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作为党的干部,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党的二十大再次提出,要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由此可见,增强党员干部树立正确义利观的自觉性,是新征程全面从严治党的一项重要任务。
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一直以来坚持的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守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敢于担当,勇于奋进,一心为公,无私忘我。
要坚持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在社会主义社会,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党员干部的工作是直接服务最广大人民群众,就更要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自觉加强党性锤炼和道德修养,提升精神境界,以社会利益为重,树立大局观,发扬奉献精神,先公后私,公而忘私,以在必要时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的自觉行动彰显共产党人义利观。
要坚持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统一。在任何社会里,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是推动一切社会活动的客观动因。但物质生活和物质追求不是生命的全部价值所在。作为党员干部,应该有高远的精神追求,不攀比,不虚荣,严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发扬从简从廉的品德,以为人民服务为富足,以拼搏进取争先创优为富足,以勇于担当大任为富足,以高远的理想和昂扬的斗志,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