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南怀瑾先生的解释是这样的,弟子是中国古代老师对学生看成自己的儿子一样,称为弟子。入则孝,就是在家里要做个孝子,要孝顺父母,在父母的管教下自我修炼。
出则悌就是在外面对朋友,对社会,对一般人能够友爱的意思,也进一步扩充为爱家,爱天下,爱国。
谨而信,做人非常谨慎,谨慎不是小气,而是这个人能谨慎处事,而信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一切都言而有信。
同时又泛爱众,有伟大的胸襟,能够对爱人,对同志友爱,对他人友爱,爱天下人就如同爱自己,爱家人一样,理论容易,要修炼到此,真的很难。
而亲仁,要亲近有学问道德的人做朋友。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些都做到以后,还有剩余的精力,可以在学文学,学科学,学艺术,发展各种兴趣爱好,量力而行。
樊登老师的解释是这样的:弟子可以是一个年轻人,一个小孩或者一个开始准备学习的人。入则孝就是在家的时候孝顺,把父母当做知己修炼品格的对象。
孝这个字我们能做到吗?很多年轻人觉得父母有时候挺难缠的,他们说的话不好听,他们有时会有负面情绪,还有很多不合理的指令和要求,正因为如此,我们更要将父母当做自我修行的对象,在家能够保持孝敬。
谨而信,谨就是不夸夸其谈,遇事不信口雌黄。我们要学会少说一点,别急着标榜自己,别口出狂言。信就是自己要做得到,谨而信是用事情修炼。
泛爱众而亲仁,是指你要能够爱更多普通的人,亲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对我们来说,爱这个世界上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很多人不爱世界,不关心他人,只爱自己换了“无良症”,甚至有的人只自私的考虑自己的得失,连父母妻儿都要压榨,对亲近的人进行情感勒索。只爱自己,不懂爱人的人,实际上也活的很痛苦。
还有一种人,只爱家人,谁侵犯他的家就跟谁拼命?但是他只爱自己的小家,一个只知道维护小家的人是很累的。
如果一个有能力爱更多的人,永远考虑他人的感受,这就是大爱,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了不起。
泛爱众而亲仁,最高境界就是大家都一视同仁,所有人都是你应该去爱的对象,爱天下人,如果如爱自己的儿女一样,对自己的儿女和对天下人一样。
这种对世界的爱,对他人的爱,来自完善的品格。当你的内心拥有了完善的人格,你才能有能力去关爱这个世界上那些跟你没有血缘关系的人。
孔夫子说泛爱众,而亲仁是对内心的一种修炼。我们可以把仁理解成两种意思:
第一种是向外的,对别人好,而泛爱众。
第二种是让自己的内心达到更高更善的境界。
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分别是跟父母一起修炼,用他人来修炼,用事情来修炼,并让自己的内心不断地修炼。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跟很多人讲过,孔子说把以上这些基本的事做好了,再来学文,有人认为是文学,有人说是文字,而我认为孔子说的文和质相对,孔子说过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是外在的表现,质是内在的底蕴。
我们见过一些道行特别深,不修边幅的人,比如说金庸小说中的洪七公,还有济公。这种人在孔子看来叫做质胜文则野:内在比外在好得多,外在完全不讲究,所以这种人可能会有粗野的一面。
但是文胜质,就如同金庸笔下的欧阳克,外在看来翩翩公子,摇着扇子,面目俊雅,但是内在相当糟糕。
文胜质则史,史的意思就是虚浮不实在,仿佛某个人学了很多东西,却没有什么用。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意思就是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把能够修炼的部分都练得差不多了,还应该有其他的追求,这时候我们再来学外在的表现,学礼,学义,学仁。
对于学什么,孔子说过很多,他不仅强调了学的目的,还说了学的内容。比如让人们学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学诗经--不学诗,无以言,学礼--不学礼,无以立,把这些东西学好,才能够变成一个有学问的成年人。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讲的这一段话,是希望所有修炼时都要有这样的进阶态度,就算你没有机会去学那么多技术,读那么多的书,掌握那么多需要知识含量的技能,最起码可以跟父母,跟他人,跟你日常所做的工作,跟你的内心对话,这就是孔子所提出的学习路径。
行有余力,而则以学文,当已经解决了生活的问题时,要能够明白自己还需要追求其他更美好的东西。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反思自己,初级修炼才刚刚开始起步,一切都在美好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