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婚姻的期待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
EliFinkel博士认为,人们婚姻观的演进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叫做“制度化婚姻”。那时的婚姻基本不会考虑"爱情"因素。人们结婚主要是为了解决生存问题,女人找一个男人当伴侣是希望他能够给自己提供保护。
第二阶段,叫做“陪伴型婚姻”。那时人们想找一个终生伴侣,结婚的目的是找一个人和自己一起生活,不至于孤独终老。
但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存焦虑越来越小,社会给予个人的支持越来越多,过去婚姻能提供的功能,不再能够有效的吸引人们进入一段婚姻关系了。
此时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到第三阶段——“自我表达型婚姻”。人们希望在这段婚姻中能够获得满足感,希望伴侣能使自己成为“更好的人”。
要达到这个目的,婚姻的功能和过去相比就完全变了。
人们渴望在婚姻中感受到浪漫的爱情,令人满意的性生活,可靠的友谊,温暖的陪伴和安全感,甚至还希望婚姻能够在某种程度上疗愈自己原生家庭的创伤。伴侣在婚姻中要扮演的角色是情人、知己、合作伙伴,以及心理治疗师。
现在的婚姻越来越难,是因为人们期待它实现更多、更复杂的功能。
期望越多,失望也可能越大。
从好的一方面看,虽然婚姻更难,但一段好婚姻给人们带来的收益也更丰厚。婚姻幸福的人身体、心理健康状态更好,幸福的婚姻甚至能使一对夫妻的财富增长速度加快。
3
怎样才能在越来越难的婚姻功课上取得高分?
婚姻治疗师纳皮尔说,当一对伴侣选择在一起时,他们就将生命中的一切结合在了一起——他们的历史,现状,以及对未来的期望。
很多人潜意识里会在婚姻中寻找替代原生家庭安全感的东西,人们对自己的成长过程越满意,就越容易选择一个和自己家人特质相似的伴侣。
每个人都在有意无意创造一种和“原生家庭”相似的婚姻,“熟悉”对人们来说比“正确”更重要,但是他们原生家庭的挫折也会被转移到新家庭中。
夫妻可以寻找婚姻治疗师帮助自己解决婚姻中出现的问题,婚姻咨询会让人们更快、更清楚的看到自己婚姻中盘根错节的问题根源,并且获得解决的办法。但是这并不是最根本的解决之道。
最根本的解决之道是,夫妻要成为彼此的治疗师。有人把这种关系称为“灵魂伴侣”,“心灵伴侣”.......
现在越来越多的婚姻治疗都在强调“伴侣治疗的角色”,有些个人心理治疗会邀请伴侣加入。每一个心理咨询师都知道,当人们受伤时,与他人连接越多,人们恢复越快。
对你人生重要的人,才能给你提供最大的力量。
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大师曾讲过一个故事。
A夫人和B夫人的丈夫在同一天逝世,两人的婚姻都经历了40个年头。A夫人与丈夫感情一直很好,B夫人与丈夫感情却很差。那么谁更容易从丧夫之痛中恢复过来?
答案是和丈夫关系好的A夫人。为什么?
当A夫人再回忆起丈夫的时候,她会想起两人一起开心的时光,她会庆幸自己人生那么长时间都有一个恩爱的伴侣陪伴,这份满足感创造出来的力量,会支持她度过悲痛。
B夫人则相反,丈夫去世之后,她会越来越意识到自己人生中有40年都蹉跎在了一段不愉快甚至痛苦的关系上,这份懊悔的心情会比“丧夫”对她造成的痛楚更剧烈。
每一对夫妻都应该学习一些与婚姻相关的心理学,学会给与伴侣恰当的支持,学会躲开婚姻障碍,学会处理婚姻中的危机。
一段好的婚姻关系,绝对是人生最重要的一种财富,这份财富,还能传承给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