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个「处方」拎出来单独讲就又是一个小专题啦,所以这次先只对方法论的相关概念做一个简洁的介绍,方便米娜桑在阅读的时候整体把握,更多细节我们会结合case在「UX咨询故事」系列文章中进行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后续更新的文章,谢谢支持~
在与客户初次沟通问题点时,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就是 「不好看」。
据我艾不完全统计,无论是传统企业(即商业基础不是基于虚拟产品,比如房地产、服饰、医疗产业等),还是互联网公司,96%的老板在最初描述自己产品问题时,都会首先提到一个问题:
「产品不好看!」
那我们凭什么用「不好看」来评价一个产品呢?
「产品嘛是拿来用的,要求那么好看干嘛?」
并不尽然。
关于人们对「丑」这个审美概念的认知形成,在人类学上有一个猜想:有研究证明,在人类艰苦生存的原始社会时代,生物潜意识会将某些不利于后代的进化基因特征判定为「丑」,并最终在自然选择中进化淘汰
也就是说认为某人「丑」,就是对他的基因不信任。
而人类的这个心理特性也遗传到了现代。
我们大胆假设,当人们认为产品丑的时候,往往也是潜意识里感知到产品中的某些特征或者业务逻辑,不能符合已有的商业逻辑,所以认知里就开始排斥。
但苦于找不到精准描述出问题的词汇,最直观的反馈就和人类本能对于「美丑」的判断重合,觉得产品「不好看」。
简而言之,当一个产品让用户感觉不对,但又缺乏准确修辞用于表达时,他们更倾向于评论说:
「我觉得这个产品嘛……怎么说呢……就是不好看!」
修改用户界面,产品就会变得「好看」吗?
对于具体的业务部门而言,用户界面的问题首当其冲(成语没猫饼)成为最容易被关注的修改点。
如果看到一个下图这样子的产品,除了「不好看」以外,要不要尝试下来具体描述它还有哪几个问题?
这里列举几个比较明显的问题,比如图标风格不统一,VI颜色过多,视觉层次没有区分,视觉语言没有规范性等等。
但把上述界面的所有问题都解决了,这个母婴月嫂产品真的就能重获新生吗?
我们可不这样认为。
如果它只是沿用现在的信息结构而「换汤不换药」,就算把界面元素精细到像素级,用户还是会继续觉得它「不好看」
怎样才是正确的解决「不好看」的方式呢?
关键在于,我们要弄懂:产品为什么「不好看」?
面对这个核心问题,我们望闻问切,抽丝剥茧,一一列出了「不好看」的产品的三大病状,并且分别「对症下药」
01|缺少产品记忆点,一键模仿现有产品
网红界有思聪前女友找不同的游戏,产品圈应该也能开发一个识图定位的游戏,看用户能否区别不同的产品。
尤其是在抄支付宝的金融类、抄网易新闻的新闻媒体类以及抄淘宝的电商类等重灾区……
产品记忆点是产品个性的展现,是让用户更好地认知产品,了解产品自身的企业基因的重要途径。
这里介绍一种记忆简单,同时又行之有效的方法
处方1
3P 记忆法,即Positioning(定位), Physica(真实事物或感知),Presenting (视觉表达方式)
根据3P法,以下三个case都是各自领域中的好作品:
02|没有信息层次定位,处处皆为入口
大概在6-7年前,宫格设计法曾是风靡一时的趋势,最具代表的是Facebook的九宫格:
这类设计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处处皆为入口」
随着产品的信息结构和功能结构逐渐复杂,产品设计师发现,缺乏信息层次定位的宫格方法已经不能很好地承载复杂内容和逻辑本身了。
此时,美国著名的可用性咨询师克鲁格(Steve Krug)也提出的“Don’t make me think”理论,同时还着重提到,在用户首次着陆时,应该给其自然的交互流程,而不是过多的思考和选择。
于是渐渐地宫格方案开始被进化,「若非必要勿增实体」的简洁化风潮开始流行
依据「若非必要勿增实体」,iPhone在扁平界面化后对拨号界面的信息逻辑结构做了哪些调整呢?点击查看《5.12 | 干货分享:有趣的交互,不只是画流程图》
可惜这风潮还没有完全吹进日渐「复杂化」 的ToB 系统
我们走访时见到的普遍现象是,在某些传统领域(比如地产、医疗等),线下硬件设施和员工服务已经奔着完美的七星标准构建,但员工每天使用的线上系统却还停留在10年前的系统设计结构——缺乏核心功能,流程繁复,「又不好看又难用」
下图中某医美行业中使用到的通用系统解决方案,就是一个「处处皆为入口」的典型case:
用户使用时首先需要在15个入口中寻找目标功能
单看每一个图标,UI的勾勒的蛮细腻的,但是放到一起,就是觉得有些「不好看」。但究其根本而言,是信息层次的设计有问题,哪怕再熟悉的用户上来后,使用功能时,都还是需要先在15个入口中先找寻一遍。
处方2
那么对于这种问题,解决方案有两种思路: 一种是隐藏; 一种是重构
对于隐藏而言,即是将功能按照触发的场景进行分级。
比如对于短信中心而言,触发的场景最有可能是在发放优惠以及客户回访时使用,那是否可以考虑弱化此入口的位置,然后将其分布在回访和优惠券部分?
对于重构而言,即是将分散的功能再进行一次聚类,并且通过组别的先后次序,先为用户营造出一种大概认知的心智流,然后再细化。
比如对于上述例子而言,是否可以考虑将功能按照医美惯用的「电网—>预约—>到店…(略)—>回访」的逻辑顺序,对功能进行分组排放后放置在首页?
有种说法是「ToB的企业服务系统嘛,没有必要去优化体验,因为是面向内部人员使用,只要好好培训,就可以回避所有可用性问题。」
可现实情况中,企业员工本身也是用户,在有些强调经验优势的行业里,有的老员工甚至还不具备C端用户在操作上的平均水平,当企业上下员工纷纷抱怨「很难看不好用」时,(伪)现代化的操作系统不仅不能发挥其在帮助内部提升工作效率的作用,说不定在信息传递、数据储备上还会产生更多问题。
因此,聪明的企业老板们,也逐渐开始重视起自家内部系统的构建了。他们为了解决掉「不好看」的问题,特地邀请到了UX体验专家,一起定制更加符合自身业务的服务流程和信息系统。
而这,也正是艾体验AIUX所擅长的事。
03|没有考虑阅读心流,死板地套用框架
即不考虑用户阅读时的心流模型,只是死板地套用框架结构,却又不注意内容对阅读体验整体的影响。
比如说下面的例子,都是大图加文字的结构,但大家普遍会觉得左图就是「不好看」,右图就是「高大上」。
此类问题常出没于如资讯、时尚、媒体等「内容型」产品中
处方3
一个口诀:少即是多,层次分明。
少即是多,可以理解为配色,内容、字体等多个方面。
在时尚领域,法国女人的优雅有个简单的法则,即穿衣颜色不超过3种。
这种思路可以平移至阅读心流设计上。
当对信息没有把握时,尽量只放最重要的的信息内容出来,按照从左至右从上至下,阅读心流逐渐减弱的原理,将需要用户特别留意的部分放在左侧。
层次分明,是指合理利用灰度、留白、比例关系,将呈现出来的图片文字拉出层次感。
我个人偏好排版研究中的三分法 ,即大图加文字时,图的高度恰好是文字留白区的2倍左右; 而文字配小图时,文字留白区的宽度恰好是图片宽度的2倍左右。
这种方式会让用户在“浏览”阅读心流时,更容易让瞬时记忆区域获知信息,从而更好地让大脑读取内容。
写在最后的话
在从事用户体验咨询的过程中,遇到过各行各业的客户,有本身就是互联网初创公司的创业者,也有在某个实体领域已经做了很多年的成功企业家。在这过程中,实际上也让我接触到了更加多元化的思考方式,也经历了许多有趣案例。也很幸运的是,经过与合作伙伴的密切合作,把“UX体验设计”的思路融合到企业基因中。
准备以“UX咨询故事” 系列文章,把这过程中的经历和思考记录下来,有共性问题的讨论,有成功案例的分享,期望能以此,让更多正在寻求变化的企业意识到,体验战略的时代已经逐渐到来。
无论是企业内部的信息服务系统,还是直接面向用户的产品,都不仅只是一个按钮或是一个界面的考虑,而是需要将更多服务和商业逻辑融入用户体验进行思考。这正是艾体验AIUX正在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