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了是谁说的了,在孩子们的眼里,只有对与错,而在成人的世界里却往往只有选择,只有利害,这叫“灰度认知”。我有些赞同,但是也有保留意见。
古今中外,先哲达人,都在著书立说,告诉我们人是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因为每一个人的家庭教养方式各有不同,所以他的个人生活,学习方式,工作环境也就不同,主观选择随之有异,所以也就产生了个人的认知与思维逻辑。观察我们的周围,一个家庭培养的双胞胎,即使模样大部分人稀里糊涂不能区分,但是接触久了通过言谈举止绝对不难分辨。因此道理我说,遇到一生“心有戚戚”的人太难,遇到生命中志同道合的人难上加难,我们都应该倍加珍惜。
正因为不同,所以干事创业“管理”尤为重要。就是因为人,一方面向善,另一方面向恶;一方面勤奋,另一方面懒惰:一方面忘我,另一方面自我。矛盾共同体,如此而已。
首先,人首先要管理到位的应该是我们自己。无论是亲朋好友,还是同学同事,上下级之间更是。大家学过马斯洛的需求与动机理论吧,从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五个等级,没有高等级个人需求,任凭你风吹雨打他自岿然不动。我们自己是这样,他人也是。
其次,充分的沟通分享是关系学的又一要素。做事先沟通,给别人说话的权利,即使你有了成熟的规划方案,正确的方向目标。一般人都是只注重向上琢磨,所以我们周围“媚上”有不?我个人倒是以为在我们自己的行业中,请多多重视下属同事们的角度、观点、想法与情感!因为我的亲身经历告诉我“被领导们兄长们理解的感觉是幸福的”,所以,我老是在喊理解万岁。(至少现在还是)还得加上一点——持续性,不是今天明天后天沟通交流分享了就到此为止,改天仍要继续,切记。
再次,我们根本改变不了任何人,不要高估自己。这一点在另一篇作文中我说过,包括我们最亲近的人,你懂的。因此,不要试图去扭转任何人,做好“自己”为个人,做好“制度”为他人为平台。有矛盾?一定有!为什么?简单,1上智:中庸8:下愚1,还记得古人颜之推所语“上智之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除了上智,作为一般人的我们,一生都是在“瞎子摸象”?怎么办啊?找寻真相,努力读书学习,片面的错误的,改之!
最后,制度兴邦,依法治国,以德治国。我深信“好习惯好人生”。只不过,在这里,过程尤为重要了。只要大家参与事业之中,认同自己的方向是正确的,认同共同制定的制度,认同团队应该发展,请看公式:慢慢的1人-2人-3人……10人认同,只有1-2-3人行动;后来10人-15人-20人……50人认同,会只有10人-11人-12人行动;……后来有30人-40人-50人认同,有15人-16人-17人行动就不错了……不知大家能不能看得懂我的解释……
我总觉得,做人做事,认知水平很关键。境界高、视野阔的人,与心胸和目标只看自己眼前的人是完全不同的。所以,人家行为举止,就连说话我们都未必能够很快就明白,直到人家功成名就,人们才会恍然大悟,喋喋不休,大言不惭地说,“给我万达平台,我也立一亿的目标!跟着马云混,我也成!给我个市长,我也行”!
哈哈!手机上书写,注意力太过投入,已经简书不简了。不过,我坚信我们就应该从管理做起的方向的观点是正确的,不知您们信否?
注:支持原创,传播正能量,请别打赏,举手评论可,转发可,关注可,点喜欢也可,因为我觉得这些都是赞赏,都是我坚持下去的不竭动力!上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