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知儒 麦叔工作室作者
2月13日,有微博大v上传偶遇杨振宁夫妇的几张照片,引起诸多网友的围观。
只见98岁的杨振宁和小54岁的娇妻近照,翁帆眼里满满是爱,两人越来越有夫妻相了。
而时年44岁的翁帆则站在旁边,凝视着丈夫,带着微微的笑意,不时点头应和着丈夫的话。
她一脸素颜,落落大方,娴静温婉,分明是三十出头的模样。
将要离去时,杨教授往妻子方向伸出手,翁帆很自然地递过手,两掌相抵,十字紧扣。
有网友赞道:这是爱情最美好的样子。
十六年来,这个温馨的动作,常被媒体抓拍到,刊登出来,引来无数的舆论。
冷嘲热讽者有之,漠不关心者有之,诚心祝福者亦有之。
作为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华裔科学家,杨振宁被称为是继爱因斯坦和狄拉克之后,当代最重要的物理大师之一。
这样辉煌的成就,让他成为神坛上的传奇,为万千世人所称颂。
可是,就在2004年12月24日,当82岁的他迎娶了28岁的翁帆后,世人对他评价便总是褒贬不一。
01
在此之前,杨教授有过一段幸福美满的婚姻。
遗憾的是,他的发妻杜致礼,在2003年10月因病去世。
杜致礼是民国高级将领杜聿明的长女,从小受到严格教育,酷爱文学和音乐,深得蒋介石夫人宋美龄的喜爱。
1944年,杜致礼就读于国立西南联大附属中学,认识了时任数学老师的杨振宁,她的聪颖秀丽给杨振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年后,二人美国重逢,再见倾心,双双陷入热恋,并很快步入婚姻的殿堂,才子佳人成一时佳话。
婚后,他们育有三个孩子。
为了不干扰丈夫的科研工作,杜致礼除了上班,还要亲自接送孩子上下学。
平日里,她不单要包揽所有的家务,还要兼顾孩子的教育,十分辛苦。
她还常常陪丈夫探亲、访友、会见学生。
他们相爱甚笃,一起携手度过了53年的岁月。
有记者赞颂他们的婚姻:“一板一眼的科学家与纤细的文学心灵,度过了53年,是恰好的婚姻生活。”
而媒体则评价她是:“成功男人背后的伟大女人”。
杨振宁的第一场婚姻,是所有人眼中的“对的时间里的恰好相逢”,盛满赞誉。
可他的第二场婚姻,却饱受揶揄:十八新娘八十郎,白发苍苍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犁花压海棠。
没有人认为他们的婚姻会成功。
可杨教授却说:“我们的婚姻不会出问题,因为我们对彼此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也对彼此处理问题的方法有一些认识。”
早在2004年11月,杨振宁便把与翁帆订婚的消息,告知极少数的几位亲友。
他说:
“我发现现在已是一个成熟女人的翁帆,依然保有9年前的致礼和我特别欣赏的率真,没有心机而又体贴人意,勇敢好奇而又轻盈灵巧,生气勃勃而又可爱俏皮。”
他觉得,这样的翁帆是上帝恩赐给他的最后礼物,“给我苍老灵魂,一个重回青春的欣喜”。
他们的相爱不是偶然,但也没有什么蓄谋已久。
他们的第一次相识,是在1995年的暑假。
汕头大学召开首届世界华人物理学大会,翁帆被学校选中,负责接待杨振宁、杜致礼夫妇。清纯可爱的她深受科学家夫妇的喜爱。
此后多年,翁帆与杨振宁夫妇偶有书信往来。
在同学们眼中,翁帆性格善良单纯,重感情。
她出身富裕,却为人谦和,从不追逐金钱与名利。
大学毕业后的翁帆,在汕头一家企业工作了一个多月后,便为爱情辞职远上深圳。
她在深圳工作了3年,并与心上人迈入婚姻的殿堂。
只是,这段爱情很快让她失望了。
她在婚姻里遭遇了家暴,最后果断离婚。
恢复单身的翁帆没有消沉太久,她重新拿起课本,并如愿考进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系硕士班。
02
2004年2月,翁帆寄信到美国给杨振宁。信件几经辗转,方来到已身在香港的杨振宁的手上。
恰好,杨振宁有事要到中山大学,便约翁帆到中大相见。
当时的杨振宁教授精神矍铄,身体健朗,说话、思维和行动都清晰敏捷,跟八九年前的状态一般无二,让翁帆大感震惊。
而翁帆在杨教授面前,并没有理科学生对学术泰斗的拘谨,言语举止很轻松随意,让杨振宁眼前一亮。
此后,两人经常有邮件往来。
翁帆钟爱英文诗歌,常会翻译或者自创一些英文诗歌传给杨振宁教授,向他征求意见。
杨振宁会把修改过后的诗歌再发回给翁帆,并指引她去看某些作者的诗歌作品。
知识是神秘而性感的,它的浩如烟海总会让人沉醉不已。
徜徉在文学的海洋里,两人都对彼此有了新的认识。
青春活泼的翁帆,让杨振宁心生欢喜。
而学识渊博,谈吐不凡的杨振宁也让翁帆崇拜迷恋。
同年5月,杨振宁邀翁帆去香港的石奥村游玩。
靡靡的细雨让怒绽的凤凰花愈显娇艳,这样的美景让两人心生愉悦,留恋忘返。
在通过一段很陡的路时,为防摔倒,两人很自然地拉起手。
这一拉,让彼此都明白了自己的心意。
随后,杨振宁约翁帆到他在清华大学的住所“归根居”作客。
生活中的杨振宁儒雅随和,他会细心地交待保姆做一些翁帆喜欢吃的菜式。
他在饮食上十分传统。多年的旅美生活,没有让杨振宁的生活方式西化,他喜欢吃淮扬菜,喝红茶。
这样的杨振宁让翁帆倍感温馨。
都说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漂亮的灵魂远比漂亮的脸蛋要引人注目。
虽然杨教授在岁数上已经年老,但他在精神上却是年轻活泼的,这样的杨振宁让翁帆着迷。
也正如她所言:
“一个女人,假如她崇拜一个男人的话,然后假如这个男人又喜欢她或爱她,其实她很容易爱上这个男人的。”
此后,两人多次相携出外游玩。
54岁的年龄差并没有在他们中间生出深沟巨壑,默契的交流让两个率性的灵魂愈靠愈近。
杨振宁知道翁帆喜欢拍照,特地送给她一台松下数码相机。
这台相机,记下了这对忘年情侣的许多足迹:
有蓝天白云下的相对笑语,也有沙滩边上的牵手前行;
有攀山越阶时的彼此相扶,也有椰林小道间骑双人自行车的快乐穿行……
经过多次的愉快相处,杨振宁觉得两人的感情已经发展成熟,便打电话向翁帆求婚。
翁帆心里欣喜,一向爽朗率真的她忍不住表现出小女儿的娇蛮,在电话里冲杨振宁撒娇道:“哪有向人求婚不送玫瑰的?”
杨振宁一听,便知翁帆答应了他的求婚,很欢喜,连忙笑着许诺:“下次见面一定补给你。”
当翁帆把消息告知家里后,一向宠爱翁帆的父母激烈反对,而向来疼惜小妹的两位姐姐,也一再对翁帆进行规劝。
翁帆心意坚定,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去说服家里人,在家人同意后,当即打电话告知远在北京的杨振宁。
随后两人宣布订婚,并在一个月后登记结婚。
他们的结合受到双方亲朋的尊重与祝福。
可是,很多思想守旧的人却认为两人的结合有伤风化。
有人质疑杨振宁的品格,也有人鄙夷翁帆的爱慕虚荣。
一时间,众人各执其词,争论声波叠而起。
喜猎八卦的新媒体前赴后继,经常用镜头捕捉两个人的身影。
科学家夫妇也因此被人戏称为“顶级网红”。
《中国青年报》曾就此事撰文评述,指出杨翁恋情所引发的争论,不仅仅是围绕着事件的本身,其深层反映的恰恰是社会转型期传统道德观念和现代观念的交锋。
不过是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的两情相悦,谁知却成了旁人眼中的举世瞩目。
杨澜曾在节目中问过夫妇二人:“当时,你们俩谁的压力会更大一些?”
93岁的杨振宁与39岁的翁帆相视一笑。
翁帆笑着说:“没有,我们觉得这是很正常很简单的一件事,只是没有想到外界反应会那么大,我们都有点吃惊。”
尽管外界的舆论如风雨满楼,可两人却是悠然地品尝着日子里的温馨。
杨振宁继续着自己的学术研究,讲学授课。
翁帆继续着自己的学业,她兼修了法语,还买了一台钢琴。
她喜欢在花香里敲响琴键,用悦耳的琴声来陪杨振宁看书。
这样的生活平静而舒适,让两人格外享受。
03
年轻的翁帆,酷爱诗歌文学,骨子里崇尚自由与浪漫。
同很多年轻的女孩一样,翁帆也喜欢追求自己的个性,会在心血来潮时,把自己倒饬出一个精致漂亮的模样。
有一次,婚后不久的她穿了一袭露肩黑裙,挽着丈夫的臂弯,浅笑盈盈,神采飞扬。
这一幕却被某个记者撰文讽刺,直言这对忘年夫妻性生活不和谐,批评翁帆不懂事,说她的轻浮会有损杨教授的形象。
此后,翁帆刻意改变自己的穿衣风格,多穿成熟稳重的服装。
那段日子,外界偏爱盯着翁帆的一举一动,评头品足。
杨振宁弟妹们为她抱不平,说:“她这么年轻,愿意照顾我哥哥,我们就觉得她很懂事,很温柔。”
翁帆的懂事与温柔,备受杨教授在清华大学里的同事的称赞。
年轻的翁帆喜欢喝咖啡与熬夜,但为了不影响杨振宁的生活节奏,她把这些坏习都给摒弃了。
她会细心安排杨教授的膳食,会在饭后与杨教授一起散步交谈。
她关注着杨教授的作息,不允许他太过劳累。
婚后的杨振宁,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状态一直很好。
众人认为,这得益于翁帆的细心照顾。
这一切似乎在验证翁父当初的话:
“小帆愿意为照顾杨教授的晚年生活作出牺牲,这是一种美德,也是光荣。”
夫妇二人能理解翁父的种种复杂情感,却不同意他用“牺牲”一词来定义两人的爱情与婚姻。
“也许很多人现在依然无法理解,但是三十年或四十年后,人们转过头来看我们的感情经历,会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罗曼史。”
幸福与年龄无关,它只是人们的一种内心感受。
树欲静而风不止。
在生活中,总会有一些自以为是的人,偏爱跑去剖析别人的人生。
一位台湾作家发文评论两人的婚姻:
“远远看着,白发红颜,像是浪漫的佳偶。
但仔细一想,老少配的真相不过是老年的孤独碰上青春的孤独,加起来说不定正好是一部新的《百年孤独》。”
杨振宁夫妇撰文反击,直言该作者缺少阳光与希望,并劝她对生活多一些温情与柔软。
双方的文字交锋,成了一场“浪漫”的文坛官司。
还有人一再放出“高龄科学家杨振宁喜当爹”的谣言,给夫妇二人引来众多道喜的来电,这让他们哭笑不得。
最后杨教授不得不对外声明:不会让翁帆怀孕生子。
因为他担心,他走后,翁帆一个人带孩子会很辛苦。
更有甚者,编造出“翁帆68岁的父亲要迎娶杨振宁18岁孙女”的新闻,故意中伤两家人的关系。
夫妇二人愤怒不已,一度以法律追责。
这浩瀚世间,总会有那么几个阳光照不到的地方,里面藏着些魑魅魍魉,时不时蹦出来扰乱人心。
他们认为杨振宁夫妇间存在着难以跨越的时代鸿沟,需要他们剑走偏锋,迫使俩人幡然悔悟,早日脱离苦海。
可是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04
杨振宁夫妇的婚后生活,是现世安稳,岁月静好。
翁帆会详读杨先生的著作,怜惜他年少的坎坷与颠簸,感动他知世故却始终秉承初心的耿直。
她会遗憾未曾亲历他的艰辛与辉煌;亦会感恩他带着人生数十年的沉淀,来成为她生命中的引路人。
她会在聆听他的童年趣事时笑意盈眉;也会在画展的参观后,与他争论哪一幅作品更好。
杨振宁深知两个人的年龄相差甚大,在他走了之后,翁帆还会活上好几十年。
他会在每一个今天,多做一些事情,希望翁帆将来面对的问题会少一点。
有记者问他,反不反对翁帆在他逝世后再嫁?
杨振宁沉吟良久,然后说年轻的杨振宁反对翁帆再嫁,年老的杨振宁希望翁帆再嫁。
这样的回答,让翁帆半是生气半是感激。
她理解丈夫的矛盾,他想陪她终老,可是他的身体却难抵时间的无情。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杨振宁曾在媒体前坦白过,没有翁帆也会有别人,因为他不想一个人在孤独里迈过暮气沉沉的余生。
那是一件既可怜又可怕的事。
虽然他渴望爱情的纯粹与永恒,但他不希望翁帆会饱受孤独的侵蚀。
爱一个人,又怎么舍得她去经受那些,连自己都惶恐的苦与痛?
如今,两人相携同行了16年,杨振宁表示他会努力活更长的时间,陪翁帆走得更远一些。
两人在相处时,多次以玩笑话的方式提过生与死的问题。
杨振宁在新书《曙光集》中写道:
“幸运地,中华民族终于走完了这个长夜,看见了曙光。我看不到天大亮了,翁帆答应帮我看到。”
这是关于爱的一个约定吧。
即使我不在了,依然有你来做我的眼睛,替我去看这世间的日月星辰,山河云风。
因为有了你,我的此生无憾。
因为有了牵挂,你的余生将会更加的理智与坚强。
美好的爱情会让我们遇见更好的自己。
在这场忘年恋里,翁帆让杨振宁的灵魂重返青春。
而杨振宁,则给了翁帆一个她想要的“纯净的世界,象牙塔中的象牙塔”。
彼此都拥抱了自己最欢欣的美好,恰如他们撰文所述的那般:我们是天作之合。
有谁敢保证,同龄异性的结合必是天作之好?
又有几人能如他们一般,在有限的生命里,为彼此的明天一再妥协退让,精打细算?
爱情,不会为时间与年龄所束缚,它只会随着心去跋山涉水,穿越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