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好奇我的驾龄,我回复:两年!没错,实际开车到目前为止就是两年。再说说我的里程数,一年的时间里,我开了一万六千多公里。平均每个月行驶一千多公里,也就是这日夜兼程的不停“游走”。使得驾驶技术日渐成熟。大大小小的山路不知道走过多少,在爬回龙山之前记忆最深刻的一次是去父亲亲戚的老家,在华塘的某个小山村。虽然山高,但是不陡,三路十八弯绕了两个多小时才到一个小镇上。到了小镇上才是真正考验驾驶技术的最佳时期。到处都是人山人海,被挤的刚好过一辆车的距离,而且两边的三轮车,摩托车不断。所有车子都在匍匐前进。到了半路上,还有辆车停靠在路边。当时特别奔溃还好我急中生智,先把车绕到一个小道上,等路上的车子先过,再找个机会把车倒回来,再沿着大路开走。
比上一次更惊魂的莫过于今天的回龙山。早上五点多钟起来,7点多钟出门的时候,天色灰蒙蒙的下起了小雨,当时特别想打道回府去拿伞,等买完早餐,雨似乎变小了一点,打道回府念头取消。快八点的时候把车开到父母家去接父母和小侄子。路上还是雨下个不停,母亲一直在耳边念叨:这个雨下的越来越大了,怎么去玩?还去回龙山吗?干脆不去了吧。父亲说:目前是在下雨,但估计雨也不会一直下吧,说不定过去就停了呢?。听了父亲的话,我吃了颗定心丸。心想:反正我不走回龙山的老路,就先把车开到资兴的兴宁镇再说,如果雨停,再走新路上回龙山,如果雨不停,我就去探探路,看看新路怎么走,大不了下次再来。
没想到当我把车子开到资兴市的时候,那雨大的已经不行了,变成了暴雨。地面上的水滚滚而来,我生怕涨洪水。坐在一旁的父亲应该是感受到了我的紧张,一边在跟我聊天,缓和下紧张的气氛,一边提醒我慢点开。于是我就在跟父亲聊天的过程中把车子开到了兴宁镇。完全跟我印象中的“镇”不一样。路边就几个简陋的小饭店和修车店,外加一个破旧的派出所,路上又下着雨,当时想方便下都不知道去哪里上。看到一个稍微气派点的宾馆,索性就溜进去问了。还好,老板很愿意给我们提供方便。当时脑海里一直在搜索者附近景点的信息,除了回龙山和天鹅山近点。其他的都比较远,比如黄草镇。开车要2个小时,干脆打消念头。于是想到天鹅山,一直想去,没机会,干脆就趁这次。于是我跟父母商量去天鹅山,跟随着导航去天鹅山的路线,行驶15分钟的路程不到,我心里感受到了紧张和发麻的气氛。一路上两边的树有点阴森,除了雨刮器刮前窗玻璃雨的声音外,几乎听不到任何声音。路上也没有行人。突然小侄子吵闹起来,在车里嚷着要回家,要返回,怎么都不肯往前走。母亲也忍不住说了句:天鹅山是哪里,这么大的雨,也没什么好看的,返回去算了。
我只得原路返回,刚好返回到出口的地方,父亲指着旁边一个石柱说:回龙山。母亲也跟着说:往前走是回龙山吗?那就去回龙山吧,应该也没多远了。我开了导航,显示半个小时左右。这导航不开还好,一开就把我引进了回龙山的老路,而且它还仅仅是把你导航到山下回龙山停车场的地方就不再导航了。从回龙山停车场的地方开到山顶还得绕一段很长的路。在开车绕上去时候,越开越惊险,越开心里越崩溃。本以为快到了,绕了一个山头还不见最高峰,本以为快到了,又绕了一个山头还不见最高峰。父亲说:当你发现所有的山都比眼前的山矮的时候那就快到了。我瞄了一眼前方,哪里有所谓的矮啊。前面的山还那么高的不见峰顶。最让我崩溃的是,有一段连续弯路,都是笔直的。为了爬上去,你得把油门踩到底不放松地转弯往上冲。万一会车,或者碰到泥石流,随时有丢性命的危险。问题是,即使你过了这最险峻的一关,你一眼望过去,还没有到顶。而且你自己也不知道还要开多久,因为导航都没有了。在开的过程中,你随时看到有泥石流、落石等危险的标志指示牌。并且看到有大大小小的碎石横在路中间,更加剧了心里的恐惧感。因为刚下过雨,整个路面全是湿的,你永远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个先到。越往前开,心里越崩溃。
当我不断地给自己正能量,一定要上去的时候,也就忽视了目前困境所带来一系列不适感。当我开到一排房子那,饭店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说离峰顶还有4公里时,那种超脱世俗的释然,那种快要登顶成功时欣喜若狂的喜悦,无以言表。当我们休息片刻再度出发时,完全没有了之前的那种紧张和崩溃感。是的,人只有是对未知的东西永远感觉到恐惧和束手无策。
当我们顺利登顶,不仅能享受“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美景。还能身临其境地感受“此景只应天上有”的快乐。更能体会“阳光总在风雨后”的成功喜悦之感
“目前是在下雨,但是雨应该不会一直下”父亲这句话一直萦绕在我耳边,是的,在我们的生活中,雨如困境,登山如人生。困境会有,时不时会出现,也会持续出现。但是不会一直出现。穿过暴雨,穿越困境,迎接你的是最美的风景,拥抱你的是最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