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天,我想谈一谈写作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近看到几篇文章都在谈论写作的意义,引起的一些思考,所以也想来谈一谈。聊聊自己的本心,才能更好的进步!

一、为什么写作?

一开始加入简书,我也不知道自己该写什么,我想自己会擅长写故事,所以我连简介都写成是:说说我的故事,说说我听到的故事,虽然不多,但会越来越多。记得在高中的时候,每次作文考试或是作业,写记叙文抒情就一般是高分,但一旦写到议论文,分数就不尽如人意了。

议论文或者说是说理类的文章我是最不擅长的,大学到现在一直不敢面对这个问题。在猫群里,我觉得自己应该要正视这个问题,不能永远呆在自己的舒适区里,所以最后我当自己写作目的的定为: 故事要说,但不仅仅是讲故事,我要说出自己的观点,然后跟大家的观点碰撞,成为又一个新的观点。

我将自己这个写作目标的践行为三个时间段:一、先践行27天,养成习惯   二、再持续三个月,尝试不同的风格,找到自己的风格   三、定一个突破目标,写半年

希望写作不是一种坚持,到最后成为一种自然而然,那我就赢了。

二、最近读书写作的一些困惑

你们是否也遇到了这样的输入输出困惑呢?

1.当输出影响出输入的时候

最近一直在看书,看文章,写作,但是我不知道是对于写作的执迷还是还在写作的新鲜期,我非常想输出新人的观点,追求所谓的"语不惊人死不休"。吃饭在想写作,睡觉在想写作,现在走在路上在想写作……有一个可怕的事,连在看书的时候都在想写作,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看不进去书!

之前看到朗朗小助理的手记中间有一句话特别让我印象深刻,大意如此,不知道有没有记错:如果输入是为了输出,那么跟我们吃饭是为了拉粑粑有什么区别呢?这句话确实引起了一定的反思。

吃饭真的不是为了拉粑粑,是为了补充营养,长身体!虽然这样说有点粗俗,但是话糙理不糙。确实输入不是为了输出服务的。如果说输入输出孰轻孰重,我认为还是输入!而输出(写作、说话)只不过是为了检验输入(读书、看文、交流)的质量!而最终输入决定了我们的输出有没有效果。

所以当我习惯性地在读书的时候想写作,我就会不断地提醒自己:不能本末倒置!所以我会放空自己想写作的心,不断在书上做笔记,让自己沉浸其中。

更好的输入才能有更好输出!要好好读书!

2.慢慢地发现有需求的输入更加有效

一点点小体会:无论是最近在的<复盘>还是<少有人走的路>,都是基于自己的需求在读的,所以发现在里面的收获很多。但不是说没有需求就不去读,只是说一段时间内有需求的读书效率会很高。我自己会比较倾向于觉自己一段时间内需要的。

小总结:需求带动输入,精简分享输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读书主义 更多精彩等着你! 这个读书方法,可能会颠覆你对读书以往的认知|开卷 或许读书已经成为...
    米米粒粒阅读 34,828评论 9 209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3,593评论 25 708
  • 今天听了尹老师的微访谈,感觉解决受益匪浅,尹老师讲到的其中一些问题的对策也给我敲响了警钟。还要再听一遍。 一直以来...
    圈_圈_阅读 73评论 0 0
  • 月夜1314阅读 400评论 3 2
  • 北方的冬日里 总是期待下第一场雪的好心情 最喜欢晒着午后温暖舒心的阳光小憩 舍不得离开充满温度的被窝与暖水袋 即使...
    慢慢悠阅读 199评论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