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文/有殷天乙汤孙师虎父
自郑国彻底倒向诸侯联军之后,楚国的其余盟国也逐渐出现松动的迹象,而秦国此时几乎是唯一能够暂时牵制晋军兵锋的力量:
……秦庶长鲍、庶长武帅师伐晋以救郑,鲍先入晋地,士鲂御之,少秦师而弗设备。壬午,武济自辅氏,与鲍交伐晋师。己丑,秦、晋战于栎,晋师败绩,易秦故也……(左传.襄公十一年)
此为郑国降服的“萧鱼之会”(前562)几乎同时,秦人以有限兵力采用“分进合击”的战术攻入晋境,留守的士鲂率下军迎战秦军因轻敌而失败。由于次年(前561)秦军再度配合楚国出兵伐宋,因此晋国决心先动手解决这个肘腋之祸。
鲁襄公十四年(前559)“向之会”
为了进行伐秦之前的动员,并且先稳定东路诸侯不使其出现松动,晋中军佐范宣子主持了“向之会”同时解决齐、吴等问题:
……十有四年春,王正月,季孙宿、叔老会晋士匄、齐人、宋人、卫人、郑公孙虿、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杞人、小邾人会吴于向……(春秋.襄公十四年)
注意此“向”地并非许多《传》文注解中以为的在郑地或者吴地,而是此前多次在莒、鲁之间易手的那个向地:
如图,此前莒国吞并鄫并蚕食鲁国东鄙期间当已经夺回向邑。中原诸侯参会路线为通过鲁国境内到达向邑,而吴国失去对淮、泗下游的控制后仍可以乘坐大舟自海路到达。
如前文介绍,在会上晋国除了批评了吴国擅自背弃A路线(北线)堵塞淮、泗转而攻击巢湖之外,还逮捕了参会的莒大夫务娄以敲打其与楚国的私下往来:
……执莒公子务娄,以其通楚使也……(左传.襄公十四年)
当然这表面上是针对莒国,实际上仍然剑指背后的齐国。由于齐国此时已经得到了周灵王、楚、秦等国的私下支持,决心与姬姓诸侯决裂,所以对于参与此会以及后续的伐秦之役根本不积极:
……于是,齐崔杼、宋华阅、仲江会伐秦,不书,惰也。向之会亦如之……(左传.襄公十四年)
晋国君臣上下对此也看在眼里,因此必须尽快解决其他方向的压力而准备转向对齐作战。
鲁襄公十四年(前559)伐秦的“迁延之役”
在勉强稳定了东方局势之后,诸侯联军立刻出兵伐秦:
……夏,诸侯之大夫从晋侯伐秦,以报栎之役也……六卿帅诸侯之师以进……叔向见叔孙穆子,穆子赋《匏有苦叶》……鲁人、莒人先济……郑司马子蟜帅郑师以进,师皆从之,至于棫林,不获成焉……乃命大还。晋人谓之迁延之役……(左传.襄公十四年)
此役之中,东方诸侯包括姬姓的鲁、卫、郑、曹,齐国及其仆从国杞、莒、邾,宋国及其周边小国滕、薛、小邾全部参战,且晋国六卿尽出,阵容不可谓不强大。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记载中并没有顺路“朝王”的记录,可见王廷与齐灵公逐渐走近已经引起盟主晋国的不快,鲁国为了避免这个麻烦就没有去招惹。
按照《传》文的说法,诸侯联军虽然深入到泾水流域上游秦国腹地,但并没有发生决战,秦国也并没有降服,使得此役显得颇为鸡肋:
如图,联军连续渡过黄河、洛水和泾水,后勤压力陡增,但是秦国利用其战略纵深坚壁清野,避免决战。联军在到达棫林后距离秦国统治核心地带仍然有相当距离,但是诸侯已经十分厌倦,所以草草收场。
当然此役也并非没有收获,因为联军深入秦地后仍对其渭河流域的重要据点进行了相当程度的劫掠和破坏。由于畏惧联军的整体实力,从此在整个春秋的历史上秦国几乎再也没有大规模出兵骚扰晋国的记录。
《传》文中鲁师由叔孙豹率领,考虑到此役距离鲁国后方路途遥远,因此应该出兵只此一军。上一年中城防之役如果确实由孟孙、季孙的中、右军联合完成,那么此役确实应该轮换为叔孙豹、叔老率领的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