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报道称,美国空军今年要在欧洲布署F-35A,而俄罗斯T-50研制进度迟缓,可能需要向中国采购歼-20来对抗F-35。
这个消息确实够震憾的,以前都是中国购买俄罗斯飞机,从苏-27到苏-30,再到苏-35,如今真的要倒过来,俄罗斯从中国购买飞机吗?
如果仅从技术角度分析,歼-20相对T-50确实占有优势,俄罗斯应该有购买意向。
歼-20比T-50先进,也许有人不相信。但事实就是如此。
T-50至今仍没有打开弹舱的照片,而歼-20和F-22、F-35打开弹舱的照片则早已满天飞。要知道,隐身弹舱是四代机的标配,是其区别于三代机的重要标志。见不到T-50打开弹仓的照片就无法判断其弹仓能否使用甚至是否存在。
歼-20打开弹舱
F-22打开弹舱
F-35打开弹舱
T-50严重拖进度,仍在试飞,且延续了苏-27系列的常规气动布局。其气动“亮点”,位于进气道入口正上方的一对可动边条并不神奇:一是其面积不大,作为襟翼或小边条使用尚可,不能取代鸭翼,其机动性仍不如鸭式飞机;二是由于其位置特殊,作为进气道可调斜板使用尚可,若在机动中大幅偏转,则会引起进气道气流畸变,使发动机喘振或停车;三是其全机舵面达到了12块(另有前缘襟翼、后缘襟翼、副翼、平尾和垂尾各一对),比常见飞机多2块以上,工程技术上讲究机构越简单越好,越复杂可靠性越低,对于电子和控制技术较落后的俄罗斯,这不是优点。所以,其“亮点”应是无附面层隔板隐身进气道技术未突破,又追求进气效率的无奈之举。我国无附面层隔板隐身进气道早已成熟,现已多种批产机型上应用。
至今仍未见T-50打开弹舱的图片
T-50外形隐身设计不明显,抛开其他外形隐身设计缺陷——其进气道为直通型,无S形转弯,根据相关理论,单台发动机风扇正面即可造成3平米以上的雷达反射面积;虽可在其前面安装吸波材料制作的倾斜导流格栅,但有代价:据大量公开论文,我国曾在歼-11飞机进气道中试用该装置,但隐身效果一般,进气效率下降引起发动机推力下降,而俄罗斯相关研究公开报道较少。俄在外形隐身技术方面,明显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我国已有外形隐身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歼-20飞机服役,类似的“鹘鹰”飞机也试飞多年,还有多种大型隐身无人机装备或试飞。
在等离子隐身技术方面,俄研究水平较先进,但仍未报道解决设备能耗高和体积重量大等问题,T-50应未采用。此外,等离子体发光暴露目标,会招致光电探测设备的跟踪;其对飞机材料有腐蚀,其高温也可损坏机体材料;其隐身的有效频率范围一般在20GHz以内,尚无适用更高频段的报道;其本身有高能射线辐射,飞行员需全身重型防护才能在全机隐身状态下飞行,这对操作飞机不利;其不仅吸收外来雷达波,对内部通信设备和雷达也有屏蔽作用,飞机与外界隔绝,无法进行态势感知。这些明显缺点决定等离子体用于全机隐身还需努力。
中国歼-20战斗机已经开始装备部队,并参加了对抗演练,将很快形成战斗力
俄在新材料、新工艺和结构设计新技术等方面落后较多,飞机空重较大,苏-35空重最新公布数据已超过19吨。T-50尺寸接近,虽有改进,但空重应大于17吨,很可能达到苏-35试飞时18.4吨,这对全机推重比和翼载荷影响恶劣。而我国这些方面进步很大,歼-20空重控制很成功——15吨级。所以别看歼-20发动机推力比F-22(空重19吨级)小一些,实际上整机推重比还占优势。假定未装发展近二十年(2014年9月25日航空报报道我国轴对称隐身矢量喷管研制成功)的矢量喷管,歼-20气动特性仍优势明显,全机推重比较大,翼载荷较小,稳定机动性比F-22好得多。F-22瞬时机动性有一定优势,二者各有所长。
另外,俄航电技术落后,与我国珠展上出口型航电相比差距已很大。
所以从技术上看,俄很想引进歼-20,以压制欧洲F-35“肥电”,并有效抗衡美F-22。
据说以色列购买的F-35已经投入实战
但是先进战斗机出口历来首先是一个政治问题,歼-20是沉重的砝码,在任何地区,都会严重影响力量对比和平衡。我国与俄虽友好,但如果对俄出口歼-20,美欧国家必一片哗然,虽不会开战或断交,但各种制裁少不了。这是个两难问题,要看我国准备承受多大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代价。
另外,我国出口保密制度和许可证发放极严,中轻型飞机歼-10,2003年装备部队,但直到近两年才允许出口!作为近两年开始装备部队的大型机歼-20,按惯例2027年后才有可能允许出口,而欧洲国家的F-35战斗机将会在2020年左右形成战斗力,所以时间上来看俄罗斯也等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