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朋友向我讲述了一件曾经让他发疯的事。
在一次朋友聚会时,他认识了一位年轻貌美的女人,从第一刻起就被她迷住了。正好她也没有陪伴,因此他就开始和她调情,并引起了她的兴趣。事实上她也很感兴趣,相互交换了微信。第二天他就给她微信留言,要求同她约会。女孩子名叫安琪,她说必须呆在学校里准备考试,以此敷衍并答应下星期同他约会。整个星期,这个年青人都一直在想,怎样和她一起度过那个即将来临的夜晚。那天晚上,两人终于走到一起,一切的确非常让他陶醉。女孩笑得特别开心,仿佛因为他的存在而在享受生活。他“偶然”碰了女孩的胳膊,女孩却立即拒绝了,于是请他把自己送回家,女孩感到有点疲倦。
由于安琪必须去探望她的母亲,而且学校里事情也较多,所以他们第二次相遇乃是十天之后的事。男孩名叫罗杰,他一点也没有松懈,送花、写信、频繁地和她微信聊天并静静地等候。
第二次约会时,他们俩是手挽手地离开那家旅馆的。然后他送女孩回家,两人的关系得到了一定的进展,对此他确实比较满意。十四天之后,他才与女孩又一次重逢:“安琪总是敷衍我说,这期间她有一些重要的事情,但是我和她语音通话时,又能感觉到她也很期待一次相聚。这段时间我发生了变化。我更加想念她,幻想里她更有魅力,更值得追求,而且更加性感。她值得我去等,值得我去宠爱。我要加倍努力向她表白我的感情。”
半年之后,他结束了这一段绝无仅有的关系,因为他已经精疲力竭。于是,男孩向我诉苦道:“我们从来都没有上过一次床,到如今我还是不知道,我是否对她意味着什么。然而,令我后怕的是我突然变得非常依赖她的心情。我从来还没有这样追求过哪个女人,我老是认为,一切努力都是合情合理的,这个女人确实值得我去追求。如此明艳照人,完美无暇,但于来我竟如水中月镜中花。这样也好,我再也不会追求像安琪这样的女人。”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很难被征服的人反而更让人仰慕?
对一个人产生好感和吸引力也决定于人在这种关系中已经进行了多少投资,不一致理论给出了一种说明:
如果我费尽心思地追求一个女人,但她并没有以同样的深度对我的情感作出回应,这样就产生了不一致。为了消除这种不舒服的非一致状态,我提高了对这个女人的魅力评价。在我的想象中,她具有如此的魅力,以致她已经赢得了一定程度的兴趣和欢喜,从而我的努力还是完全合理的,当然还有选择的自由。我已经自愿地投入进去了,这个女人必定是值得追求的,因为我为了占领她已经付出了很多很多。
怎样对待情投意合的人以及没有好感的人
我们在调情场合中结识的人都在扮演着一定的角色,因此,我们会产生相关的感情,比如:他/她很友好,我对他/她很有好感,我喜欢他/她。他/她狂妄自大,缺乏魅力,不太讨人喜爱。我不喜欢他/她等等等等。当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彼此产生好感时,就会出现下列的行为模式:
1.他们缩短空间的距离,相互靠近2.他们彼此目光交流更频繁,时间更长
3.受到对方积极评价时,瞳孔直径变大
4.两人交谈次数越多,时间越长
5.相互评价更加正面,比如聪明,相配等等
6.他们认为两人三观一致,总有可聊下去的话题
7.很少有人去关注那些没有好感的人,因为他们没有什么相似之处,从而遭到了拒绝。
第一眼就能让我们产生好感的人,我们是否会同时选择其为固定的伙伴呢?这种调情关系一般情况下是极为肤浅的,尽管我们每天能遇到许多调情伙伴,但是并不是每一个调情伙伴都适合成为准伙伴,经常是在新的调情关系开始之前结束上一次调情。
调情时我们收集一些信息,让我们了解调情伙伴的人格、品性。谈话的相似点、社会地位、外貌长相以及他的才能都是一种过滤器,结识这个人是否值得?是否存在正确层面上的相似点?
如果调情伙伴成功地通过了第一层过滤,那么,他的兴趣会增强。然而,单单好感对一种正在开始的关系是否能持续下去,并不起决定性的作用。
我的影射力:产生好感的原因有哪些?
1.我们个人的生活经历在评价吸引和排斥时起着重要作用
2.在调情场合中诚恳地欣赏别人会提高陌生人对你的好感评价
3.如果一个调情者将赞扬对方同一定的背后意图联系起来,但这个意图被对方发觉了,这种情况下,她对这个调情者不会产生好感。
4.如果双方的相遇,相待是平衡的,公平的,这种调情关系会让人产生好感,男女都在努力与对方接触,表现出自己的兴趣,这创造了好感。
5.发现两者的共同点和相同的波长也会促进双方的好感评价。
6.如果一个人的外貌充满魅力,它对人际关系会起到积极的作用,提高了人们对他的好感评价。
7.两人之间的好感是自发产生的,但是,如果调情伙伴的行为并不讨我们喜爱,也会使我们的好感发生巨大的变化。
8.微笑是赢得好感的最为重要的信号,也是一种进入调情关系的最佳方式,不妨试试!当然相同的波长也创造了好感。然后两人就会长谈,多谈,相互的评价都是正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