,因为延误几个小时,晚餐已然变成了夜宵。朋友们都吃过了,就近在"凤凰汇"找了一家小馆,纯陪我聊着吃着。临了到隔壁据说永远排队,小年轻热捧的"喜茶"来了杯招牌,感受一下排队,感受一下年轻。
时差原因,零食,饮品,电视剧,手机,耗着夜色,直等着它的清晨-----所有城市最性感的时刻。
不到5点,微信那头的朋友已经醒了,于是就这么隔空聊起了北京,北京的四合院,聊起京味儿的剧。。原来时差反应可以这么着压缩到最小。
科技革命的伟大,其实穿透对生产力的变革,最终还是体现于对人们固有生活模式的革命性改变,我说的是网络,微信。
天色已在天际线露出鱼肚白,三月的北京清晨还是寒意孱孱。不过脑子里惦记着一玩热腾腾馄饨,两根油条再来杯豆浆,寒意只算葱花儿----少了还没劲了呢。
对北京小店儿早点的期待不亚于用脚丈量胡同,除了来的更实际,似乎也应该更容易。
从酒店出来,沿着凤凰环路大街北走,享受晨风扑面,听着白杨顶喜鹊鸣叫,三几个环卫工人在清扫街道,大院保安捧着值班记录与白班的交接,倆学生聊着疾步赶路,小菜市门口一辆送果菜的小货车在忙着卸车。
可是绕着凤凰城几乎一圈,居然没有看到一家早餐店。虽然三元桥一带不是老居民区,可不至于一家没有吧。想着走着就过天桥往清华附中,静安里一路学么着-----学生总得吃了早点上学吧。
还甭不服,愣是饶了半个静安东里也没有一家早点铺子。
拿着温热豆浆和包子从刚才压根儿没正眼看一下的7-11走出来,终于我相信,冒着炊烟的早点铺子估计已经像大多胡同一样,被改造和规划了。
微信那头,我跟朋友调侃,说,刚知道,北京人现如今不兴吃早点了。朋友特认真的反驳;当然吃啊,要么家里吃,要么回单位食堂吃。
那,家不在这儿,没有单位,单位没食堂的人咋办? 朋友;跟我这儿搬杠是吧?
这么说,倒真的不需要早点铺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