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ZO的Overthinker听不腻,我第一次见到能够在Future Bass中加入令人深思的东西——Alan Watts有关冥想的一段讲座。我本身就没有理解他的这段讲座究竟在讲什么?难道说只是说让我们不要胡思乱想,静下心来吗?
这周六,我们纵队全体成员一同去了辉县的乌龙山游玩,与上次不同的是,我这次并没有留下太多的照片,所以我有的回忆仅仅是:
我们顶着大太阳,耐着炎热不停在走,甚至有人被晒得面颊通红,几近中暑;
见到了实体的小浣熊和羊驼,浣熊小小的,似乎每只都长得和银河护卫队中的火箭一样,羊驼嚼起来东西像是乱长的牙齿就漏在外面,丑萌丑萌的;
我们一起玩碰碰车,相互咣咣乱撞,有人还意犹未尽的坐了两遍;
我们一起坐过山车,有些人第一次做,我也是第一次坐第一排,有的人因为吃的太饱刚下过山车就吐了,终点的垃圾桶就像是为此而生,当然这次我也没勇气拿着手机;
我们一起坐大摆锤,我提醒过这个比过山车要刺激一点,但是知识诅咒,他们总是要体验的,体验过后双眼迷离,嘴唇发白,忍着反胃的感觉回答说:我靠,再也不坐了;
我们一起去水上乐园玩,但是总感觉很对不起没有一同去玩水的伙伴;
有人想尝试自己能不能办到仰泳,结果差点在半米的“深水区”溺水,被拉上来之后还感慨:再晚一点,你们就见不到明天的我了;
有些人挑战大海啸,冲到了最前线,然后领悟到了自然的强大,在水下相互把对方推上水面,也算是生死与共了;
有些人相信了三元十元一个的手机防水袋,结果手机泡了水,后来花了大价钱修手机或是换手机;
有些人戴着眼镜直面海啸,无一幸免——眼镜都飞了,幸运的是——大部分都找到了,还有个倒霉鬼好不容易捞到了一个眼镜,结果是别人的;
有些人在等车期间多人开黑,好久没见到这样有趣的场面了;
还有归途中,夜幕里蜿蜒的山路、跑在高架桥上的货车车身闪着小灯,反而像是科幻片里的悬挂的机车、车里的那只大飞虫,它扑棱我也扑棱……
现在这些回忆用文字描述确实会感觉比实际体验有趣得多,但是总感觉有哪里不太对劲……
我没有拍很多照,但是有人会拍:
太多了……
还有周日的开班仪式,有太多记录生活的照片,但是还是有些不对劲——为何看到事情发生之后的图片或者文字会感觉比当时有趣得多?真正有趣的难道不是这件事情本身而是记录这件事情的事物吗?
我写了一个事物:“跑在高架桥上的货车车身闪着小灯,反而像是科幻片里的悬挂的机车”。诚如“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我说这个“货车”,每个人想象的大小形状都不一样,“科幻片里悬挂的机车”就更是如此了。我写了一件事情,有些人觉得有趣,有些人觉得无聊,如同货车一般,这件事情本身就成了一个符号,而每个人对于这个符号的了解也不同;
但是……
如果是图片呢?
有人拍了一个猫头鹰的图片,大家和我都能看出这只猫头鹰不打聪明的样子以及更多视觉上的东西,但是除此之外我们一无所知——当时周围的声音,猫头鹰的叫声和之后的动作等等。如果用文字进行辅助介绍的话——猫头鹰的叫声就像是鸽子和猫叫声的混搭“咕咕喵”,它转头像是机械一般……但返回到文字上面,终究还是“一百个哈姆雷特”……
但是……
如果是视频呢?
我能在屏幕上看到猫头鹰动,能听到它的叫声等等,但是除此之外我们一无所知——当时周围是热是冷,猫头鹰摸起来怎么样?它会不会咬人,它咬的痛不痛?如果辅以文字描述,并配有一个某人边摸边介绍说:它的羽毛十分光滑,但是不要逆着羽毛抚摸它,否则会把它激怒,扭头给你一口!比针扎了还要痛的多……但是我们还是无从得知,究竟多么光滑,究竟多么痛……
但是……
如果是VR呢?
…………………………………
这样说下去的话没完没了了……
过去的人无法想象有视频通话和VR的样子,更没办法想象到即使是有了视频通话和VR还是有感受不到的部分——人无法办到超越自己本身的事情;人能够听——是因为自己将耳膜的震动传到了大脑中、人能够嗅——是因为鼻黏膜接触了气味分子然后将信号传递给大脑、人能够看等等能够办到的事都是限制在自己本身范围。人无法看到文字背后的事物形象、人无法听到图片后面事物声响、人无法闻到视频之中事物的气味……
一直这么想下去,会发现人类真的好孤独,拥有了自己的意识区别于动物,却在自己创造的符号之中无法完好的感受事物,迷失其中,渐渐忘记自己本能感受的事物,去听、去触碰、去嗅、去看、去感受……但是最终我们还是要这么走下去,也许某一天我们能够进行100%的交流,到时候的想象不到到时再想,如同overthinker的最后:
We need to survive to go on
We must go on
Alan Watts 确实很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