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人来人往,穿过大街小巷,听人们谈论俗世的愿望,看一棵树彷徨。
大多时候我更愿意选择逃避,逃避整个学生时代留下的愚蠢印记,甚至不愿意提起属于我的青春时代。是的,我们这一代,杂糅了时代巨变,信息轰炸,潜移默化之中我们被时代席卷,被时代牵引;挣扎,无助,孤独成为忙碌过后给空白日子涂抹的色彩。
“一石激起千层浪”,不错的,我们看似掌控资源,并熟练分析数据,但事情总是以不同面目,一步步改变我们的心态和状态:娱乐至死的腔调还没有拍醒睡意朦胧的我们——我们这年轻的一代:无知之中咄咄逼人,自私之下慨当以慷。微博微信,知乎豆瓣,信息如洪水般袭来,后果可想而知:忽视信息处理这关键一步,直接“跑步”进入“热切讨论”阶段。一直以来,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圈套”里。当一个舆论出现时,似乎很难对于舆论制造基地,制造者,制造时间以及其他原始真实性的、确定性信息的质疑;也难怪,这些狡猾的家伙从一开始就抓住我们的兴奋点,将我们把注意力放到更吸引我们的事件内容。炸弹炸开花,爆裂——“嘭”的一声,无数看客围观,所谓的“言论自由”在一个时间段开放场地,由于掌握了大量的信息资源,我们在此刻变成法官,评断不假思索的发出,成形,再发出。
我的老师曾经在授课中发问:“我们究竟有多少看法态度观点思维,是我们自己的?”《英雄本色》中,周润发饰演的马克李在暴雨中诘责张国荣饰演的宋子杰,“为什么他有勇气改过,你没有勇气接受?”不得不说,我们处在一个急速膨胀的年龄。我们想要获得改变,一方面又不得不承受过度的负面信息,伤痛永远比幸福更刻骨铭心,悲伤更容易获得共鸣。活在“星”,“腥”,“性”的新闻中,不自觉得把我们对于青春的美好记忆抬高,进而把现实活成所谓的“现实”。人们变得喜爱回忆过往和拒绝痛苦,就像酗酒一样令人上瘾,惨淡的生活里,只有舔舐伤口能让我们专注自己。不断地爆炸性信息产生精神刺激,必然导致我们对现代生活的冷漠,也就有更多的平台来宣泄我们的冷漠。是的,“冷漠”,我把“展示”换成“宣泄”,我看到的是一张张张大的血盆大口,“吐槽”,“脑洞”,“屎尿屁”,“丧”……当然,还有火爆的“蓝瘦香菇”,这些浅薄,粗俗的词语以一股不可违抗的潮流疯狂地卷起波澜,无疑是对我们厚实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心理的重创。
我们该去往何处?对于我们这年轻,独生,缺乏社会经验的一代来说,没有什么比洋洋自得地“吐槽”社会,肆意评判他人决断,“过早看透人世”的说话腔调来展现我们在义务教育制度和父母辛勤呵护之下的幼稚思维和“关于整个时代”的“现实”的谈吐更容易获得快感和成就感了。
“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其实我们不知道,那些类似“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的口号已经将心灵的形状撕扯到变形,我们难以真正走进心灵,就像在一个地方难以永远留下痕迹,时间总会用最普通的方法让你重新定义你说遭受的不幸,我们的精神鸦片也将腐烂。太多的感叹不适合我们年轻的生活,哲思是一种态度,我看到太多的人,丢失在自己的迷宫,找不到出路而愤世嫉俗,或长吁短叹,或声嘶力竭,锁住我们的向来都不是锁链,而是我们本身;只要我们愿意一点一点,拨云见雾,一点一点去挖掘探索,把我们过剩的“人生态度”收敛,真正去观察、感受我们腻烦的生活。
无边无际的嘲弄和骄傲,总是在挑动我们的神经,人永远无法达到终极关怀,现在略知一二。成长是一件多么让人失望的事,而又充满着无限希望。
我们生活在充满矛盾的社会里,我们创造矛盾,矛盾改变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