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句 立行不求无魔,行无魔则誓愿不坚
李慈雄先生讲魔有三种,天魔、地魔和心魔,天魔就是这种天灾,不可避免,地魔是周围环境给你带来的阻力,只能承受。最厉害的是自己的心魔。其实很多人做事情就是被自己心魔困住了,然后心魔反映出来的就是天魔和地魔,因为自己的心意不够坚定所以怨天尤人,觉得做事情都是困难重重。
看所有好莱坞英雄大片也是一样的套路,主人公碰到了重重困难,好像无法克服,其实追寻到最后就是自己内心的问题,或者是童年的阴影或者是人性的弱点。最终英雄总是战胜了自己,同时也战胜了敌人,征服了世界。生活不是好莱坞大片,但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英雄,要对自己负责。在面对自己为自己创造的重重困难的时候我们选择了战胜自己还是逃避,乞求上苍让这种磨难自己消失,好像从来没有出现过那样。
回到育儿的话题,什么是天魔?没时间陪孩子;没办法给孩子更好的成长环境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自己的家人不支持自己的教育方式和理念等等。那地魔呢?你那个可爱又可恨的小淘气,他总是不能按照既定的方式去改变,有时候明明做对了,可是结果跟书上说的结果又不一样;一件小的习惯明明已经说了无数次了,可是他就是不改变,每次还是犯同样的错误;自己已经掏心掏肺的对待他了,他却不能明白还要跟自己生气,发脾气,完全不能明白那一刻自己受伤的心也需要慰藉。儒家讲反求诸己,如果外面有什么问题,那么回过头来从自己身上找问题的源头。我的心魔是什么?是不是想要孩子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完美的成长?是不是我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的身上了?什么是完美的,或者说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社会普世的价值观就是对的吗?孩子现在犯的小错误真的会造成终身遗憾吗?还是说自己强求的东西对他伤害更大?换个角度,和孩子一起成长,到底什么是对的,什么是必须的?什么是可以放权的,这本账每个人心里都不一样。孩子的不听话不一定是不对的,可能是自己错了。蒙特梭利说要去理解孩子,要感受孩子的需求,很多时候大人们都是太自我了。自以为是的以为孩子们也知道我们知道的。其实有些时候他们并不知道那样做是不对的,或者根本不能理解为什么那样做是不对的。大人们被自己心魔控制却不自知。每个人都是自己认知的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