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日记卷十载有如下文字:
“七月初三,早凉。池荷又一花开;初五,早至午后,时有疏雨而不沾滴。池荷又一花开;初六,早凉。是日卯时立秋。池荷又一花开,昨花谢矣;初八,晴,热,雷孜孜不止,下午暴雨逾时,烦暑如涤。池荷翠色欲流,明早当抽蕊无算矣;初九,晴,凉,有云气。池中水长一尺;十六,晴。月蚀,既,天明复光。池荷三花并开;二十三,晴,热,下午作阵,大雨,微雷。池荷又一花开;二十七,晴,午后微雨。白莲三花并开;二十九,晴,凉,午后凉雨一阵,晚晴。荷花三朵谢其一。”
以上自七月初三起,至七月二十九日终,在几近一个月的时间里,作者心无旁骛,一直牵挂和欣赏的就是院中池水里的荷花。无论是早凉还是晚晴,是疏雨还是晴热,是烦暑还是立秋,作者极为精细地记载荷花开放的情状:“又一花开”者四,“三花并开”者二,此外,还有“翠色欲流”,还有“抽蕊无算”,可知晚明文人士子对自然物候的体察何等细腻,人与自然的关系何等亲密。
二
阅卷十一,载有如下文字:己亥正月十三,积雪皎然,殊豁人意;饱听溪声,续以清话,亦大快事也;三月初一,今日虽清游,可谓尽兴矣;初十,焚香烹茗,读禅书数十纸,会心良多,此归山以来所无者;十七,同沈及庵寺中泉上一游,惠泉汲十四瓮归船,同及庵饮虎丘数壶,甚畅;闰四月初十,当径新竹十余竿,可爱;七月十九,连日见女黠慧开发,时戏膝前,觉甚可喜;九月初一,三门外松十数章已长旧围,甚可悦也;初八,晚归,宿许氏斋中,夜酌甚有兴;十月初二日,二三相知忽然萍聚,真快事也。
以上文字所述,历正月、三月、四月、七月、九月、十月,作者的日常生活真是包罗万象,无比闲适:赏雪、听溪、清话、仙游、品茗、参禅、植竹、弄孙、夜酌、萍聚,而且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的美妙感受:快事、尽兴、会心、甚畅、可爱、可喜、可悦、有兴,这可谓无一不乐也。
三
纵如雅士冯梦祯之类,琐碎生活中也有诸多烦恼,仅卷十二即可罗列如下:
其一,病痛。其文曰:庚子正月初五日,自除夕通夜不寐,遂发目疾,初三日颇甚,今日尚未痊。又十七日,腰间作楚,坐卧起居,良自支离,苦不可言。
其二,拮据。其文曰:四月初十日,連日橐中空空,甚苦调度。又六月二十三日,連日橐中萧然,橐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千古一扑矣。又八月二十五日,马南轩看新姬疾,须琥珀和剂八钱,索三两直,颇难之。又十二月二十六日,旬日来索逋者甚烦,窘无以应,苦不可言。
其三,不睦。其文曰:五月二十四日,早,新姬至卧前恶语相加,怒而殴之。又八月十六日,姚叔度为不速之客,有宋,张二姬,然反喧杂,不如昨夕清旷也。又九月十八日,阴雨,薄暮阴,不能登山,饭于蔡宅,宾主无一言,甚苦。
四
冯梦祯写人叙事,寥寥数笔,便生动如画,以卷十三举例如下:
写岳母病逝,其文曰:二月十七,夜且半卧未熟,忽闻岳母痰晕甚急,方起披衣,遂闻大故,同内子奔往,已不及诀。伤哉!从忽闻至方起至奔往至未能诀别,瞬间而过,风驰电掣,生命何其脆弱。
写友人之父董鸣岐老人,其文曰:四月二十四,翁负侠气,好结客,今六十余,双目俱病,待扶而行。这句话则采取前后对比手法,写出老人年轻时何等豪气,友朋如云,但而今年迈,眼睛又不好,连走路都需要有人搀扶啦!
写邻居逐盗之事,其文曰:五月初九,夜半,北邻逐盗,金柝之声振动天地,妇女忧皇,更许而息。这里我们才知道,早在明末,民间就已经出现防盗之法,耳边似乎还能听到阵阵清越的锣声响亮。
写友人馈赠,其文曰:六月二十八,朱彦吉来,饷搽头油二瓶,蔫福瓜二十个,奈已倒瓤损味耳。这就将一个不大会送礼或是送东西都显得吝啬小气的家伙写的活灵活现啦。
写友人生病窘迫之态,其文曰:九月二十一,访陆少白病,病似中风,今稍稍愈,语尚不清,右手不能动,生十子,长者始十二岁,外侮交至,可念也。让时人惊叹的是这样一个病人,竟有十个孩子,且最大的才十几岁,日子怎么过啊!
五
卷十四载,癸卯正月初七,送延年拜戴望之读书。阿蘅亦以是日读书,写字,习《女孝经》;正月二十七,午后成《咏舟中水仙一茎四花》诗一首,又成《湖中赠复源》五言律一首,《湖中曲》七言绝四首;正月二十九,夜闲看《研北杂志》,夜读《离骚》一过。数月以来,此日始有读书之乐;
二月初一,粥后,成《维舟烟雨楼下效陶体》五言一首;初二,是日诗兴颇有,成《饮拙园梅花下》五言一章,又律诗数首;十一,是日,午前成《七子尺牍序》,午后又成三诗;十六,早成《花朝泛湖》诗;十七,成《酬郝姬文殊》五言律一首;
五月初二,作《贺史左伯奏续序》;初九,作《刘紫芝像赞》;
六月十八,是日,为方孟旋题《听松集》,课完《紫阳庵记》,《精严钟楼记》;
八月初七,是日,成《李方麓侍御疏草序》;
十一月初十,校《文选》,始完《两都赋》;
十二月二十八,是日,作《唐继泉六十寿序》。
纵上所述,冯氏此年中除三,四,七,十月无明显诗文酬作外,其余岁月均有诗书相伴。有的是自娱自乐的闲情逸致,有的是可换取报酬的有偿之作。前者怡情,后者家用。浪漫现实兼而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