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路》吴军著

我在得到专栏《硅谷来信》得知吴军老师以及《大学之路》。吴军老师曾在清华大学就读和任教,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成为该校工学院董事。著名的自然语言处理和搜索专家,硅谷风险投资人。著有《浪潮之巅》《数学之美》和《文明之光》。

《大学之路》上下两册,大致分为两部分:前6章介绍大学的发展,(英美)名牌大学教育的理念和特色,作者的求学经历以及美国名牌(私立)大学录取的大致过程和筛选学生的方法。后8章介绍英美一些名牌大学的特点。


吴军老师把这本书取名为《大学之路》,包含三层含义:

首先是指我自己(和我的兄弟)以及我的孩子前后两代人选择的大学之路;

其次是指根据个人的体会和了解的众多过来人的经验,学生们在大学里的路应该怎么走,既我所理解的大学的理念——那些在我(和我的兄弟)身上实践过的,或者在我的孩子身上会实践的理念;

第三层含义是指美国一些大学(主要是名牌私立大学)在过去几百年里走过的历程——透过它,不仅可以看到美国的精英们对大学教育的认识,也可以看到今天这些大学培养学生的目标和方法。


吴军老师认为:一所好的大学应该扮演好四个角色。

首先,它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将那些有潜力、有志向的年轻人培养成对未来社会有所贡献的人。

第二,它是一个研究的中心,引领世界科技的发展,并且会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

第三,它是一个新思想、新文化的发源地,推动社会的进步。

第四,它是年轻人的家,是他们度过人生最好时光的地方。

两类大学,两种高等教育


纽曼式的大学

约翰·纽曼是英国牛津大大主教和教育家。纽曼在一次讲演中讲到:

“先生们,如果让我必须在那种由老师管着、选够学分就能毕业的大学和那种没有教授、考试,让年轻人在一起共同生活、相互学习三四年的大学(比如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牛津大学就是这么做的)中选择一种,我将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为什么呢?我是这样想的:当许多聪明、求知欲强、富有同情心而又目光敏锐的年轻人聚到一起,即使没有人教,他们也能互相学习。他们互相交流,了解到新的思想和看法,看到新鲜事物并且掌握独到的行为判断力。”

大行之道是纽曼教育理念的第二个关键因素。纽曼认为,一个大学生的知识面一定要广,不能局限于一个专业里那少量的课程。19世纪中期,艾略特在美国实践并发展了这种通才教育,他将哈佛大学过去的以教为主改为以学为主。在艾略特之后,哈佛大学一直坚持以这种方式办学,而今只有6000名本科生的哈佛大学,居然开出了6000门课,再加上能够到麻省理工学院选课,一个本科生能想到的课程在那里都可以学到。

洪堡体系

威廉·洪堡提出“研究教学合一”的办学精神,并且在由他所创立的柏林洪堡大学实践这一办学理念。在洪堡的体制中,学生毕业时必须对一个专业有比较精深的了解,这和纽曼的理念完全不同。职业教育、技能教育成为大学的中心任务。大学生在学校学到的就是马上能够用于国家工业化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知识,一走出校园就能为社会服务。

美国兼顾通才和专才教育

美国的本科教育偏向于通才教育,因此在中国很多大学里最后一年上的专业课,在美国大部分大学里是放到了研究生阶段进行。如果单纯地比较美国名校本科毕业生和中国优秀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会发现美国本科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更少,但是他们的知识面要广得多,而且社会经验丰富,综合能力(包括写作能力,讲话水平和科学素养)要强一些。这是通才教育带来的好处。

由于美国的本科生缺乏专才教育,本科毕业后,尤其是从二三流大学本科毕业后,很多工作还是从事不了的,需要继续进行专业训练。很多从中国来的小留学生,靠家里有点钱,为了出国而出国,在美国找个三流大学读完了本科,毕业后不仅在美国找不到工作,而且回中国也找不到理想的职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美国读本科时受的专业训练非常少。大部分美国本科毕业生,要么在工作中学习,要么进入研究生院深造。


在美国,取得硕士和博士学位的难度有天壤之别。不到美国大学里走一遭是无法理解这一点的。这里面有两个原因:

首先,在要求上有本质的差别,用一句话来说就是“硕士要会使用知识,博士要能创造知识”。具体讲,硕士培养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种服务于社会且能安身立命的手段,以学到一些知识为目的,大部分美国大学的硕士学位是不需要做论文的,而博士则是要求为世界贡献新的知识,也就是说,博士论文一定要做出前人没有做出的成就。

其次,录取的难度不一样。美国的大学都把招收硕士生作为挣钱的手段。美国像样一点的大学,本科教育都是要赔钱的,因为学费在减免后根本收不上来多少钱。而博士生因为一部分时间要给学校和教授工作,大部分人也是要由学校或者教授付学费甚至是生活费的,这相当于学校在出钱让他们读书做研究,以换取科研成果。只有硕士是实实在在向学校支付高昂学费的。因此,各个大学对硕士申请者的态度是,只要你达到录取的基本要求,就一定录取,而对大部分专业的博士申请者来讲,则是要看科研经费能养得起多少人,因此大部分时候是合格的人数太多,而招收的人数少,因此博士录取的难度就比较大了。


书中,吴军老师分享了从1984年进入清华,到2002年进入Google,前后共18年的教育经历。

“我的这个漫长而不简单的教育经历还是能给年轻人和教育工作者一些启发。首先,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情,我们不必担心输在起跑线上,因为世界上大部分人跑到一半就不会再跑了,这就给了我这样的长跑者以机会。和我一同进入约翰·霍普金斯计算机系的博士生有15人,最后坚持到博士毕业的只有4个人。和我前后进Google的有20多人,今天三分之一已经退休,三分之一在公司里养老,只有三分之一还在技术和商业上尝试新的东西。对于教育的目的,一个人在十八九岁时未必能够想得很清楚,我在大学毕业时并不知道会对什么产生兴趣。但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会找到自己的兴趣点,而那时如果他还能够学习,就有目的性和针对性了。”

吴军老师认为选择学校的标准是:

本科生应该去那些经得住时间检验的著名的学校,因为他们聚集了很多优秀的老师和学生。本科教育应该是通才教育。

对于硕士生来讲,则要找一个好的城市,因为那里的机会要比偏远落后地区多得多。

对于博士生,最重要的则是教授和实验室。一个好的教授不仅能在学业上把博士生培养好,而且能够让博士生有一个极其开阔的视野,并且为他们今后一生的发展铺平道路。

“在我看来,当我们毕业后不需要利用学校的名气提升自己的地位,而是通过我们的成就让学校的名气得以提升时,这说明我们受到了最好的教育。”

以上是《大学之路》前三章的要点。第四章至第六章,介绍了剑桥和牛津大学,英美大学的差异;美国私立大学的管理;剖析了美国私立名校的申请和录取,以及亚裔学生和家长所能做的努力。第七章至十四章,介绍吴军老师陪女儿在美国走访的大学,分别是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斯坦福大学,卫斯理学院,杜克大学,华盛顿大学。

他们是怎么观察一所大学的呢?俞敏洪做的序里是这样描述的:

吴军观察一所大学,常常喜欢进到学校大楼里看看学生们和教授们在做什么,怎么做,注意观察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这样就增加了对大学的感性认识。除此之外,要想真正解开一所大学的神秘面纱,吴军认为还需要从多个渠道、多个角度来了解它。他的信息渠道包括这样几个方面,首先是在这所大学当过教授,做过访问学者或者从那里毕业后在其他大学当过教授的人;第二类是这所大学的毕业生和在校学生,包括吴军在Google的很多同事,第三类是学生家长。

剑桥和牛津

在介绍美国大学之前,先介绍两所英国的大学,因为美国早期的大学或多或少继承了英国大学的传统,今天在普林斯顿和耶鲁等大学身上依然可以看到英国大学的影子。

剑桥大学

剑桥大学成立于1209年,是英语世界里第二古老的大学。是从牛津大学分出来的,和牛津可谓同源。剑桥和牛津的相似之处,最大的特点就是学院制。

学院制

剑桥和牛津的学院确实具备了大学的某些功能。


首先,学院有比较独立的财务权和管理权,学生的学费是交给学院的,每个学院的管理非常独立,学院自己管理自己,教授和学生都参与学院的管理。剑桥大学不能随便干预学院的管理。每个学院的管理方式也各不相同,每个学院各有各的规矩,每个学院对外界开放的程度也有很大差别。

其次,在剑桥大学,虽然有学校一级的活动,但是更多的是学院一级的活动。比如,学院会作为一个单位去参加大学的各种比赛和表演,而对内它会组织完整的活动。学生们会把学院而不是大学看成自己的家,不仅是读书的时候如此,而且终其一生,学生们都会对学院保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再其次,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些学院在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的招生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剑桥和牛津,学校的录取只占到录取工作的一小部分,关键是要有一个学院接受这个学生。像著名的三一学院、圣约翰学院都是非常难进的,因此,被剑桥录取的学生们常常会申请第二、第三所学院,希望能有一个学院录取自己。

最后,非常值得一提的是,不仅学生们生活并住在学院里,院长和很多教授也住在学院里面。教授们教育学生不仅体现在关注学生的学业上,还体现在对学生全方位的帮助下,尤其体现在帮助学生成长成“社会的人”方面。事实上,在剑桥,教授和学生的关系远比美国的大学要亲近,他们和学生之间是亦师亦友的关系。


学院制可以说是剑桥和牛津的第一大特点。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家”,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社会”。

独特的教育和录取方式

剑桥和牛津的学院制实际上贯彻了纽曼所总结的教育理念。对剑桥和牛津,如果学生只是慕它们的盛名而来,即使通过两级录取进入了某个学院,却不能和其他同学很好地生活在一起(比如别人都去唱诗班,你却在宿舍里睡觉),那就失去了到这里在读书的意义。因此,选择剑桥和牛津首先要认可学院制。

剑桥大学的管理是由直属学院和系这两个维度构成的,因此它的本科生培养机制非常复杂。剑桥的教授既隶属于某个系,也隶属于某个学院,并且指导这个学院里的若干学生。导师对学生的指导有点像美国大学里研究生院的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除了指导他们选课外,导师要定期和学生交流并讨论一些问题,主要是根据学生个人的特点,指导他们读一些参考书、做一些实验和引导培养他们成为社会的人。导师还会要求学生写一些读书报告和研究报告,并予以点评。导师制,可能是剑桥和牛津在学院制之外的第二大特色。

剑桥的第三个特色是一套非常复杂的选课和科研指导

首先,剑桥一学年分为三学期。每一个学期特别短,只有8周时间,一年下来也不过24周。

剑桥和牛津的学制和学位非常复杂。从本科阶段进入到研究生阶段,需要有一个新的申请和录取过程。在本科阶段,剑桥和牛津提供一个最低的本科学位——学士学位,只需要三年时间就可以拿到。但是,本科生也可以把自己的教育延长一年,在外国做交换学生,四年后毕业。或者留在剑桥和牛津再多读一年本科,这样可以获得所选定专业的硕士学位。这种硕士是本科学位,并非研究生学位。

在研究生阶段,有哲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两种。为了区分两者,有人干脆叫哲学硕士或称副博士。副博士相当于中国和美国的硕士。

剑桥的本科生录取过程并不比美国名牌私立大学更复杂。

首先,申请剑桥大学先要参加学校的一些特殊入学考试。

其次,剑桥还要看学生在高中阶段所选的大学课程的成绩。如果这些成绩都达到要求了,接下来的关键环节就是要面试了。

大部分学生是在面试阶段被拒。面试有很大主观性,因此对学生来讲颇有压力,面对教授来讲也一样,招到的学生不合适,他们将会有4年的麻烦。

最后一关是选择学院。

剑桥和牛津更看重学习成绩。剑桥和牛津对中国大陆学生开放的名额很少,因此录取相当难。一位参与剑桥大学招生的教授告诉我,来自中国大陆的高中学生,如果成绩不是省市高考状元的水平,基本上没有机会被剑桥录取。

牛津大学

我行我素的风格和独特的政治见解使得牛津大学成为英国政治家的摇篮——它甚至可能是全世界培养政治家最成功的大学。牛津是出英国首相最多的大学,先后出了26任首相,尤其是在二战之后,所有首相中除了没读过大学的梅杰和军校出身的丘吉尔,其余12位都是从牛津毕业的。

外界对比牛津和剑桥时通常会说“牛津出首相,剑桥出科学家”。

牛津大学在招生时基本上看成绩和面试的结果,并不会特别注重学生各种七七八八的特长。

和剑桥一样,牛津大学也采用三学期制,每学期八周,假期看似非常多。不过除了暑假要出去做事外,圣诞节的长假和复活节的长假一般是要用来做作业的。

在牛津一定要参加俱乐部,否则就失去了很多和大家交流、学习和培养感情的机会。

英美大学的差异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CLSP的埃斯勒教授先后在哈佛和剑桥都读过本科,他后来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且在约翰·霍普金斯当教授,对英美教育体制颇有发言权。两年前我请他对比牛津剑桥和哈佛的细致差别,他总结出这样四条:


首先,剑桥和哈佛都是很好的研究性大学,但是他们与麻省理工或者斯坦福不同,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深度都不足。牛津在这方面比哈佛更欠缺些。

接下来三点就是他们之间的差别

从课程设计和学生的培养来看,哈佛培养的是全才,强调跨学科选课,整个大学里只有一半课程和学生的专业有关。剑桥的学生很少有跨专业的,他们一旦选定一个专业,就需要在这个专业里学习既多又难的课程。从深度来讲,剑桥的课比哈佛难。

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教授的交流来看,哈佛更随意,更广泛。剑桥和牛津的学生只学习一个专业,因此他们的圈子常常来自于同一个专业的学生。

从衡量学生成绩的方法看,剑桥和牛津主要看考试成绩,成绩好就能读研究生、读博士,这和中国大学相似。而哈佛(美国大部分大学)都是期末考试只占一部分比例,平时成绩和实验则占较大比例,因此,好学生不容易得坏成绩,反过来也一样。


美国早期的大学制度源于英国,但是如今英美大学之间的差别已经非常大了。在我看来,英国大学的主要好处是学制短,从本科进校到拿博士通常也就七年的时间,而在美国,一篇博士论文做七年一点儿都不奇怪。

美国私立名校的申请和录取

并不公平的竞争

名牌私立大学在录取上的不公平之处,主要体现在这样三个方面:

首先,亚裔学生进入好学校的难度要远远大于白人、拉丁裔和非洲裔的学生;

其次,和大学不沾亲不带故的家庭,他们的孩子进入名牌私立大学的机会,要远远低于校友的(尤其是家族中很多代都和学校有联系的家庭)孩子,当然也更低于大学里教授的孩子;

最后,那些有特殊影响力的家庭的孩子进入私立名校的概率则非常大,并且占掉了很多名额。

这三点是美国各大主流媒体都承认的事实,当然所有私立名校都只认可第二条。

对不公平现象的剖析

为什么大学录取时要照顾校友的子女

在美国,有“一代藤校,代代藤校”的说法。对于这种照顾,哈佛等大学给出了各种解释,其中很多学校公用的一个解释就是:因为校友们在招生的面试过程中帮了忙,而且是义务帮忙,如果不照顾一下他们的孩子,以后就没有人帮忙了。

对于照顾校友孩子的原因,讲真话的倒是哈佛大学前任校长、美国前财政部长萨默斯。他公开讲:“录取校友的孩子是私立大学建立自己社区的一部分。”

受照顾的不仅有校友子女,还有教授们的子女,因为他们也是排在一个特殊的系列里,这个系列里的竞争度甚至比校友子女那个系列更低,这也算是美国大学为了稳定教授队伍而普遍实行的一项政策。

美国著名大学的录取政策对各个族裔都公平吗

著名私立大学在录取上的第二项不公平之处,是根据种族把申请者划为三六九等。具体来说,就是对非洲裔、拉丁裔申请者过分照顾,相比之下对亚裔申请者就显得过分刁难了。亚裔在参政、游说政客,以及向全社会发出声音方面,是所有族裔中表现最差的,因此政客们为了获得非洲裔和拉丁裔数量庞大的选票,在很多政策的制定上就以牺牲亚裔为代价。亚裔需要检讨反思的地方相当多。

与本科录取上亚裔学生受到严重歧视所不同的是,在研究生招生中族裔歧视现象非常少见。原因很简单:本科招生时,降低录取标准大量招收非洲裔和拉丁裔学生是为了保证大学(教授们)政治上的正确性,但是等到招研究生时,大学要靠硕士生来送学费,靠博士生来做研究,如果总是把排在班上30名开外的学生照顾进来,教授们就不用搞科研了,甚至连大学都要关门了。因此,招收大量的亚裔研究生,是为了学校的利益,这就如同限制亚裔本科生也是为了学校的利益一样。

为什么私立名牌大学都喜欢招特招生

美国私立名校本科招生的第三个不公平现象体现在各种特招生。特招生是指那些有很强家庭背景的学生,比如联邦参议员或其他政要的孩子,很多外国国家领导人的孩子,一些国际组织高级官员(比如联合国正副秘书长)的孩子,影视界明星的孩子,以及一些商业巨子的孩子。比如克林顿和希拉里的女儿切尔西申请大学时,她申请的所有大学都给了她录取通知。

亚裔学生和家长所能做的努力

首先,亚裔学生需要从单纯追求工程和医科等专业,转变成对各种专业都抱有兴趣。如果我们把一所综合大学的专业分布看成是360度全方位的,则亚裔学生常常都挤在90度,或者只有30度的专业范围内,如此一来,无疑增加了录取难度。

第二项努力,是减少一些无谓的竞争,把时间花在寻找自己和学校的“钩子“上。与其花时间去参加那些得不偿失的竞赛,不如通过各种活动塑造自己的独特形象,以便从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

第三项努力,是在学校和各种场合勇于表现自己。正如亚裔学生在学业上都不愿意输给别人一样,在各种其他场合也应该表现出这种精神。在学校里,应该积极参与甚至组织各种活动,竞选各种职位。

最后,也是亚裔校友和亚裔家长们需要做的最重要的努力,是积极参与大学的各种活动,帮助大学与各地的工业界及政府进行合作,积极为大学捐款。只有当大量的亚裔都能进入到美国私立名校,并且日后成为美国各个领域(而不仅仅是工程和医学等少数几个领域)的精英和领袖之后,才能影响美国的政策和价值观。

田园诗般的常青藤大学  普林斯顿大学和耶鲁大学

普林斯顿大学

普林斯顿的校园被称为美国3个最美丽的校园之一,另外两个是斯坦福大学和康奈尔大学。

普林斯顿会为每一位新生选择一所住宿学院,不会出现剑桥和牛津那种学生被大学录取了,却没有一个学院愿意接收的情况。新生入学后选择和同学同住,那么他的室友将会由学院根据学生特长互补性原则安排入住。比如学院会把一名有数学特长的学生、一名有音乐特长的学生和一名有表演特长的学生安排在同一个宿舍里,但是绝不会把三名具有数学特长的学生安排住在一起。让年轻人相互取长补短,是普林斯顿学院制的精髓。

普林斯顿大学非常强调在头两年打好基本功,这一点与中国顶尖的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相似。因此,普林斯顿大学不鼓励低年级学生做科研,如果哪个学生一进大学就想钻进实验室,普林斯顿大学就不是他最好的选择。

普林斯顿对学生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学生们学习非常刻苦,但是最后也只有30%的学生能够拿到A。在美国的大部分大学里,及格与否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授不会刻意帮忙,但在普林斯顿,教授会安排助教或者高年级的学生对困难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

为什么要选择普林斯顿?

一位退休的副院长给出的第一个也几乎是最重要的理由就是“普林斯顿是一个大家庭,大部分学生从这里终身受益”。第二个申请理由是普林斯顿的通才教育和重视学生全面发展。

耶鲁大学

伊利胡·耶鲁其实不是耶鲁大学创始人。这位商人当年将出售货物所得(大约800英镑)捐给了学校,同时还送给学校400多本书和一副英国国王的肖像画。为了感激商人耶鲁对学校的贡献,1718年学校以他的名字冠名。

为什么要选择耶鲁?

费舍尔在一百年前这样总结耶鲁精神——刚毅而勇敢。

“黄昏到来时,夕阳的余晖或许会偷偷地把它遮藏起来;但是当辛劳的白日来动,照在它上面的绚丽阳光,将使它发出一股股力量,使每个耶鲁人的心中汹涌着大无畏的精神。”

如果说能够在耶鲁大学学到那些书本和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那就是耶鲁的精神。一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感是耶鲁教育的精髓所在。

耶鲁虽然有着几百年的传统,但是在培养人上一直是一个向前看的学校。它很清楚大学培养的是未来的领袖,而不是当下的领袖,耶鲁希望学生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思考去把握未来,引领未来,而不希望用老人的观点禁锢年轻人的思想。因此,即使学校不同意年轻人的做法,它也要给他们自由并且保护他们。

普林斯顿大学和耶鲁大学是美国为数不多的学院制大学。无论是进入普林斯顿还是耶鲁,更多的学习,更大的收获,都是在课程之外。

大都市里的常青藤大学  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

宾夕法尼亚大学

要了解宾夕法尼亚大学大学,先要了解富兰克林。

“富兰克林出身寒微,通过自身努力成为一个为社会,为美国甚至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人。不过对他来讲,商业、政治、教育、科学研究和发明都是手段,并非目的,他一生致力于要建立一个公平而幸福的社会。富兰克林勤奋努力,谦虚务实,擅长交际。因此,他被视为美国精神的代表。”

富兰克林不仅亲手创立了宾夕法尼亚大学,还是大学的第一任校长,并且担任校董数十年。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创立,是为了让来自平民家庭的年轻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为了服务社会,促进工商业进步。

宾夕法尼亚大学偏向于专才教育。沃顿商学院的课堂很多都对外开放,如果一个年轻人像乔布斯那样只想听课不拿学位,只要在沃顿拿到一张开放课程的课表,一年到头地听下去。

宾夕法尼亚大学地处大都市费城,而费城又与纽约的华尔街和首都华盛顿相邻,很多学生非常现实,他们读大学的目的常常就是谋一个好职业。宾夕法尼亚大学秉承了创始人富兰克林务实和关注社会的特点,这也是该校的灵魂所在。

哥伦比亚大学

到哥伦比亚大学读书的人,必须喜欢纽约。

哥伦比亚大学对自身学科的平衡性颇为自豪,它在教育上的最大特点是所谓的核心课程组,既一组无论哪个专业的学生都必须上的课程,这是通才教育的典型特征。

对于核心课程,哥伦比亚大学的毕业生有两点评价,第一是“臭名昭著”,因为它非常难,第二是受益匪浅。

哥伦比亚大学的另一个特点是送学生到国外做交换学生,暑期短期学习和实习的机会也特别多,大大小小加起来有300多种。

各种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也是哥伦比亚大学吸引学生申请的原因之一。哥伦比亚大学的各种俱乐部和协会,大大小小至少有三四百个,具体数量连学校里的人也说不清,因为不断会产生新的学生组织。

如果想听各国政要演讲,扩大国际视野,哥伦比亚大学是个好去处。据招生办负责人讲,由于联合国总部在纽约,因此每年都会有多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来哥伦比亚大学演讲,其中包括颇有争议的伊朗总统艾哈迈德-内贾德。大学为什么邀请这样一个有争议的人来“惹麻烦”呢?大学认为:为了把今天的学生培养成明日世界的领袖,它有责任让年轻人更全面地了解世界,倾听不同的声音。

作为纽约城里的常青藤大学,哥伦比亚和耶鲁一样,以培养未来的领袖为己任。历史上,哥伦比亚大学走出了4位美国总统和30多位世界各国元首或政府首脑。纽约不仅给学校的教授和学生带来了各种机会,也赋予了学校生命力和创造力,使得哥伦比亚大学成为美国新文化新思想的发源地。倘若不了解哥伦比亚大学的民主氛围和崇尚自由的传统,在这里读大学的意义就减少了一半。毕竟,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四年人生经历,比将要学习的课程更为重要。

普林斯顿大学和耶鲁大学,与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大学完全是不同类型的大学。如果分别用一个词组概况这4所大学的特点,我愿意用“学院制”“责任感”“务实”和“新思想”来形容它们。

标杆性的常青藤大学

哈佛大学

哈佛大学成立于1636年,是由马萨诸塞殖民地立法机关授权创办的一所高等学府,是美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大学,并非像一些人理解的那样由牧师约翰·哈佛所创办。该学院和后来的大学以哈佛的名字命名,是因为约翰·哈佛留下遗嘱,他把自己的藏书(约400本)和一半财产(779英镑)捐给了学校。


艾略特担任哈佛大学校长期间,进行了多项重大改革:

真正开始启动科学研究;

将大学由“以教为主”改变成“以学为主”;

学校开设大量课程,满足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今天,哈佛大学对所有学生统一提出要求的课程只有一门,即写作课;

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学业要求;

各个专业学院开始相对独立,并逐步从中心校区迁出,建立起一个个在地理位置和管理上都相对独立的园区;

国际化;

帮助少数族裔(尤其是非洲裔)学生进入哈佛。


哈佛的医学院,一直在全美医学院中排名第一,出过多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哈佛商学院则经常与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沃顿商学院并列第一。


为什么进哈佛那么难?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商学院教授用投资打比方来说明哈佛的招生原则。

首先哈佛培养学生是一种投资,需要看到一个结果,比如某个学生能够成为著名科学家,甚至获得诺贝尔奖。

既然教育是一种投资,就要讲究投资的效率。他说,哈佛录取学生,不完全看过去的成绩如何,而是要看将来是否有出息。

怎么才能看出学生以后有没有出息呢?哈佛主要挑选两种人,第一种,目前虽然还是丑小鸭,但是很有潜力,比如一名来自普通公立高中但特别优秀的学生。而另一种,则是因为他们比其他孩子明显有着更多的资源。比如哈佛为什么会录取外国政要的孩子,而没有录取一名来自普通家庭的孩子,尽管后者成绩全是A,而且做了很多社会工作。哈佛认为,相比来自普通家庭的孩子,那些各国政要的孩子更有可能成功,或更能给哈佛带来好处和声誉。同理,哈佛会接受那些亿万富翁的孩子。

哈佛的录取还讲究学生之间的互补性,其中一个原则是寻找那些将来能够对同学的教育起到很大帮助的人。哈佛的一位计算机系教授给我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录取学生就像是给我的孩子找同屋室友”。哈佛招生办官方给出的描述是:有活力,有天分,对别人友好,相互之间有较好的互补性。

招生办负责人强调,哈佛(和美国其他私立名校)的录取没有任何公式,更不是(像中国那样)根据各种特长加分,达到一定的分数线就能录取。任何特长(从学习到各种课外活动,包括社区服务、个人素质和领导力等等)都会对录取有帮助,但它们既不是必要条件,更不构成充分条件。

用一句话概况哈佛的录取特点,那就是“哈佛的大门是为那些它认为出类拔萃的人敞开的”。


能把最优秀的年轻人聚集在一起,建立起受用终生的良好关系,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互相提携,这些只有在哈佛才能得到,也才是哈佛给它的学生最有价值的礼物。

世界上最好的工学院  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

麻省理工学院

我的信息渠道来源包括这样几个:首先是在麻省理工当过教授、做过访问学者或者从那里毕业后在其他大学当过教授的人,比如舒维都、贾里尼克和柯林斯等,第二类是麻省理工的毕业生和在校学生,包括我在Google的很多同事,第三类是学生家长。

第一个特点是本科教学突出。在美国的大学中,可能没有第二所学校比得上麻省理工学院的本科教学。

微软研究院的邓力研究员在滑铁卢大学当教授时,曾经在麻省理工安排了一年学术休假。他回来后告诉我:“在麻省理工你可以学到(工科方面)任何想学的东西,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大学都比不了的。”如果麻省理工的学生想学人文方面的课程,而学校却没有开设怎么办?没有关系,他们可以到哈佛去学,然后把学分带回来。

第二个特点体现在它的科研上,本科生一进校开始就有机会参与真正的科研。教授会让某个特别能干的本科生参与自己拿经费的科研项目,由这个学生承担其中一项工作,当然这时教授就要花时间指导学生,并且也承担风险,因为如果这个本科生能力有限或者没有责任心,就会影响教授的科研进度。另一类真正的科研则直接来自于工业界。该校有很多所谓的“校企合作”项目和奖学金,学生们可以自由申请。

第三个特点是非常独特的“书呆子(Nerd)文化”和“黑客(Hacker)文化”

在麻省理工,书呆子Nerd是一个褒义词,它代表着一个学生对科学或者工程的执着与精通。书呆子们的行为常常体现在利用自己的学识搞恶作剧,比如当年乔布斯就设法在电话线路上做手脚,偷打免费的长途电话,这就是典型的恶作剧行为。

Hacker常常是指计算机的黑客,但是在麻省理工这个词的含义要广得多,指一切有趣,有创造力而且显示出高超智力水平的事情。

麻省理工有个著名的恶作剧,是几个学生将汽车(的模型)搬到大楼圆拱顶上。全校的师生都为此自豪,并将这件事的过程放在校史的展厅里展示。学生们在夜半无人时分,用自己搭的起重机将汽车的外壳、轮子等部件搬到几十米高的拱顶上,然后再组装成汽车的模样。至于他们是怎么爬上这个几十米高四周光秃秃的圆拱顶的,展览的橱窗里并没有说明)

第四个特点是这里的人搞科研有一种理想主义情怀。

麻省理工学院在机器人方面的研究已经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不过直到今天他们的研究方法还十分传统,做的工作非常扎实,但是进展缓慢。不单机器人研究如此,麻省理工学院里的很多研究都有这个特点。拿语音识别来讲,舒维都教授能够读懂人的语音的语谱图,他一直试图“教会”计算机这个技巧。从结果来看,这是所有方法中最吃力不讨好的做法,除了麻省理工学院,世界上没有第二个研究机构会去做这种“傻”事,因为大家都在使用最简洁的方法追求最好的结果。但是,从另一方面讲,世界上确实需要有人去做声学方面最基础的研究。在半个多世纪的科研中,麻省理工学院为世界贡献了很多研究成果,但直接创办的公司并不多。

将学生培养成工业界领袖,这是麻省理工学院和其他工学院不同的地方,也是我总结出来的第五个特点。

加州理工学院

加州理工的小校园被誉为全世界智力最集中的地方,学校的办学理念就是出科学精英。加州理工是一个只为天才服务的地方。

加州理工的办学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培养大科学家。学校教授在讲课和培养学生上,会明显向个别的尖子生倾斜。不是学习尖子并且智力超常的话,加州理工未必是好的选择,因为加州理工的淘汰率实在太高了——它的4年毕业率只有82%(2013年),而6年的毕业率也不过93%,这两项指标在美国名牌大学里都是最低的。

在加州理工这所教授和本科生的比例为1:3的小学校里,一名学生如果有什么特长,被关注到的机会是非常大的。加州理工招生时,标准和其他大学明显不同:

首先,加州理工不强调全面发展,而强调学生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上良好的教育背景和超乎寻常的天分,这是与哈佛、斯坦福甚至麻省理工都大不相同的地方。

除了成绩单、推荐信、标准考试等所有大学都有的要求外,加州理工也要求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并且通过课外活动有所收获。但是对于有体育和艺术特长的学生,学校没有任何照顾。

我对这两所世界顶级理工科大学的看法是,如果一门心思要得诺贝尔奖,就选择加州理工,如果只是对工程感兴趣,或者训练自己理工科的思维方式,将来向法学、医学和商业方向发展,麻省理工不仅要比加州理工好,甚至比很多综合性大学都更合适。当然,想当总统的,应该去耶鲁学历史,或者去哈佛学政治。

美国第一所研究型大学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建立于1876年,是美国第一所靠巨额捐赠办起来的大学。它拥有从银行家兼铁路大王约翰斯·霍普金斯那里获得的700万美元的巨额遗产,这是当时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一笔善款。700万美元在当时是什么概念呢,要知道20世纪初杜克家族给杜克大学的第一笔捐款不到10万美元,那所大学就高兴得不得了。建校之初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就非常富有。

充足的资金带来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另一项,也是最重要的一项第一名——美国第一所研究型大学。

在约翰·霍普金斯,选课非常自由,甚至可以说自由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首先,在不同专业之间相互选课是常态,这是我非常喜欢的。几乎每一门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来上课的一半都是外系的学生,而我本人所学的课程,听课的一半以上也是外系的。

除了一般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约翰·霍普金斯还有专门为满足学生们的兴趣爱好而开设的课程。选课的自由还体现在可以比较方便地加课和退课。耶鲁大学给了学生们两周时间自由加课和退课,这就拿来做招生广告了,还为此发明了一个名词——“购物季”,意思是说每学期的前两周学生们可以随便加课和退课,就如同购物一样。约翰·霍普金斯在吸引本科生上显然没有耶鲁那么会做广告,但是它的“购物季”可比耶鲁长得多——6周,要知道约翰·霍普金斯一学期不算期末考试,总共才14周。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一直以科研经费最多而自豪,而且已经连续几十年(到2014年连续36年)排名第一了。2014年,它的科研经费高达21亿美元,不仅远远超过第二名的密西根大学的13亿美元,而且超过著名的研究型大学斯坦福和麻省理工的总合。

约翰·霍普金斯要求本科生最晚从三年级开始必须选定课题并且开始从事研究工作。这个要求不仅针对理工科学生,对文科和商科学生也是如此。

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约翰·霍普金斯的本科教育相比其他一流大学长处的特点,那就是:非常多真正的科研机会。

录取要求

在约翰·霍普金斯,各个学院的录取都是独立进行的,申请者必须说明自己要申请的是哪个学院,而不能笼统地说申请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不过在录取之后,学生还可以更换学院,在工学院和文理学院之间,这种交换相对容易。

约翰·霍普金斯对学习成绩的要求要高一些。原因主要有两条,首先这是研究型大学的普遍特点,包括麻省理工、加州理工或者卡内基-梅隆,都是如此。其次,约翰·霍普金斯的本科生很多将来是要读医科预科的,并且打算申请医学院,在美国要想进入医学院,成绩要很好,为了保证本科生进入医学院的成功率,约翰·霍普金斯也不太敢招太多成绩平平的学生。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录取比超级五强要容易一些,成绩优秀的学生经过努力是很有希望被录取的,而不需要像哈佛和斯坦福那样非要有过人的专长,当然最后能够被录取也还要看运气。

硅谷的摇篮

斯坦福大学

斯坦福大学创立的真实故事:老利兰·斯坦福夫妇只有一个儿子小利兰·斯坦福。这个孩子完全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富二代加官二代,从小一直得父母宠爱。在斯坦福8000英亩的庄园里,有一条铁路是专门用来给小斯坦福开火车玩的。当时美国的教育水平远不如欧洲,斯坦福夫妇就想把孩子送到欧洲读书,而在此之前,他们决定带孩子到欧洲旅行。不幸的是,小斯坦福在雅典染上了痢疾,还没来得及回到美国,就在意大利去世了。斯坦福夫妇很伤心,想了很多方法来纪念孩子,最后决定用自己全部的财富(大约几千万美元,相当于今天的10亿美元)为全加州的孩子创建一所大学,作为对自己孩子最好的纪念。这所大学被命名为小利兰·斯坦福大学,简称斯坦福大学。

有人说斯坦福是西部的哈佛,但是斯坦福人并不这么认为,在他们看来,斯坦福等于哈佛加麻省理工学院。

首先,斯坦福大学在专业设置上覆盖了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合集,尤其是在美国最热门的医学、法律、工程和商业方面,斯坦福都特别强——它是美国唯一一所在这四大热门专业领域都名列三甲的学校。

其次,在办学理念上,斯坦福集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特长于一身,强调素质教育和通才教育,又强调专业教育。

不过,对于这些特点,斯坦福在介绍学校时都懒得讲,只强调一点,就是学校的教授、学生和校友所创办的公司,以及对硅谷的影响。

硅谷的支柱

从20世纪80年代起,斯坦福的学生、教授和员工成功地创办了许多著名的跨国科技公司,比如思科、太阳、SGI、MIPS、雅虎、Google等。这一点是斯坦福在向高中生介绍学校时唯一强调的要点。

要想成为未来工业界的领袖,或者通过发明创造来改造世界,在美国还真没有比斯坦福更合适的地方。

在扶持学生创业方面斯坦福大学无疑做得非常好。它对创业的教授和学生直接的帮助就是为他们搭建和工业界之间的桥梁。斯坦福专门设有一个办公室,用来帮助准备创业的在校学生与在硅谷成功的校友,或和斯坦福有来往的企业家、投资家之间建立联系,寻找投资。

对于学生创业而言,最关键的是需要学校扶持一把。已故的美国肯尼迪总统和美国导弹之父冯·卡门之间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故事:

1963年,冯·卡门被授予美国第一个国家科学奖(1962年度),在美国人心目中这是比诺贝尔奖更高的荣誉,每次均由美国总统授予。当冯·卡门在肯尼迪总统的陪同下走下白宫的楼梯时,这位81岁高龄的科学家一个趔趄差点摔倒,肯尼迪总统立刻上前搀扶。这时,冯·卡门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年轻人,当一个人往下走的时候是不需要扶的,当他往上走时恰恰需要你扶他一把。”

要想上斯坦福,成绩好是必要条件,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在录取要求上,斯坦福和哈佛颇为相似,可以说,哈佛有什么样的“不合理要求”,斯坦福也有。

世界上各个学科水平都很高,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和科研水平十分均衡的大学屈指可数,而斯坦福大学就是其中之一,而它和工业界之间的无缝连接,以及对地区性经济做出的极大贡献,更是其他名牌大学无法比拟的。如果说,哈佛大学与耶鲁大学代表着美国传统的人文精神,那么斯坦福大学则是21世纪科学精神的象征。

象牙塔般的文理学院

卫斯理学院

在中国知道女校卫斯理学院的人可能不比美国人少,因为从卫斯理学院走出了一位曾经的中国第一夫人——宋美龄。卫斯理成立于1870年,原来是女子神学院,1873年改名为卫斯理学院。

为什么会有不少额米国学生选择这种几乎只教学不做科研的文理学院呢?

卫斯理充分发挥了“小型“大学的优势,注重教学质量,重视挖掘学生的潜力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卫斯理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富裕的家庭,但也并非娇生惯养的孩子,她们好学上进。在卫斯理的学生看来,我们是未来的独立女性(而不再是半个多世纪前待在家里的太太们),其中很多人未来会寻求进一步的深造。在卫斯理的毕业生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希拉里·克林顿,她从卫斯理毕业后,进入耶鲁大学法学院学习。

卫斯理的女生在波士顿的各所大学(尤其是麻省理工)非常受欢迎,一些女生便把进卫斯理读书作为将来钓得金龟婿的途径。

不在藤校中的藤校  杜克大学和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

杜克大学

篮球在杜克有着特殊的重要性,杜克是ESPN全美最佳篮球名校。

杜克是一所大而全的大学,在这一点上与斯坦福很相似。杜克应该说是美国私立大学中最有条件,并且真正放手让学生自己搭配专业的大学。杜克学生参与科研的程度非常高,而且从事的是那些有经费支持的真正意义上的科研。

杜克是对亚裔学生比较友好的大学之一,亚裔在本科生中的比例达到了21%,高于常青藤大学的平均水平。

杜克对当地最大的贡献,是与北卡罗来纳州的另外两所大学(北卡大学和北卡州立大学)一道,打造了一个北卡研究金三角。这里最出名的产业包括生物科技产业、航空航天工业和IT工业。这些公司既保证了当地人和杜克毕业生的就业,也让北卡成为全球科技产业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华盛顿大学

华盛顿大学的成名得益于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1904年召开的圣路易斯奥运会和同年举办的圣路易斯世博会,让人们知道在美国偏远的中西部还有一所以华盛顿名字命名的大学。

真正让华盛顿大学在学术上出名还是靠一个人——阿瑟·康普顿。1922年,阿瑟·康普顿在华盛顿大学当教授时还是一个毛头小伙子,但是5年后他就因为发现“康普顿效应”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这为华盛顿大学带来了真正的学术声誉。

华盛顿大学在招生上更看重成绩好的亚裔学生,这使得它的亚裔学生比例超过了25%,在著名的私立大学中仅次于哥伦比亚大学,排第二。

华盛顿大学招生的另一个特点是希望招到那些真正对它感兴趣的学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922评论 6 49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591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546评论 0 35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467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553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580评论 1 29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588评论 3 414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334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80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92评论 2 33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270评论 1 344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925评论 5 33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73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94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37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154评论 2 36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127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