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昨天给大家分享了从众心理的两个心理动机:
第一个是别人的行为使他认识到自己最初的判断是错误的。
第二个是,我们为了获得群体认可/避免被群体排斥,而选择从众,但实际在内心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
那么今天我将对这两个心理动机再进行更加详细的分类。
至此,我们已或多或少用通俗的语言描述了两种类型的从众现象。二者的基本区别在于: 从众行为的动机不同,一种是想得到奖励,免受惩罚。另一种是想获得如何恰当行动的信息; 从众行为的相对持久性不同。让我们跨越这种简单的划分,来看一看更复杂、更有用的一种分类。这种分类不仅适用于从众现象,而且适用于所有的社会影响。现在,我不再使用从众这一简单的术语,而是把人们对社会影响的反应分为三类:依从、认同和内化。——《社会性动物》
一、我们为什么会从众?
第一种 依从
第一种从众的因素是这种行为的动机只是为了获得奖赏或免受惩。
这种例子是非常常见的,比如大部分人遵守交通规则,仅仅是为了避免被罚款。但这种因素的持久性是远远弱于其他另外两种因素(认同、内化),因为一旦交通规则取消,那么大部分人便会不断违反交通规则。
同时,是什么决定了依从的有效性呢?其实就是权力,即对依从行为给予奖励,对不依从行为给予惩罚的权力。
比如我们的父母有表扬、喜爱、提供食品、打骂、扣留零用钱等等 权力;国家司法机关有处理公民违法犯罪的权力。权力的大小,决定了依从是否起作用。
但是,难道依从就一定是不好的吗?我们说服别人一定要使其认同、内化(下面提及的两种因素)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在心理学上有一种现象叫做“第二获得”即如果在依从时,个体发现自己的依从行为及其后果令人满意,值得把它继续下去,那么,即使最初引起依从行为的原因 (奖惩)已不存在,依从行为仍会持续下去。
举个例子,有的家长在教育孩子上是比较有方法的,即一开始便利用惩罚/奖励去规范孩子的行为.
虽然一开始孩子会因为比较贪玩,经常遭受惩罚。
但如果家长在此时能够教育得当,即在通过惩罚/奖励式引导,在顺应孩子的天性的基础下,不断使孩子了解到学习的乐趣,从内心上认同学习的重要性,那么久而久之,坚持下来,“第二获得”心理便会发生效用,等孩子心智更为成熟时,他便会开始“主动式“学习.
此时,即使不用奖赏/惩罚,孩子也会顺着有利的方向发展下去。
所以,在我个人看来,第二效益能否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在奖励/惩罚机制下,我们能否及时通过恰当、有效的方式,去把事物真正地内化到我们的内心去,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
这是今天的分享笔记(如果你对社会心理学有兴趣,欢迎加我微信一同探讨(Chenhuanjia1234),谢谢!