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自我,往往是通过自评和他评来实现的。一段时间以来,周边环境对我的正面评价和鼓励是丰足的,尤其是母亲以及与我交好的朋友,所以这让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知性达观、从容优雅的人。
直到听见弟弟转述父亲对我的一句评价,“他觉得你很容易生气,所以不想和你说话。”我才重新开启了一轮对“关系”的思考。
首先,我认为“容易生气”的确是童年时期自己的性格肖像,但我深知自己许久未与父亲进行坦诚的交流,故我否认这番话中其“易怒”特质存在于“今天”的我身上,换言之,我不认为“今天”的我仍然刚烈暴戾。
回顾近年来与父亲少有的几次相处时的对话,似乎在他眼中,我就是个“不尊重父母”、“不关心家人”、“脾气不好”、“自私自利”的女儿,而我通过运用自己的“移情”能力,好像也能够理解父亲的这般感觉。
以上标签并不错,是我这个生命体曾在父亲眼中展现过的样貌,然而时过境迁,它们已不能标注如今的我了。
曾经的过节,确确实实阻碍了我与父亲关系的发展,让他“错失”掉了与他“失联”状态下女儿的成长历程,“错失”掉了女儿从“暴躁”逐步迈向“温和”的改变之旅。
从与父亲的“亲子关系”中,让我引发的新思考是,与朋友间的“人际关系”等所有“关系”,都是需要经营而得以“维系”的。
在列表里看到分别多年的好友,难免会浮想起上一次与之见面的场景,也许再次联系对方时,还会不住地以习以为常的态度去对待他。但是,我确信,他已不是“他”了。
看似我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实则我们对彼此知之甚少。我的意思是,“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即使多日不见,对方必定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待他了。
再回到我与父亲的相处,也许是出于习惯性的冷漠,抑或是由于放不下的威严,近年来彼此交心的话语不再如从前。什么“待解的隔阂”暂且不谈及此,只想说说比较日常的思考。
“凡事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所有“关系”背后那个真真切切的“人”,才是我想要与之连接的对象,不是脑海里的空想,更不是记忆里的形象,关系需要“经营”来“维护”。
我须摆脱对人固有的评价,以发展的眼光,不偏不倚、不卑不亢,既不对谁盲目崇拜而妄自菲薄,也不目空一切而妄自尊大,在谦卑中行稳致远,坦露自己的真诚以待人交心,相信这才真正有助于一段“关系”实现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