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无以为佩,你的气质一样出类拔萃
常听到有人说某女士:“她呀,心气极高,很多东西看不过眼,高傲得也是没sei了。”
这话7分批判,3分敬畏。
为什么,心气高也是活的明白的一种,它让整个人在一种珍视自我自信敢当的气质下气定神闲,任由你奈我何。
深深地为这种心气高的气质着迷。
以前在《读者》上看到台湾有个“傻大姐信箱”,经常回答各种人生困惑,有一次有人也问:什么叫气质?傻大姐回答得很抒情:气质就是等到青春消逝,仍然有春晖的温暖、夏雨的润沛、秋云的明畅、冬雪的纯洁。
在我看来,气质除了这些文艺得发酸的词汇堆砌,它来源于自己对未来时局发展的判断、审视、思考、决断而做出了准备后得成竹在胸。
心气高者,是不是真的大家还在跟着着脑残的八点档韩国偶像剧哭的梨花带雨时,他们微微一笑深藏功与名,一眼识破俗套的虚构剧情。是不是大家 都还在为题海战术而日夜奋战时,他们早已将题型分类搜集整理出一套自己强劲的作战方法。是不是真的大家都在为事故发生后焦头烂额不知所措时,他们早已经开始进行问题修复然后信心重建的工作。
心气高,气质好的人,他们都是正常的人,即使是经历了人性无数次地失望,然而仍然愿意敞开怀抱与他人互诉衷肠,即使是生活上碰到无数铜墙铁壁,无枝可依,但依然愿意将那些漆黑如洗的双眸一一点亮,他们从书中获取能量,他们将自己内心与外界的压力联通,转换成更大的力量,将自己从泥地里拔起来,然后抓着自己的头发,让自己在朝圣的路上从未停下脚步。
身未动 心已远
诗行间镌刻着大千世界,平仄里潜藏着惬意人生。
在大地万物复苏,你的内心接受着来自广袤天地间的春雨的瑞泽,“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随着雨水的嘀嗒,你的身心似乎也轻盈地正乘坐一匹小滇马上,“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心之所向,目之所及,热闹的歌舞升平的宴会,你不由得迈开了多年尘封的舞步,一曲霓裳羽衣舞也能“晴云似絮惹低空,紫陌微微弄袖风“,一出门,”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走在夹道斜垂的杨柳,一回头也已经“祥云辉映汉宫紫,春光绣画秦川明。”你的眼界随着你的思绪在无限地延展,在万径人迹罕至处行走,世间空境的回音,雨水浇绿的孤山岭,六月结冰的清泉,任由日光包裹缱绻的琥珀,万里黄河环绕的黑山。所以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你心之所向,身之所及。
带着想象阅览,你只会惊觉书中美,嘴中咀嚼念诵都是仙露琼浆,钟鼓缀玉何足贵,朗月清风何其美,它让我们有着醍醐灌顶的顿悟与思索,这就是书中与人的心智的完美结合。
心已定 相随心
美酒饮悸微醺后 好花开到散播时
奥黛丽;赫本,很多明星尝试过用各种各样的造型来模仿她,但是只能形似,却永远无法取代她那种既带着小女孩的纯真烂漫,又散发着温情善良的大女人形象的成熟娇媚气质。赫本在1988年,奥黛丽·赫本出任曾经帮助过她的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爱心大使,开始不遗余力地唤起社会对落后国家儿童生存状况的关注。
在这个职位上,她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不时举办音乐会等募捐活动、在公开场合发表演讲,并不顾战乱和传染病的危险,看望一些贫穷地区的儿童:足迹遍及埃塞俄比亚、苏丹、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委内瑞拉、厄瓜多尔、孟加拉等亚非拉许多国家。
奥黛丽·赫本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份仅有一美元薪金的工作中,却从不把自己当作大发善心的欧美贵族,而只是让那个在二战废墟中幸存的小女孩,那个灵魂深处饥饿的小女孩,紧紧地拥抱着她贫病无依的兄弟姐妹们。
甚至在1992年底,奥黛丽·赫本还以重病之躯赴索马里看望因饥饿而面临死亡的儿童,在当地展开考察并实行救援。其实当时她已经患上癌症,非常的瘦,仍半蹲在地上,喂孩子们吃饭。回到美国之后,她觉得疼痛难忍,检查后发现癌细胞已经扩散到腹部,她没有什么反应,只是冷静地说:“哦,倒霉。”
这最后的一句没有对命运的苛责,及哭天抢地的悲伤,只是一种淡然而失落的冷静。突然想到了那句话:你现在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和你爱过的人,
正是这样让自己浸润着世间最美好的艺术生活中的最好的你,用心去释放流动的热情,用笑声点亮四面风,爱才会贯穿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