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是人到中年以后一种特有的病,每到传统节日,总是忍不住把从前的的情景在心底打捞上来回味一番。特别是过年的时候,看着那些捧着手机不抬头的孩子们,更是感慨良多。
因为鞭炮禁放,今年的春节到处静悄悄。
虽然城市的行道树上早早挂满了赤橙黄绿蓝紫各种彩灯,如满树繁星闪烁,又似繁花盛开;虽然几个景区里的灯会早早拉开了序幕,蜂拥而去的游人也不少,营造出了一方如梦如幻的天地;虽然除夕夜的春晚越来越色彩绮丽,场面恢宏、热闹非凡;虽然我们餐桌上的食物越来越丰盛,什么都不缺……可是人们还是在说年味越来越淡。
明明大家都已经在很努力地营造节日氛围了,可是谁也无法阻止年味就这么淡下去,淡到过年对于我们的意义,似乎只是一个放松的长假,一次长途的旅行,一次人员、物资和现金的大规模流通。
那么,变淡消失的年味儿究竟是什么味儿呢?
是曾经的岁月里,那远远近近鞭炮噼里啪啦的响声和空气中弥漫的硝烟的味道?是全家人里里外外齐心协力打扫房屋扬起的灰尘的味道?是铁锅煮肉、炸鱼、炸鸡、炒花生,大锅蒸年糕、蒸馒头的香气?
抑或是小孩子们是对新衣服新鞋子新玩具的期盼?是年五更里大人们从炕头上递过来的几毛压岁钱的欢喜?是可以借着过年停下手中的活路到处疯跑串门聊天打牌喝酒的轻松放纵?
似乎是,又似乎不全是。
就拿春晚来说,八九十年代过年,电视机还不是家家都有,除夕夜满屋子里是人,乡邻们挤在一起看一台黑白电视,生怕错过一点精彩的瞬间,激动到彻夜难眠。现在的春晚的节目比以前投入多了,场面大了,舞台精美了不知多少倍,演员阵容强大了不知多少倍,但是很多人的兴奋点在支付宝集五福抢花花卡,在百度摇一摇抢各种红包。从五个亿、九个亿的大项目里分得三两块钱。春晚在除夕夜倒成了背景和陪衬,往往熬不到最后结束,看着看着就睡着了。
那天,看到微博上有人说,只有穷人才盼过年,有钱人的日子,天天像过年。忽然就明白了一件事。过去的年代里,过年,是平时处在饥饿贫困里的人们难得一次的奢侈盛宴。所以大人孩子都盼。而现在的生活水平普遍提升,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都富足了,每一天吃的穿的都像以前过年一样,所有的愿望都不再需要借过年的名义来满足了,以前过年时才能获得的快乐和幸福感就被稀释了。
对于春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记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感受。而城市和农村出生长大的人的记忆和感受又不相同。
在写了一篇回家乡过年的感受以后,从北京回乡过年的朋友在我的朋友圈留言说:
“传统运动类游戏逐渐被电子竞技游戏取代,物质性餐桌逐渐被形式化餐桌取代,深层次的伦理观念在苦苦支撑,可以说现代文明和城市化运动毁掉了春节,也可以说现代文明和城市化运动在塑造新的春节,旧时代马上消亡,但新时代并未显示出确切的方向~这是这么多年关于农村春节非常直观的感受~”
像我一样在乡村长大和生活过很多年的人,在春节时回到乡村里,想找寻儿时的记忆,看到的却是那些新房中间夹杂着旧屋老院黄泥墙,在年复一年的风雨中逐渐变成断壁颓垣,看到当年熟悉的老人们,慢慢衰老,减少,慢慢都进了村外的墓田,而新成长起来的全是陌生的名字和面孔。我们的故乡在老去,也在新生,而我们,却不能适应这种变化。体会到的是无限的失落、迷茫、惆怅。
一年又一年的,年味在变淡,而心头的乡愁,却越来越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