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被采访人是“河南胡歌”,这是一个很有“思想的人”,你永远也不要试图说服他,跟预备党员讲道理是件很可怕的事情。
我一度为当年跟他争辩感到后悔,现在反驳他的唯一方式就是在他睡觉,背单词,拉屎的时候读毛选,他很绝望。
这次本来聊的是一些关于高大上的话题,但是采访完之后,感觉并不高大上了。
人生价值都是虚的
苇岸:你觉得生命有价值吗?或者换句话说,生命的价值如何体现?
河南胡歌:我可能就比较普通吧,结婚会很晚,想去做喜欢的事,不会去想要为社会做多少,只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度过一生。我不会给自己的生命设置各种指标和KPI,不会去规定自己必须完成什么,但是我一定会有一个宏观的目标,在某一阶段该做什么样的事。
苇岸:你未来的阶段想做什么?
河南胡歌:我现在最想完成的就是考研,等到25岁到30岁,应该不会结婚,会好好工作,想能够自由支配自己的财产,去旅行……(以下省略数百字)
苇岸:打断一下,其实你说的有点跑题。你觉得你的价值如何体现?
河南胡歌:在我看来,个体身份人生价值的体现,就是我在按照自己的既定轨迹逐步地完成我的目标,这就是我生命价值的一种体现。
苇岸:那你觉得宏观意义上的价值是如何实现的呢?
河南胡歌:照你这么说的话,我当然冠冕堂皇的说是为社会做贡献,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在你的社会劳动……
苇岸:那你觉得你有为大众活的感受吗?或者说你如何看待宏观视角上的人生价值呢?
河南胡歌:我欣赏他们,我欣赏驻边的军人,人民教师,但我想他们有属于他们自己的信仰,他们有他们的情结。我的想法就比较偏执,我并不会觉得这些对我有多大的意义。
苇岸:你不觉得自己这些想法有些自私嘛?
河南胡歌:我说我今天就是为自己而活,难道我就没有在这个过程当中为世界做贡献吗?在我实现个人价值时,也必然会和这个世界产生联系,我的人生价值也会推动这个社会的发展,成为社会价值当中的一部分,可能更多的是指向我自己,但肯定还有一部分指向这个社会。
比如说我想成为一名律师或是人民教师,或者人民检察官,我在自己拿工资挣工资的同时,也同时可能会在某一程度上可能宣扬了这个社会的正义,可能让一些阳光照进一些不太明亮的地方,就是更多的是基于我自己的价值判断,肯定客观上还会推动这个社会,为社会做出一定程度的贡献。
苇岸:你觉得自己可以脱离群体而实现自我价值吗?如果你的工作不能跟社会产生联系怎么办?
河南胡歌:我就是一个社会人,怎么可能和这个社会不产生联系,这是不切实际的。
要框架,还是要非合理性?
苇岸:你觉得人生需要被合理规划吗?
河南胡歌:需要,特别需要,怎么说呢…
苇岸:除了你在给自己设定好的一个既定的方向和要完成的目标,你会不会让自己打破一些东西呢?去随心所欲的做一些事情。
河南胡歌:我不会去设计这些打破的东西,它就像一个矩形,我对这个人生的阶段有一个大体的规划,在这个大的框架之下,我可以随心所欲一点,我们还是因为这个宏观的目标而存在,所有的非合理性都是在这样一个框架当中实现的。
苇岸:那你不觉得你的这样一种方式,其实是受到了一定的桎梏吗?
河南胡歌:难道不需要吗?人生本来就没有什么特别的,绝对的自由,我的人生虽然由我自己掌控,我想怎样就怎样,但是我们毕竟还是社会当中的个体,我的想法还是有一个终极的目标指向的。
苇岸:你觉得比如说这种说走就走的旅行,是你框架以外的非合理性吗?
河南胡歌:不是,我就是一个很随性洒脱的,比较自由的人,说走就走也是在框架之内的。
苇岸:那我很好奇,你对自己的框架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认知,你如何去衡量这种突破与不突破之间的标准?它们是否有一个具体的衡量标准?到底什么叫放飞自我?什么是合理性?
河南胡歌:什么才是合理性,我举个例子,我可以举例子吧,比如我的目标就是考研,那这整个阶段都是要复习,我的所有行动都是朝着这样一个指向的目标,这也是我人生当中的最重要的一个目标,我会在这个阶段合理的控制自己,包括自己的复习安排,休息,这些还是可以很随性的,不会那么具体,那么微观。
苇岸:那举个例子,就比如说你因为爱情对你的考研造成了一定的障碍,或者让你衍生了其他的想法,比如说让你不想考研。
河南胡歌:不想考研是不可能的,虽然说这个阶段的某些事情会影响我的心情。
苇岸:那你觉得如果感情作为一个非常大的因素,导致你做出一种自己不可控的事情,这种现象可能发生吗?
河南胡歌:不可能,我认为自己还是会保持理性。其实我虽然比较重感情吧,但是还是有点以自我为中心的,比较自我。
苇岸:你觉得生命的价值本来就存在还是你赋予的?
河南胡歌:对,价值就是给你自己设定的,是自己赋予的,不是别人,也不是这个社会,(生命的价值)就是按照自己的方式,自己喜欢的方式。
苇岸:那你能不能具体的描述一下,你觉得到底它的意义在哪里?还是回到了第1个问题。
河南胡歌:其实我一点都不想谈生命的价值,因为我感觉生命本身就就是没有价值的,因为这个时候谈价值未免有点太高大上了。每个人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走自己喜欢的路,干自己喜欢的事。就比如我,其实之前就是恐婚,不想结婚,一点都不想,因为我不想,我喜欢那种无拘无束,说走就走,比较随性洒脱的那种生活,我承受不了亲情啊,各种关系的羁绊,可能就30岁要立业成家,结婚生子呀,这是大众对于幸福的那种标准,但是我可能就不会。
我觉得,不要谈什么价值,不要思考人的意义,这种事情都是闲的时候想,就不需要为自己的事规定什么价值,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就好。
爱情是谁定义的?
苇岸:那你认为你恋爱的目的是什么?你觉得爱情的真正归宿应该是什么?
河南胡歌:解决你某一阶段的精神需求,就是精神空虚,因为精神空虚,所以想得到一份爱情,喜欢占60%,然后那一方面占40%。
苇岸:那假如说生活是满足的,精神是充实的,你还会需要爱情吗?或者说爱情在这个阶段对你来说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河南胡歌:可能会我对他期望会下降。
苇岸:那你觉得,它现在对你来说,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河南胡歌:可能是责任吧,完全是因为责任,觉得要对他负责。当我在精神上达到充盈,剩下的就只有责任了。
苇岸:当两性关系变成一种责任,你觉得这种责任对你来说是一种羁绊吗?
河南胡歌:会有的吧,但是如果分手,只会基于我完全不爱,我不是一个能主动结束一段关系的人,可能会冷处理,就是放在那里,然后不是很在意他。
苇岸:那你觉得爱情的终极归宿应该是什么?如果不是婚姻的话。
河南胡歌:爱情的终极归宿,就是能达到一种最好的状态,让双方达到一个最好的状态,
如果你经历一段感情,然后这段感情让你完全就变成了另一个自己,这是一件挺可怕的事。
有一段感情就是她完全让我变成了另一个自己,把我和她绑定的太紧了,感情没到那一步,但是要求太多了,让我偏离了我整个人。
当你陷入这样一种关系中,你整个人会有很大的转变。
我可以为一个人改变,但是完全让我脱离了20年所累积,所沉淀的那种特性,我肯定会特别不接受。我本身也是一个不太喜欢改变的人,
别人也很难让我改变。
苇岸:那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你觉得两个人就还是保持了自己的本在属性,没有被改变,并且把这些属性发挥得更好,让自己有了更多的闪光点。
河南胡歌:可以这么理解,就是两个人达到最好的状态和舒服的关系,然后可能就是两个人产生摩擦,但是第一个要想的不是去改变,让对方改变,而是接受,就是把那种差异消灭掉,要是两个都不改变,就跳过去,你不谈那个。
我一直感觉我的爱情观就是比较偏离了,太自我了。
按理说,爱情不是设定标准,而是当你遇到一个人,你要为他放下标准,但我一点都做不到,可能就是我真的特别自私,你在和一个自私的人谈这种东西。当然了,我自己是这么感觉的。
采访到这里就结束了。
你能看到这里,说明你是个有定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