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想初高中时期,我是很喜欢看《意林》的。一开始是在初中的时候,为了提高写作和阅读能力,我向母亲提出要多买些名著来看,但母亲建议我多看些杂志,原话则是:名著有各自的时代背景,对你现在来说有些老旧或者难以理解,而杂志是与时俱进的,你可以更快地了解现在的潮流与思想。
因为这句话,我之后便在书店定期购买杂志。记得初中时每过几天我就会去书店那里挑一挑,刚开始的时候《意林》、《读者》和《格言》我都是每期都买,也时不时会买点漫画相关的譬如《动漫水晶》一类的。去得多了书店老板就记住了我,时不时跟我聊上几句,去买书的时候还顺便辅导过她女儿的作业。后来我看杂志看得多了就感受得到哪种杂志更适合哪一类人群,譬如《格言》就尤为适合初中学生看,因为里面的内容总是励志又梦幻。但到了高中之后,或是因为学业的压力和时间不足,我渐渐失去了曾经那般爱做梦的勇气与能力,渐渐地很少看《格言》了,而《读者》又让我感觉离现实太近而心生怯意,只有《意林》在现实中充满了诗意,大概是刚刚适合我当时的心境,所以我格外喜欢,坚持着每期都读,看了四五年。
但是高中毕业之后,可能是不再有学业的压力,我对自己阅读写作能力的提升需求不再迫切,加上使用手机和电脑的常态化,我的阅读量大大减少,多是看看网上一些推送的文章,也仅仅是偶尔看看。
而今,我不再是学生,也和许多人一样,初入社会就遭受了社会的毒打,活脱脱从过去意气风发的中华学子变成了一事无成的失败者。遥想过去,还是曾经安静看书的我,才像好好地活着。在拟这篇随笔的题目时我想到,或许该说是过去的时间造就了现在的我,可我是如此平平无奇又一事无成,用造就一词实在是不好意思,所以,只能说留下吧。好在,失败是一时的,我在试着找回好好生活的方式,遂翻开了许久不读的书。
而今再看意林,确是每篇文章皆有造就的意义,也或许是身份与经历的不同,感受也开始深刻起来。这便是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吧。
今天看的第一篇文章便让我感触很深,名为《时间看得见》。文章的主要故事看起来跟题目并不是很搭,在读的时候我还在想这到底想要表达什么,却在读到最后的时候恍然大悟:我们的今天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时间看得见。这样一句话,我想我就是现在单拎出来大家看了也会很有感触。之前文中所写的故事也让这段话有血有肉了起来。读完之后我不禁想起罗翔老师说过的一段话,大致内容是:我们一生能选择的事情很少,我们选择不了自己的出身,选择不了自己的父母,但是可以选择自己当下去不去努力。人活着,大多身不由己,但在相对平稳的时代我们已经多了更多的选择了,将来变成什么样的人,还是自己的选择而定的。
我很喜欢《意林》的一点,是在杂志每一页的最下方都会有一句话。可能是励志的、诗意的或是现实的,但都是一些耐人寻味而值得一品的。今日便看到一句:很多人的失败感,不是来自自己的感受,而是别人的眼光与当下的世俗标准。这句话出自白岩松的《白说》。之所以对这句话记忆深刻,是因为我便是有着失败感的这很多人之一。
美国心理学家赫尔曼维特金曾将认知方式分为两类: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场独立型指:对客观事物做出判断时,常利用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的因素影响和干扰,独立对事物作出判断。场独立型指:对事物作出判断时。常利用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容易受周围人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简而言之,场独立型更善于学理科,场依存型更善于学文科。我便是典型的场依存型认知方式,虽然以前选科的时候可没人在乎你的认知方式,所以读了理科。但是这种认知方式在以后的生活中各方面都影响着我的思维模式。可惜的事,有的事情你往往明白却改不了。好在这两种方式没有优劣之分,我们确实受限于世俗的标准与他人的眼光,在失败感过强的时候,试着换一种方式,真切地去感受一下失败感的来源,或许会让自己好受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