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刷抖音,看到一个短视频上说大嗓门急脾气的妈妈其实内心善良等等等等。我没有打开声音,只是看了一眼评论,里面好多妈妈在评论区说自己也是这个样子,但这样子的结果是孩子跟爸爸更亲近。
我想说说我这个亲身体验的人的经历。我的母亲是典型的大嗓门,急脾气,所以小时候母亲跟父亲吵,楼上楼下的邻居都被吵来看热闹,我在旁边哭。待我稍微长大一点,母亲跟我吵,吵到楼上楼下的邻居小孩见到我便问,又和你妈妈吵架了?楼上楼下的阿姨也说小家伙,你怎么能和你妈妈大小声呢?
我小时候住的房子一梯两户,对门是一对大学生父母,我有一次在她家里玩,她父母因为一些意见不和,在小声的说着各自的见解,她的母亲最后妥协说,那好吧咱们照你说的解决吧。邻居小孩告诉我说她父母这是在争辩一个问题。我惊讶极了,原来问题还可以这样的解决。
我在邻居家做画报,邻居阿姨看到说,小崔这是你自己画的吗?真好看,你应该多学学画画。其实同样的画之前一天我母亲也看过,她说一天没见你好好学习过,就知道画些垃圾,学习才是正事。
后来,邻居阿姨因为工作原因搬走了,听说她的女儿有一次摔坏胳膊,用左手答题,英语还考到一百四十多分,考上了上海复旦大学。我高中快毕业时候辍学了,我跟母亲说我想考美术,第二天老师找我谈话跟我说,听你母亲说你想学音乐,可见她并没有听清我想要做什么。
再后来我不知道邻居家的孩子什么样了,应该很优秀很优秀吧,毕竟她有个能慢下来在关键时候挺她的妈妈。
我想说说我,我在母亲安排的工厂做了几年,等到工厂倒闭,我生宝宝后看到一个儿童教育类节目,里面帮忙解决各种亲子关系,我惊讶了,原来我的原生家庭会影响到我将来的亲子关系。
我开始思考我后半生的时间是不是要打包给一个又一个的工厂,我决定要给将来的孩子做一个好榜样,我开始寻找我喜欢的东西。报了个室内设计学校,从零开始学习画画设计。等到宝宝大一点,我去找室内设计有关的工作。我一定要离喜欢的近一些。
我和母亲的关系。。。她岁数大了,我回家的次数不多,每次带孩子回去我会很紧张她和宝宝相处方式。有时也会阻止她和儿子不恰当的沟通方式。曾经和母亲很好的邻居我都拒绝联系。小长假,我更喜欢在婆家呆着。
你能说我母亲不善良吗?她对亲戚朋友都很善良,很孝顺,亲戚家的孩子特别喜欢跟她沟通。至今堂弟还是喜欢跟她说自己发生了什么事,跟她沟通解决。但是善良跟沟通并不是一条线上的东西。它阻止不了母亲对我的语言暴力。
我想可能我只是个特例吧,但也怕是个泛例。现在的我在不停的看沟通方面的书籍。学习怎样更好的沟通解决问题。但依旧惧怕跟母亲接触。因为所有的知识在碰到母亲的时候,都逃不过那十多年培养成的本能的情绪爆发。所以我和母亲的关系就像两只刺猬,不能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